2024年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

139204 分享 时间: 收藏本文

2024年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一

精细化管理作为组织结构战略管理和流程协同再造重要的管理理念及应用工具,是现代管理科学与工程提升社会分工精益化、整体服务质量精细化及部门综合能效的必然趋势。精细化管理立足常规规范管理的基础上,不断整合和推进流程细节及精益环节,把细节精细化应用于常规运行环节和过程管理中,进一步促进组织的整体效能提升和服务水平。幼儿园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不仅涉及到幼儿园的规范运行及幼儿保教保育质量,还直接关乎幼儿的身心健康及快乐成长,具有重要的应用实践意义和理论研究价值。

精细化管理要求各个环节构造严谨落实责任职责,明确岗位任务及具体工作,在管理理念及常规行动上力求尽职尽责、追求完美。精细化管理彰显了宏观战略管理的科学合理、日常管理环节步骤的精益求精,把细节精细管理及责任细化渗透到组织结构的全过程运行管理中。幼儿的保育保教质量和服务效能是幼儿园整体工作的核心和关键,幼儿处于每个家庭组织的中心地位,幼儿身心健康及保育保教水平关乎每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幼儿工作无小事,细节环节是大事”这种管理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幼儿园精细化管理定位于管理理念的精细化、实施育人的细微化、具体管理的细节化,精心完成保教保育的各个环节内容,精细提升幼儿服务综合水平治理,打造以幼儿为中心的精品幼儿园。

一、建章立制精确职责,实现园务管理精细化

(一)建章立制,政策保障,规范制度细节

幼儿园的规范运行和科学管理需要制度进行整体规范、章程宏观引导,制度规范保证幼儿园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依法治园,政策章程保证幼儿园保教保育行为依法执教、有章可依,建章立制精确职责对于实现园务管理精细化具有重要保障功效。根据园所的规律特点和具体情况,完善园所制度建设、保教保育管理制度和后勤规范细则,特别是与幼儿身心健康和育人环节密切相关的教学保育守则规范(《保教保育细则》《幼儿活动细则》《幼儿园一日工作规范》等)、食品安全等饮食管理制度(《幼儿园食品安全守则》《食堂卫生安全制度》《幼儿园饮食管理办法》等)、卫生保健制度(《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总则》《疾病防治制度》《卫生消毒规范》等),从制度机制和规范管理方面着手,调整修正、改进完善相关制度政策及章程细则,促使各项制度切实制约个人规范及监督管理行为,加大幼儿园各项制度规范及章程政策的执行效果,促成优良园风的形成。

(三)主次明晰,综合评价,完善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幼儿园整体的宏观决策、顶层安排及日常管理等内容,分级制定工作目标计划,明晰重点任务、主要工作及日常规划;综合权衡和总体度量各级岗位的工作性质、职责内容及基本要求,制定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估制度体系。围绕幼儿园制定的宏观战略愿景和微观细则管理进行考评标准及实施指标的设定,依据幼儿园不同岗位职责、性质内容及主次要点,定性与定量联动结合的原则选择评估工具(360 度绩效考评、平衡记分卡、卓越绩效等),进行科学和合理的过程性考核及综合性评估。通过评估体系的精细化制定、评估工具的精准化考评、评测结果的精益化反馈,奖惩优劣,激励后进,促使各级工作人员把工作实绩与考核标准切实结合对照,不断提高工作效能和专业水平,真正把个人目标与幼儿园整体愿景有机结合,推动幼儿园整体性教学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引进“6s 现场管理法”,科学推动幼儿园保教保育质量

随着精细化管理在各类组织的广泛应用和经验融合,精细化管理的精髓核心和应用杠杆也由最初起始于日本企业的“5s 管理”向“6s 现场管理”能级提升,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构建了6s 的主要内容和关键释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90% 以上的企业组织运用6s 进行现场管理及日常运行管理,实现“企业管理规范化、常规工作部署化、人员素养提升化、厂区面容清洁化、安全运营持久化、物资储备标识化”。而幼儿园根据自身环境特点、保育保教特征及园所文化科学实施应用“6s”可以有效推动幼儿园组织管理规范化、保教保育工作有序化、园所环境清洁化、卫生保健(后勤安全管理)工作常态化、园所物品设备摆放有序化、教师素养综合化。

(一)规范执教,严谨育儿,确保保育保教工作精细化

“6s 现场管理”对于“素养和整理”有着深刻的内容寓意和理念延伸,对于整体6s 正常运行发挥巨大作用。保教保育工作贯穿于幼儿身心发展的始终,科学合理的规范执教是确保保教保育工作质量的前提,规范执教与严谨育儿可以有效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增强幼儿学习生活能力,合理对应幼儿身心发展客观规律,培养幼儿综合素质。通过6s 管理的应用,不断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水平,加强学习培训与提升综合素养,创新教师执教方式和教育理念;在规范执教中“整理整顿”,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反思与创新,综合分析幼儿不同阶段的成长特点和主观诉求,在保障教师执教质量和保育能力的基础上不断为幼儿的终身发展保驾护航。

(二)优化环境,保障安全,落实园所日常运行的“6s 现场管理”

幼儿班级和活动室有很多玩具、书本、物品、设备及设施,6s 管理可以有效促使各类物件保持清洁整齐、规矩摆放,各种物品有属于自己的标签与位置,这种规范行为在减轻教师工作任务和压力的同时,也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协同能力;对于办公区域、游戏区域及食堂后勤区域而言,6s 现场管理的有效落实可以促使用具、办公设备、游戏设备等硬件设施规范存放、有序摆放,保持洁净与清爽的园所环境;在卫生保健和校园安全管理体系中,严格遵守消毒和疾病防控制度,确保园所食品卫生安全、校园治安安全等底线要求,确保幼儿在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中快乐成长。运用6s 现场管理,可以有效促进园所环境、教学环境及办公后勤区域整洁规范,提升全体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及服务效果,为保育保教工作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和育人氛围。

(三)规范细节,立足常规,逐步形成特色教育文化

6s 现场管理应用幼儿园管理规范,力求实现科学的育人格局:“幼儿园组织管理规范化、保教保育工作有序化、园所环境清洁化、卫生保健(后勤安全管理)工作常态化、园所物品设备摆放有序化、教师素养综合化。” 这些都有赖于制度的持久遵守及格局的持续稳固,细节决定成败,规范重于泰山。只有规范细节、立足常规,才能确保幼儿园各项环节工作有序、有效、持久,全面贯彻落实章程制度的同时,以幼儿为中心,做好保教保育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卫生保健工作、校园安全工作及后勤管理等常规规范性工作,综合应用绩效评估工具,及时反馈更正,有效整理整顿误差,保持中心工作和核心教育内容有序开展。在精细化管理的推动及促进下,根据园所特点、区域特征及家长幼儿需求,逐步打造富有特色的幼儿教育体系,开展富有成效的育人课程,形成彰显园所特点的教育文化。

三、构建柔性化及人性化的和谐氛围,推进人本管理精细化进程

(一)以人为本,以情动人,理解尊重教职工

每个教职工都是幼儿园事业发展的建设者和推进者,对幼儿园发展贡献自身应有的力量,人本管理的精细化要求重视人,尊重人,关注每个教职工的个人发展及个人情感。从宏观顶层人力资源建设到微观个体性人文关怀,体现对于教职工价值尊严的重视,尊重理解教职工个体性差异及人格特征,关心理解,细致入微,以人为本,以情动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重视教职工的工作成果及劳动付出,真正让教职工以自我实现需要的态度融入幼儿园保教保育工作中。通过教代会、教职工座谈会、研讨会及班组会等形式倾听教职工全方位诉求和需求,教职工感受到被认可与尊重,由衷地产生工作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主动融进幼儿园整体规划与发展中,积极用心地完成布置的每项工作。

(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个体化优势

教职工是幼儿园各类岗位的人才资源和建设主人,要创造条件为教职工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通过swot 分析、kpi 关键指标、360 度绩效考核等技术工具全方位分析各个教职工的不同特点、优势特征及岗位适合度,充分挖掘和激发教职工的岗位潜能和综合效能,发挥每个教职工的优势长处及兴趣爱好,细致入微,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待每位教职工,在幼儿园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中不断形成人尽其才、同心共进的和谐氛围。通过才艺展示、教学技能比武、课题研讨、成果汇报等形式关注教职工的优势特点,及时进行反馈总结,着眼于教职工整体性发展和个性化差异,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个体化优势,调动资源创造有利条件,构建幼儿园积极向上、人尽其才的职业发展平台。

(三)探索精细,增强凝聚,营造充满活力的人文和谐氛围

幼儿园精细化管理本质上是管理责任和职责的具体化、人文化、规范化及个性化,精细化管理也是环节和流程精细化的过程,精细流程、精心氛围,不断融合人文关怀,才能促进精品文化和精英教育的不断形成。幼儿园在探索精细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教职工的心理诉求和基本要求,人文关怀及以理服人的过程也是增强凝聚的过程。在制度遵守和政策实施的刚性过程中,也要关注教职工情感上的柔性管理和人文投入,切实关心关注教职工的工作情况、家庭困难及利益诉求,增强工作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教职工的团队意识和共进态度,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意识和主动进步意识,互助友爱,使教职工爱园如家,主动融入,成果共享,人才共育,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共赢、协同发展的和谐氛围。

[学前教育论文模板]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二

高师院校中的学前专业,广泛的存在着声乐小组课与集体课的教学模式。这些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对快速发展我国的声乐教学水平,提高演唱能力,改变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在声乐教师方面较为急缺的现状,因而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尤其是在21世纪之前的半个多世纪高师声乐教学过程中,往往面临着学习音乐专业学生人数多、但是具体的音乐修养参差不齐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声乐课教学时,可以采取小课与小组课、集体课相结合的情教学模式。这样,就可以在面对质量参差不齐的学生现状中,既可以结合每个学生自身的不同条件,进行相同声乐教学的训练,也可以利用不同学员之间的差异性,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特点与积极性方面,进行启发式教学。其次,这种多样性的声乐教学方法,不仅对当时很多的声乐初学者及声乐基础稍差的学生,很有效果,而且可以让学生可以在集体课中,能够及早的了解声乐教学中的不同阶段特征,提前参与这些方面的学习与训练,从而在循序渐进地声乐学习与练习基础上,使其能快速的获得进步,从而尽快的掌握声乐演唱与教学的科学方法,达到大大缩短声乐时间,增加声乐的学习实践机会。

在这种小组课与集体课的基础上,学员也有很多益处。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频繁的小课与大课相互结合,为快速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奠定坚实的音乐艺术基础;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在声乐小组课和集体课中的学习与实践,实现演唱的舞台初步经验积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在课堂上对教师现有声乐课的授课模式的了解,也可以快速的掌握一部分教学经验。学前教育,本来就面临着诸多课程,却学习时间短暂的难题。在我国基本的音乐教学设备和条件都很差的情况下,几十年来所实施的声乐小组课和集体课不仅大大提升了既有教学资源的作用,还在师资短缺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学前专业学生在声乐教学中的学习进度。因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小组课与集体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随着我国当前的高师声乐教学人数和质量的提升,很多的教法已经很难适应新大纲的需要。这些新大纲本来都是为了更好适应新时代语境的具体情况而提出的,对高师中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声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教学原则与方法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等情况都已经作出了非常科学而具体的设计。在这种情况下,高师中学前教育应该对沿用多年的小组与集体声乐教学课模式进行创新性探索与实践,贯彻在教学中对声乐教学大纲的精神体现和科学教学原则的开展。尤其需要对其中的思想性、科学性观念等进行循序渐进的渗透,对于传统教学精神、原则等也都进行具体的改革与完善。

从整体上看,弊端在当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在当前的学前专业声乐教学中,需要增加个人小课的力度,强调对个性化音色与演唱技巧的训练,在面对小组课时也可以进行突出重点问题的教学,但是在声乐集体课方面,需要改变过去人多无法及时发现问题,也无法很好的进行课程技巧传授的情况。在小课、小组课与集体课教学中,容易发生不同教师的观点与教法不同而导致学生更加糊涂的情况,这种情况应该被改变;其次,看似是三位一体、相互补充的声乐教学模式,但是对于学前专业而言,还需要改变其声乐教学模式单一的问题,需要对当前科学、多元的教学体系进行贯彻。从而改变每个学生在其中对教学活动与内容的不同侧重问题。这样,就可以避免传统声乐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之处,达到既可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演唱技能目的,也能达到在不同课程中运用不同方式掌握声乐演唱的基础和歌曲的创作、表现理论等目的。再次,当前还面临着不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不同类型的声乐课程中,无法进行活动创新与设计的弊端问题。

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由于不同课程类型,使得学生只是处于一个被动的接受状态,很难培养出实际、具体的儿童课程教学能力。因为此时,无法真正能做到既能琢磨如何演唱,又可以实现对学生进行课程随机设计与即兴交流的目的。当前的高师的学前教育专业中,声乐学习是为了将来毕业生能够更好的承担教学任务,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历史重任,因而也需要在有限的专业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与应对课堂教学的整体素质。学前教育的任何课程中,都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身原有的基本素养基础上,大大提高教学能力与运用综合素养启蒙学生的能力。

在当前语境下,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需要进行及时的革新,需要改变其不适应提高幼儿教师音乐素质的情况。这些新的要求,不仅是实现素质教学的需要,也是为了培养未来优秀教师的需要。

第一,进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方法的创新,就需要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声乐教学方法问题进行个性化研究。具体而言,需要改变的不是教学课程模式问题,还需要对其仍存在的诸多不足进行创新。每个学生都具有启蒙幼儿学生的潜能,需要通过对声乐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变,使其具备发挥自身最大潜能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声乐教师也需要按照不同地区、地域学生的情况,在始终遵循科学、系统的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充分体现出声乐教学中的地域性、人文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特点。在大课中可以对其进行集中统一的声乐作品欣赏与讲解,对其艺术性进行挖掘与交流。并且通过这个过程,不断调整授课内容与方式,最终达到改进授课模式,授课质量的目标。

第二、当前的学前教育专业中,还需要采取通用与差异性的声乐教材,在授课的内容与方式方面,也要符合幼儿园儿童的当前心理特点,根据具体情况设计具体的声乐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活动方式,在实地教学考察的基础上,针对性采取声乐教学。这种模式,不仅可以改变小课、小组课与集体课在过去很难统一的问题,还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对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细致规划。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来需要面对活泼多样的幼儿,因而在声乐学习中应该渗透更多的活动,并且进行按部就班的内容学习。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在声乐教师的培养方面,更应该重视对幼儿歌曲的演唱与审美特点教学。声乐演唱与作品都应该是围绕幼儿接触的内容进行方法设计,从而将儿童声乐演唱作为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这样,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面对未来幼儿园的小朋友时,就可以轻车熟路,具备一定的经验积累。

第三,需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实践,达到声乐课堂中进行儿童眼、手、口等整体协调、声情并茂的效果。这样,就可以在面对未来的幼儿教学中,进行超前的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的探索、尝试。高校中负责着培养具有一定的舞蹈、声乐表演能力和组织活动能力的幼儿教师的责任,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幼儿教师的重任。因而在这些学员的声乐教学方法与内容、模式方面,都需要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生动性与具体性特点,需要通过课堂上多种不同声乐教学方式与内容的改革,达到真正的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并且在整个过程中都侧重调动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的目的,从而实现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具体结合。

总之,在学前专业的声乐教学中,增强学生对幼儿声乐的理解和活动特点了解,不仅需要在传统教学范式上进行革新,也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符合时代需要的改革,需要突出学前声乐教材与现实情况的结合,符合学前音乐教育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钟怡.案例教学在“声乐教学法”课程中的应用[j].音乐大观,2024,08.

[2]翟学京.声乐教学法初探[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02.

[3]薛婷婷.论“激情式声乐教学法”[j].艺术教育,2005,03.

[4]薛婷婷.论“有效声乐教学法”[j].教学研究,2006,03.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三

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研究和事实均表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礼貌、友爱、帮助、分享、谦让、合作、责任感、慷慨大方、活泼开朗等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尤其是对人我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身体和感觉意识的发展,也包括情绪情感的发展。孩子很早就能照镜子,并开始区分自己与别人,但很多3岁幼儿对身体各部分关系的理解还很肤浅。

对自己的外部形象的认识是值得注意的。有研究表明,外表吸引人的幼儿和其貌不扬的幼儿相比,前者被认为更富于自信和独立性,而后者则被认为有更多的非社会性行为。即使3岁的孩子,在选择图片时也更倾向于选择漂亮的幼儿。漂亮的幼儿更招人喜欢,容易与他人建立起良好关系;不漂亮的孩子往往受人忽视。这些又反过来影响着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对年龄的意识,在幼儿身上也是较有趣的。理解身体随年龄变化这一点对幼儿来说是较困难的,甚至那些已经有了婴儿小弟弟(小妹妹),并知道小婴儿也会长得和自己一样大的幼儿,仍难理解妈妈和教师从前也是小孩子。幼儿对生命、生长、死亡等概念的理解是逐渐产生的,他们试图用简单的办法来处理这类复杂问题,例如,把静息和死亡联系在一起,因而变得害怕睡觉等。

关于性别意识,许多4-5岁幼儿仍然不能完全知道性别的恒常性。2-3岁的孩子倾向于把积极方面(如外表漂亮)归于女孩,而把消极方面(如自私、好战)归于男孩。一旦儿童确定了自己的性别,他们会很快学习成人期望的行为和性别角色。

幼儿生活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别人相处、受到他人评价等,因而会产生一定的情绪情感。幼儿的情感体验也是其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方面。长期以来,由于受皮亚杰观点的影响,我们一直认为幼儿是自我中心的,难以从别人角度考虑问题。但近年来有研究表明,3-4岁幼儿已经显示出对成人或同伴的理解和同情,即使经常捣乱的孩子,当看到老师难过时也会主动安静下来;5岁幼儿,还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发展幼儿自我意识,是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同时,学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像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处于学前期的儿童虽然发展变化迅速,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但是这种发展特点只是说明了婴幼儿具有很大的发展“可能性”。要将这种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需要成人提供适宜于儿童发展的良好环境,尤其是良好的教育影响。已有研究证明,早期教育对于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单调、贫乏的环境刺激和适宜的学前教育的缺乏,会造成儿童认知方面的落后;而为儿童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并给以积极的引导、帮助和教育,则能够促进其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学前教育的质量还直接关系到儿童能否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而不适宜的.学前教育如单纯对儿童进行机械的学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不但会损害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内在的学习动机,降低其自我效能感,而且会使儿童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

近年来中国关于孤儿院儿童与正常家庭中成长儿童的比较研究则进一步表明,如果在婴幼儿时期缺少了恰当的抚育与学习机会,将会使儿童的智力发展受到压抑、迟滞。研究发现,在孤儿院的单调环境中成长的婴儿,与生活在一般正常家庭环境中的婴儿相比,不仅情绪行为表现异常,而且智力发展水平低下。此后,研究者将这些婴儿分成两组,第一组迁居到丰富多彩的正常环境中,并有成人很好的照顾和引导;而第二组仍处在孤儿院单调的环境中。一年后,这两组儿童的智力水平出现了明显的差异:第一组儿童的智力远远高于第二组;随着在不同环境和教育影响中生活时间的延长,两组儿童智力发展的差异愈加显著。

总之,学前教育是人的个体发展的重要阶段,科学的有计划的高水平的学前教育必将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为受教育者的人生发展奠定终生受用的基础;而失败的学前教育也将对受教育者的一生产生消极、难以弥补的影响。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四

学前教育论文题目大全

1、学前教育专业历史教学中的师生角色互换初探

2、基于信息技术的中职生物情境问题教学各因素分析

3、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大班数学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4、微课题研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的范式

5、建构主义视野下“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改革探索

6、如何进行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

7、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8、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翻转课堂之管窥

9、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10、试论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施

11、高校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12、学前教育游戏课件的设计探索

13、教育资源不公平配置对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影响--基于江西省r县的调查研究

14、基于人性关怀视角下的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艺术设计研究

15、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学前心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16、关于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解读

17、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

18、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创编游戏型课件的策略性研究

19、在幼儿活动设计中如何创编幼儿游戏课件

20、关于农村幼儿园教师远程培训的实践研究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五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指出:游戏是儿童生活的基础,是童年幸福的主要条件,游戏是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手段。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是幼儿生长发育和心理发育的需要,因此幼儿教师就要根据幼儿年龄大小的特点,在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幼儿时期是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因为这个时期幼儿身心健康,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是关键时期,也容易接受成人的教育引导和训练。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的一日生活离不开游戏,教师必须有目的地创设游戏条件,组织多种游戏活动,如通过“抢椅子”“拉大锯”“木头人”等游戏,使孩子在玩耍中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逐渐形成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失败的品质。

幼儿游戏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只有教育幼儿遵守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顺利开展,在鼓励遵守游戏规则的同时,对个别违反规则的幼儿不能视而不管,要耐心地培养他们自觉排队,不推不挤,不乱扔游戏器材,有秩序地开展游戏活动。习惯培养,贵在坚持,幼儿教师还要掌握幼儿的心理,注重幼儿游戏的时间、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和创新,不断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使幼儿在游戏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幼儿的感知觉是在游戏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幼儿在游戏中模仿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反映成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准则和道德风尚等,因此,游戏对幼儿有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幼儿教师就要因势利导,抓住幼儿游戏这一大好时机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我在教幼儿玩“乘公共汽车”的角色游戏时,创设了“售票员”买车票、报站名;帮抱小孩的阿姨找座位、搀扶“老大爷”“老大娘”上车;为“病人”让座、拿东西等情景,使幼儿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合作的关系,到达了“寓教于玩”的目的。

有人说,现在人们的生活富裕了,独生子女却越来越自私了,其实情况并非如此。《中国教育报》有一篇《对幼儿助人行为调查研究》显示:幼儿的助人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的,小班只有22%,大班上升为67%,关键是教育影响。幼儿期是形成良好情感的重要时期,开展感恩教育不仅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且能培养他们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品德。如通过“理发店”理发师要对顾客进行洗头、理发、护肤等一系列热情服务的游戏,孩子们真切体验到不同角色的不同付出,在游戏中体验并学会感恩。我们幼儿教师更应重视教育的作用,充分利用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学会关心、帮助他人,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可以养成公民应有的品质,各种高尚的道德都可以从游戏中学得,如自主独立、共同协作等美德的养成,没有比游戏得来的快,来的切实。”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幼儿游戏主要是围绕集体活动来完成的,游戏具备一定的规则,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较强的集体性,这就要求幼儿为达到游戏目的必须互相配合、机智勇敢、充分施展本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同时又能克服自我,注意为伙伴着想,发挥别人的作用。在游戏中教师要对那些不愿意参加游戏,或参加了游戏,但玩得不起劲的幼儿积极引导、热情鼓励,使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往,培养友谊感、责任感、荣誉感。作为教师,我们也应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扮演主要角色,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跟着我们一起游戏,用积极的情绪去带动孩子主动参加到活动和游戏中。

例如,在游戏猫捉老鼠中,我会告诉幼儿:“里面的老鼠好饿呀,得赶快出去找食物,可是花猫更饿,一定要盯紧老鼠哦。”孩子们一听一个个都跃跃欲试。在抓住老鼠以后,我会带孩子们一起去分享美味的肉,孩子们也都会高兴地分享自己“劳动成果”,被抓住的小老鼠们也会乐在其中。在玩障碍接力的游戏中,教师也会分别率领两队进行激烈的决战,孩子们不仅热情很高,也调动起了孩子的集体荣誉感,他们会因为自己队伍里小朋友掉队而紧张,会因为自己的胜利而抱团狂欢。就这样,教师积极愉快的情绪感染了幼儿,他们在游戏和运动中,尽情地玩、尽情地笑、尽情地跳,交往逐渐频繁了,游戏也主动了。

幼儿身心的各个器官,系统尚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机体组织比较柔嫩,发育不够完善且易受损伤,易感染各种疾病。同时,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加之无拘无束,活泼好动,因此,极容易发生伤害事故。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幼儿安全教育,把各项安全教育活动渗透到每个游戏活动中,如在“过马路”游戏中,我先教孩子认识红灯、绿灯、路牌、路标、斑马线,再让孩子们知道基本的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上街走路靠右行,不横穿马路,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等,最后经过反复演练,使幼儿有了交通安全意识,逐步养成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在多年的幼教实践中我发现,那些在游戏中积极主动、能够独立完成多种游戏的幼儿,获得的成功经验较多,具有较强的自信心,相反,那些动作迟钝、身体活动能力较差的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常常会遭受失败,表现为缺乏自尊和自信、胆小怕事,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因此,幼儿教师要注重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自信心较强的幼儿能发现和尊重别人的进步和优点,让自信心弱的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优点,树立自信心,在游戏活动中多用鼓励和肯定的语言,使幼儿体验到游戏活动的快乐和满足,激起幼儿喜爱游戏、乐于上进的愿望。尤其对那些活动能力差的幼儿,要在语言和情感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使他们逐渐学会保持自信,特别要他们建立起这样的信念——只要不懈地努力,总会获得成功。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六

摘要:大班幼儿由于身体、动作、智力的发展,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竞争意识强烈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因而生活、学习中的不安全隐患也随之暴露。本文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实践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及家园合作方面来研究大班幼儿的安全教育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的方法,提出幼儿应当掌握基本安全知识和简单的应急措施。

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是幼儿园工作最重要的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根据统计,幼儿意外事故是这几年来幼儿死亡的第一位死因。大班幼儿年龄都在5-7岁之间,这年龄段孩子由于身体、动作、智力的发展,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竞争意识强烈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薄弱,大班幼儿更容易暴露在危险之中,意外伤害也随之发生。为了保证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出于对幼儿安全的考虑,笔者从如何在教学、日常、家园方面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

教师应该抓住每次机会让幼儿接受安全教育,懂得自我保护。在笔者的实践教学中,大班上学期音乐活动《三只猴子》这是艺术领域的活动内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本次活动含有深刻的安全教育契机,于是我抓住这次机会,引导幼儿认识:不能像三只猴子一样在床铺上跳来跳去,如果在床铺上跳来跳去,摔下去的话,就会受伤流血。通过本次教学活动,笔者发现幼儿在户外活动时,乱跑乱跳的现象减少了。实践证明,幼儿对这些常识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后,在生活活动中幼儿也会加以运用。

1、大班幼儿由于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发展,喜欢自己动手或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幼儿缺乏对危险的预测能力,同时又喜欢摸摸碰碰,极易发生危险。在笔者的班级中有几位幼儿喜欢帮老师盛水,但在盛水的过程中,幼儿总会盛的很满,一不小心很容易滑倒。这就存在两种的解决方法:1)让幼儿不去做危险的事情,限制幼儿的行为。2)鼓励幼儿的行为,教会幼儿一些避免危险的措施。两者比较,后者不但没有限制幼儿的行为,而且还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大部分会选择后者,教给幼儿安全常识:在盛水时,请幼儿把水杯放在水龙头的底下,不要盛太满,走时要慢,要端稳,这样水不会洒出,就会避免幼儿滑倒。

2、随着大班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幼儿在进餐时喜欢开玩笑,边吃边讲。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在日常的进餐前将一些安全事故告知幼儿,比如某某幼儿因为吃饭时边说边笑不小心将食物进入气管导致窒息的事例。这就让幼儿掌握了吃饭的良好习惯:吃饭不说话,要细嚼慢咽,不能狼吞虎咽。教师在幼儿每次吃点心时都要不断的重复,让幼儿在教师不断的提醒中掌握。

3、户外运动是幼儿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运动,也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而事故的多发点就是户外场所。大班幼儿身体、动作技能的发展,且竞争意识强烈,喜欢在活动时推挤,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比如在玩滑滑梯时,笔者在幼儿玩之前进行有关滑滑梯的安全规则教育,让幼儿意识到玩滑滑梯时应该是一个一个的滑,不推挤,或者让幼儿自己讨论在玩的时候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高幼儿的主人翁意识,与幼儿共同建立规则。在幼儿玩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在旁提醒,让幼儿时时注意安全的防护。楼梯也是事故发生的频繁段。大班幼儿由于身体动作的发展,上下楼梯时总喜欢跑,或顺着扶手往下滑,一步多个台阶,拥挤推人,容易造成伤害。笔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不时的重复,教育幼儿上下楼梯的规则:一步一个台阶,不拥挤,不推人,不在楼梯上跑,遇到楼梯有很多人时,要先让别人。或组织幼儿讨论生活中常见的不安全行为,放影片等让幼儿观察情景。

幼儿较多的时间是和家庭成员在一起的,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越来越多的家庭由于父母加班、忙等各种原因而把幼儿一个人留在家中,如果幼儿没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这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故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安全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在笔者实践的班级中有些家长对幼儿的安全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幼儿的好奇心和冒险心理没有防范,极易导致意外的发生。为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笔者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意识的培养时,还利用各种形式提高家长意识,改变家长观念,如家长会、家园联系栏、接离园的谈话活动等。如果在家中没有同步的开展相关防范措施,幼儿的生命还是遭到威胁。所以说,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对幼儿的安全教育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

许多家庭中父母总喜欢担负起幼儿的安全责任,限制幼儿的种种行为。而大班的幼儿由于个性且处于好动、好玩、好探索的年龄,幼儿往往不听从家长的话,对家长的劝说置之不理。同时社会上的不安全隐患也无处不在,拐卖幼儿等现象的存在,所以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了解安全知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随着大班幼儿智力的逐步发展,幼儿的记忆力也在发展。懂得保护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器官,不随便和陌生人走或吃陌生人的东西。懂得拨打急救的电话110、120、119等。

二)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应急措施

火灾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幼儿园,教师可以告诉幼儿发生火灾时应如何逃生。比如在着火时,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嘴巴,要关紧门窗以防火蔓延,懂得拨打119。在教学中进行一些演练,让幼儿获得实际经验。

在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中,看着无数的幼儿丧失生命,我们无不为之痛心。如果学校在平时大力的加强安全教育,进行有关的演练,幼儿及小学生的伤亡也会降低。所以说在幼儿园中进行有关地震的安全知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幼儿传授相关的安全知识,教会幼儿如何自我保护:比如在地震时,不要心慌,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要知道房子的紧急出口,要迅速跑到外面空旷的场地,避开建筑物、危险物。

总而言之,加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对幼儿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由于大班是小学的重要的过渡时期,大多数的幼儿园及教师只注重幼儿知识的教育,往往忽视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对安全教育的实行也没有落实到底,对安全教育的力度还是远远不够。有的教师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使幼儿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幼儿的生命也得不到保障。笔者认为应该结合社会、学校、家庭的资源共同来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学校向家长传播一些有效的方法,让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开展,学校也可以呼吁社会共同的来参与。

参考文献:

1、幼儿园安全教育指导纲要》2007

2、柳惠英,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1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七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顺应新时期幼儿教育对教师基本素质结构的要求,在重视政治思想素质,强调文化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未来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素质与教育理论素养,对整个课程科学合理地设置,从而满足幼儿教师教育的实践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个性的空间和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专业与技能准备,有些课程必须整合。

关键词:学前;课程;整合;研究。

21世纪是国际化、信息化、高科技和教育现代化的时代,学前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适应这一时代特点的需求,必须具备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特点。学生不仅要掌握学前专业的基础与专业知识,还应加强人文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和相邻学科知识的培养;不仅要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知道如何学习,更要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既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应用科学特点的需要。

学前专业长期存在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一系列问题没能很好解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前专业课程的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整体意识。过去的改革,往往各自为阵,并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课程设计人员对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一直未能真正转移到为基层幼教机构培养专业人员上来,虽有部分转移,但不彻底。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并没把学前专业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必须具备的合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比率摆正,仍以培养幼师专业课教师的目标去设置课程,其结果是重学科专业理论课程,轻实际能力培养的课程。学生到幼儿园工作,从观念上、从教师技能上均有很大的不适应。从科研人员看,开展科研往往只注重对具体的某一课程进行研究,对学前专业整体改革研究探索不够;从教师看,他们更关心的是把自己这门课程教好,关心的是本学科的教材建设与改革。其结果是学前各科课程之间内容交叉、陈旧,不能充分体现最新研究成果,不能很好地为培养目标服务。因而学前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应该由课程设计人员、科研人员和教师相互协作,将目标、内容、方法等多层面、全方位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进行整体改革。

首先学前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基础需要。学前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应当从过去狭窄的、需求量较少的幼师教师转移到为幼儿教育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上来,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前专业。为此,我校确立的培养目标,即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幼儿教师教学、辅导、创作及幼儿教育研究、管理方面的能力,取得外语证书、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教师资格证书、毕业证书五个相关证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身心素质,为充分体现差异教育思想和拓宽就业途径,学生除必修课外,从第三学年起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学习家庭教育学或学前教育行政与管理,也可以同时选修两个专业方向的课程。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培养掌握宽厚的学前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从事学前儿童保育与教育技能,能够胜任托幼机构保教工作和研究工作,幼教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儿童工作机构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定位,是符合21世纪人才培养教育需求的。课程设置要遵循基础的原则,使学前专业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激发和调动教与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适合白己特点的全面发展的条件与机会。根据学生不同的才能、特长因材施教,使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尽快地服务于社会。实行学分制,提供大量选修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允许学生在修满学前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和必修、选修课学分,符合毕业条件的情况下提前毕业。此外,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和创造型人才,发挥学生更大的学习潜力,并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在本专业课程学习达到良好或到三年级时,鼓励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取得第二学历。

课程体系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技能实训课程体系。近几年进行了课程内容的调整,有些课程进行了整合。

1、素质教育课程体系。2008年设置的课程由马列、思想品德、大学体育、外语基础、普通话、中外音乐史、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理论、和声学、素描、色彩、中外美术欣赏、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卫生保健学、学前数学教育组成,经过修改后2010年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由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就业教育、体育、公共外语、计算机基础、学前卫生学、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游戏、学前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组织与管理、现代汉语、基础乐理、音乐欣赏、美术鉴赏、幼儿文学与学前语言教育、中国文化概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等课程组成。

2、能力培养课程体系。2008年设置的课程有视唱练耳、声乐、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儿童简笔画、手工制作、色彩、图案基础、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计算机基础、教师口语。现在修订为主要由素描、色彩、声乐基础、舞蹈基础、图案基础、幼儿舞蹈、即兴伴奏和声学、教师口语、幼儿舞蹈创编、幼儿歌曲与创编、社会心理学、蒙氏幼儿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课程组成。

3、技能实训课程体系。2008年设置的课程有学前教育教学法、幼儿舞蹈、营养学、即兴伴奏和声学、学前游戏论、音乐欣赏、中外美术欣赏、幼儿歌曲创编、儿童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书法、现代汉语、实习艺术实践等。修订后由钢琴、手风琴、电子琴、视唱练耳、儿童简笔画、幼儿手工制作、硬笔书法、普通话、中国画基本技法、儿童心理咨询、多媒体课件制作、心脑珠算、艺术实践、教育见习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组成。

为培养独具特色的复合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增强就业竞争力,我校学前专业一方面坚持强调学前艺术教育的特色,在加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设置与教学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推行“七项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即:一做二说四艺“,一做”是指课件制作,“二说”是指说课与讲故事,“四艺”是指弹、唱、跳、书画;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毕业时力求取得“心理咨询师”或“育婴师”职业资格。

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普通话、幼儿心理学、教育学以及英语的重要性,每个小孩子的听觉都是很敏感的,他们能够很仔细的听清楚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并能够复述出来,而且会指出老师哪里和哪里说的不标准,因此普通话是幼师必备的条件之一。然而幼儿心理学也是很重要的,每个幼儿都有不一样的性格,不能以一种方式去教育他。比如说:“有一个小朋友很调皮,每天上课不认真,还经常打小朋友。对于这样的幼儿就要让他有种成就感,让他当一个小组长啊,管管班上其他的小朋友,这样他会更好的约束自己,”所以对不同的幼儿要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接触更多,了解地更广,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也是一种帮助。在教学方面也是一种技巧,要让小朋友学的开心,玩得开心!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要和外交沟通班上的工作,如果英语不行,当小朋友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你的时候,你会觉得很尴尬,而且会因为这样让班上的交接工作发生失误?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幼儿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是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不断进步、专业技能不断成熟、专业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对幼教质量的全面提高、幼教改革的顺利推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育观念的更新、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重构多元的“智力观”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传统认知发展理论认为:智力是指以思维为核心的几种能力的组合。加德纳教授则认为:智力不再是某一种能力或围绕某一种能力的几种能力的整合,而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八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是一种全新的智力观,让我们曾经单一、平面的智力观多元化、立体化了。由此可见,我们曾经对幼儿智力开发的理解仅仅限于开发幼儿的观察、记忆、思维等几种能力是十分片面的,幼儿教师应创设多彩的环境和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从多维度启迪和开发幼儿的多种智能。开发幼儿智能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而非一个简单的工作。

(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正因为人的智能是由8种,甚至更多不同智力有机组合起来的,而这些智力在幼儿期已经显现出来,并处在迅速发展阶段。加德纳称幼儿期为“觉醒体验”期,认为“他们至少对于人类经常使用的一些基本符号系统,如语言、数目、音乐、二度空间的概念等,具有了初步的判断能力”。同时,每位儿童所拥有的智力数量以及智能强项和弱项各不相同,并以高度个性化的方式组合和运用着各种能力,他们的智能、风格、潜能像多彩光谱一样表现出广泛的多样性。正如“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一样,每一位幼儿都具有独特的、较完整的、待开发的智能组合。因此,幼儿教师要真正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进而形成积极乐观的“儿童观”。

(三)树立灵活多样的“能力评价观”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八

题目:中职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学探研

摘要: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应增加一些可爱元素,采用“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文章主要研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

关键词:声乐;幼儿歌曲;学前教育;素材

近些年,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实践的时候,观察他们对幼儿进行声乐教学,发现在教学过程总体偏“套路”化,过于重视深呼吸、高位置,导致他们在给幼儿示范演唱中忽略了教学主体的性质,也就是幼儿对音乐审美的心理需求。而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演唱幼儿歌曲时过分注重追求音量、音色,没有了歌曲本该有的可爱元素,这恰恰违背了幼儿歌曲教学中“直观性”和“趣味性”的原则。

一、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整体表现力

在中职声乐课中,常见的学习曲目《送别》《花非花》《故乡的小路》都属于艺术歌曲,而教学大纲以及评价标准几乎接近大学本科一年级声乐学科的教学目标以及评价标准。教师翻看了自己上大学时的声乐教材,对于大学一年级声乐教学,教学大纲内容是这样的:要求歌唱中能基本做到声区统一,声音连贯流畅,吐字清晰,并将所学的歌唱方法运用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曲演唱中,力求比较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而将此大纲与中职二年级的声乐教学大纲相比较,教学内容基本无异。但这势必会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造成一个错觉,学前教育声乐学科即是声乐表演。而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环节中给孩子们进行所谓的艺术表演时,孩子们会瞪大眼睛望着老师,很容易和老师产生教学隔膜。孩子们会一致认为老师的姿态很美,歌声很动听,但是她们听不懂。所以,在保留现有声乐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歌曲中“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整体表现力。

二、一些幼儿歌曲演唱中常用的.“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素材

在幼儿歌曲歌词当中,出现人称,如“我”“我们”等字,可将双手弯曲掌心置于胸前。若出现第二、第三人称,如“你”“你们”“他”“她们”,则可将手臂伸直,掌心张开虎口朝上。若作品风格较为轻快,也可用采用手腕下压握拳,掌心朝向舞台2点位,翘起并伸直2指,3、4、5指略微向上抬高表现出一种俏皮的风格。若接受对象为表现欲较强的孩子,还可辅助将腿迈向舞台8点位,将脚跟点地脚尖朝上,同时向右顶胯。在幼儿歌曲歌词中,出现器官或者身体某个部位,如“肩”,则可掌心朝下,将手轻轻搭在肩上,大臂抬高至与地面平行,同时将手腕略微上提。例如“手”,则可将手臂伸直,五个手指张开,掌心朝向观众手腕左右转动。例如“腿”,则可将双膝弯曲,双臂伸直,指尖绷直并相对,掌心朝下置于膝盖上。例如“脸”,则可将五指勾起,手腕下压,将掌心轻轻托起下巴左右腿交叉前腿为主力腿,后腿虚点地,身体向主力腿侧下轻微旁腰。例如“腰”则可将手插至腰间,同时将腿迈向舞台8点位,将脚跟点地脚尖朝上,同时向右顶胯。在幼儿歌曲歌词当中,出现具体事物的名词,如“蓝天”“白云”“小鸟”,则可用采用手腕下压握拳,掌心朝向舞台2点位,翘起并伸直2指,3、4、5指略微向上抬高,将2指指向天空,双膝弯曲另一只手轻置于膝盖处,头抬高45度角,眼神凝望着天空。例如“衣服”,则可掌心朝下,将手轻轻搭在肩上,大臂抬高至与地面平行,同时将手腕略微上提。例如“房子”,则可将胳膊肘弯曲,手臂上举至头顶,保持小臂、手腕、手掌心呈一条直线,掌心朝下。例如“门”,可将一只手胳膊肘弯曲,保持小臂、手腕、手掌心呈一条直线,掌心朝下置于胸前十公分处,另一只手同样弯曲胳膊肘置于前一只手的3指上,保持小臂、手腕、手掌心呈一条直线向上,似“举手”状。例如“书包”,则可将五个手指勾指掌心朝上手腕上顶,大臂与地面保持平行,手背置于肩部上方10厘米处,腿迈向舞台8点位,脚尖绷直虚点地,同时向迈腿侧轻微下旁腰。例如歌词中出现“好”“棒”“比一比”之类的形容词或者动词,则可将大拇指竖起,从前胸向前伸直手臂,保持手臂与身体呈90度角。动词动作可在名词动作的基础上添加转圈、下旁腰、后绷脚踢小腿等辅助动作,以表达童真童趣为首要目的,但切忌动作过于繁杂,频率不可过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应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教学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定要根据每个幼儿自身的性格进行“量身定做”。如有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力强,可适当添加一些难度较大且较好理解的动作。有些幼儿性格较为内向,可适当减少动作,达到松弛不僵硬,心中有歌词,眼随心动的前提就可以了。与此同时,切勿在幼儿身上出现动作的机械堆砌现象,应以达到幼儿在表演歌曲过程中自然、流畅为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姜美芬.师幼体态互动的适时与适态[j].山东教育,(15).

[2]李振村,庄锦英.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3]刘云艳.幼儿园教学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周婉敏.关于中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教学目标设定的思考[j].黄河之声,2024(04).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九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教师缺乏的社会背景下,导师制作为一种帮助实习教师学习和发展的途径,逐渐开始了在教师培养领域的探索和运用。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学前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已然成为国家政策制定者、理论研究者和教学实践者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关于导师制在幼儿园教育领域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新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其在教师职前培养中的实践探索还很少见。同时,针对当前教师职前培养中“结合实践对师范生开展的教师教育培训与指导很少”的弊端,导师制为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专业认同感等提供了一种可能路径。基于笔者所在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导师制活动开展的经验总结和问题探析,笔者从导师构成、活动内容和形式、管理制度、外在支持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导师制的优化策略。

导师的构成是“导师制”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经验丰富的各类教师可以帮助在校学生突破视野、知识和技能的局限,更好地进行其专业学习和成长。目前笔者所在院校的导师制主要涉及到幼儿园一线教师及管理人员对学生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学生反馈发现,幼儿园教师的指导多偏向于教学现象和实践技能,固然能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但由于学生能力有限,无法对教学现象和案例进行理论解析。因此,笔者认为在导师的构成上,应推行“双导师”,将行业导师和专业导师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其中,行业导师主要来源于幼儿园一线教师、教研员、管理人员等;专业导师主要来源于高校专职教师、理论专家、教授等。

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获得广阔的专业视野,导师制的实践运作可实施导师轮换制,保障导师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每位导师对于学生的专业培养及内容有着不同的见解,这直接导致了导师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有所不同。笔者所在院校导师制活动的经验表明,通过导师轮换制,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教育理念、不同研究专长、不同专业视野的导师,可以提供学生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形成批判意识。从专业导师的角度出发,专业导师的配备可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需求有所调整。低年级的导师以基本专业课教师和理论专家为主,引导学生关注教育规律、教学现象、幼儿发展特点等;高年级的导师以专业技能课教师为主,包括教法课、游戏设计课、实践实习等。从行业导师的角度出发,应定期轮换来自不同园所、教研所的幼儿园教师、管理人员和教研员,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不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学理念和园所文化,体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等。通过以上轮换制,让学生拥有“整个学校的体验”,并为学生创设可在不同教育机构和班级进行观摩学习的机会。

“导师制”的开展过程是决定其成效的关键环节,尤其是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导师制的质量。通过笔者所在院校的实践探索发现,行业导师展开的活动确实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但活动内容和形式较为随机,无法满足学生的即时发展需求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活动内容应指向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需求和问题解决,拓展导师制活动形式。

一方面,活动内容应指向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需求和问题解决。本院校导师制活动的经验表明,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具体需求,且在专业学习中将遇到不同的问题,因此导师制活动内容应基于对学生需求的调查与分析进行安排,指向学生的问题解决。根据笔者访谈发现:大一学生处在一个懵懂的阶段,导师可引导学生制定专业学习规划、了解专业前景、建立专业认同感等;大二学生将开始初步的专业学习,导师可结合幼儿园的教学案例和工作任务,引导学生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发展规律等;大三学生的导师制活动可依托于五大领域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大四学生的导师制活动可聚焦于就业指导、专业技能操练、心理辅导等。另一方面,扩展导师制活动形式,多角度解决学生问题。由于本院校导师制探索针对的学习对象是2024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因此本院校导师制的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涉及到校内专业讲座、校外观摩学习与参观。在活动内容指向问题解决的基础上,导师制的活动形式应根据内容的特点和性质灵活调整,拓展为案例分析、学生汇演、小组讨论、专题讲座、观摩学习、教学模拟、分享教学材料等多种方式。

为保证“导师制”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建立科学规范的导师管理制度十分重要,尤其需要规范导师聘任制度、优化导师激励政策,并在此基础上争取学院、教务部门、后勤部门等多方支持与帮助。

笔者所在院校导师制开展的经验表明,规范导师的遴选和聘任制度可以帮助导师树立强烈的责任心,主动参与导师制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首先,导师作为学生专业成长的引导者和启蒙者,其素质能够影响学生的观念、能力及未来的专业成长。学院在遴选和任用导师的过程中,应优先考虑有能力、有责任心、乐于分享的教师。其次,重视行业导师的教学经验。行业导师可以通过案例呈现、教学视频、经验传授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使学生尽早体验未来的职业生活。再次,通过对学生访谈发现,学生对导师制活动报有极大的期望,且积极、认真地参与导师制活动,但是活动结束后往往很快就印象模糊,究其原因是活动内容往往难以与课堂学习联系起来。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应根据各年级的课程安排进行选择专业导师。此外,为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学院应优化导师激励政策。不管是行业导师还是专业导师,学院都应颁发正式聘书,并依据常规的工作量和学生人数,设定基本的指导报酬。同时,根据每学期学生和学校对导师的评价,可实施弹性工资制度:对于指导质量较高、态度认真的导师,给予导师物质和精神奖励,并设立连任制度;对于指导不力、效果不好的导师,给予适当的惩罚。

导师制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前培养的创新路径,受时间、场所、班车、材料等诸多外在因素的影响,其运作依赖于学院、教务处、幼儿园等多方的支持与帮助。学院应通过多方宣传,提高学生和幼儿园对导师制活动的关注和认可,创设独有的导师制文化。对学生而言,导师制可为学生提供专业上的榜样和支持;对幼儿园而言,导师制可提供幼儿园教师和高校教师共同探讨和学习的机会,提高一线教师的理论水平;对高校教师而言,导师制可丰富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技能。在三方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培育平等、尊重、互助互惠的异质性合作文化③。此外,学院和教务部门应为导师制的顺利运作提供专门的物质资源,包括活动的场所、器材、运输工具、资料等。

导师制作为学前教师职前培养的重要途径,能够增进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提高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质量。因此在导师制的运作过程中,应推行“双导师”,实行导师轮换制;聚焦于问题解决,拓展导师制活动形式;健全导师制管理制度,争取多方支持和帮助。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十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缺乏对孩子感恩之心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孩子来说,比起小班与中班的孩子,他们的独立意识与自我意识在逐步增强。有些父母在家中对孩子过于宠爱,孩子在家里处于“小皇帝”“小公主”的地位,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从来不知道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更不知道心疼父母、孝敬父母。而父母因为溺爱孩子,对感恩的教育也不加重视。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孩子的一切要求都尽力满足,从来不去研究是否正确与合理。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则采取暴力教育,在孩子的管教过程中,孩子若是稍有不令父母满意的行为,父母便对其打或骂,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幼小心灵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更不用说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在父母那里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关爱的孩子,自己的性格也会变得冷漠与麻木,感恩之心就更难培养了。

(二)幼儿园感恩教育的薄弱当今社会,无论是幼儿园的教师还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都侧重在智力教育方面,家长与教师关注的都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与智力的开发。不管是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还是幼儿园自身的教育要求,幼儿园的教育都是偏向于书本知识的充实与拓展,而对于孩子的道德教育这一方面却不加重视,尤其是对于孩子的感恩教育。现在许多幼儿园的教育,根本就从来没有涉及感恩教育,因此,孩子的感恩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幼儿园感恩教育的薄弱,直接影响着幼儿在感恩教育上的缺失,导致幼儿从小就缺乏关爱他人与孝顺父母之心。

(三)社会感恩教育的缺乏此外,社会在感恩教育这一方面的缺失也是影响着幼儿感恩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来自家庭与幼儿园的原因以外,社会的作用也是很关键的。但是,由于当今整个社会风气对感恩教育不是很重视,直接导致了社会关于感恩教育的缺乏。

(一)家长的言传身教感恩教育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孩子在家里的时候,父母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充满关爱的生活环境。父母自身要做到孝顺老人、关心他人,只有父母自身做到这些了,才能在孩子幼小的心中树立一种心中有他人的意识,从而逐渐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怀着一颗感恩之心成长。例如,家里有老人的情况下,父母要自身做好表率,好好孝敬老人,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慢慢会将孝顺老人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与本能牢记在心,从而逐渐懂得感恩。

(二)教师的表率和教育智慧孩子除了在家里的时间以外,另外的时间多半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因此,教师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孩子的眼中,教师的地位是很神圣的,他们认为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因此,在学前教育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更愿意去模仿教师的一些行为动作。因此,教师在日程的生活与学习中,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时刻表现出关心与爱护,让孩子对教师的这种关心他人的行为进行模仿,从而学会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另外,教师还可通过开展一些活动,以活动的多样性去引导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感恩他人,收集一些如乌鸦反哺、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故事,在幼儿的心灵深处树立一种感恩意识。

(三)家长、幼儿园、社会三方合作要想改进当前学前教育关于幼儿感恩教育的方式,除了确保家长正确的言传身教以及教师的表率引导作用以外,还需加强家长、幼儿园与社会的三方面的合作,从而确保学前教育感恩教育的顺利实现。幼儿在幼儿园受到的教育只能作为他们受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毕竟幼儿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里度过的。如果来自家庭的父母不能正确地引导孩子,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整天面对父母的冷漠与自私,长时间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总有一天孩子也会变得自私、麻木。在现在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重视的都只是孩子的智力教育,对孩子的感恩品德的教育却不太看重。为了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就需要充分发挥家长、幼儿园以及社会三者之间的作用,通过三方的通力合作,共同实现对孩子感恩等优良品德的教育。孩子健全的人格塑造离不开父母的正确教育与引导,父母在关心老人方面若是为孩子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的话,孩子也会懂得关心老人、照顾老人、孝顺老人。父母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好地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另外,在加强家园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与合作的情况下,还需充分发挥社会的宣传教育作用,加大对感恩教育的宣传,将这种思想深入人心,让孩子时刻生活在充满关爱与感恩的环境之中,从而将感恩变为自己的一种本能、一种“随身携带”的优良品质,伴随自己的一路成长。

通过关于学前教育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要加强幼儿感恩教育,必须从家长、教师与社会三方面入手。只有三方面同时起作用,幼儿的感恩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相信通过以上分析,能够为改善当前学前教育感恩教育的现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十一

摘要:现阶段,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新时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正在积极强化教育改革工作,相关的教育改革中,幼师教学能力也成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就目前学前教育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教育情况来看,其中还有一些问题,对此,需要做好学前教育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合作工作,促进实践教学相互融合,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本文介绍了新时期学前教育对于幼师提出的新要求,分析目前学前教育校内外实践基地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外实践基地深度合作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外实践基地;深度合作;幼师

在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为切实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师岗位工作需要,很多院校都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校内外的实践育人基地,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锻炼场所,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升未来岗位胜任能力。一般来说,校内实践基地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幼师的技能训练和展示平台,校外实践基地注重锻炼幼师真实的应变能力、问题处理能力以及和幼儿的沟通能力等,校内实践基地具有一定的模拟性,但是不能代表真实的幼教课堂,而校外实践基地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明确自身的问题和不足。相对来说,校内实践基地更易获取,实践教学更加方便,校外实践基地需要学校积极搭建合作关系,且实践学习往往是由固定时间的,自由度和方便性有一定不足。综合应用校内外实践基地,对于促进专业人才综合能力培养有一定的必要性。

1新时期学前教育对于幼师提出的新要求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中,针对学前教育的地位进行了强调,要求通过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来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要求学前教育从最开始的幼儿托管向幼儿启蒙转变,奠定幼儿的后续学习基础。其中,对于幼师也提出了新要求。新时期,作为幼儿教师,需要具备专业实践技能,可以创新设计幼儿教育环境,规划好幼儿一日活动,进行幼儿管理和抚育。在幼儿的教育中强化引导,注重幼儿身心健康同步发展。这些对于幼师的专业态度、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需要幼师能够在工作岗位中以国家教育部门的改革要求为指导,基于学前教育的实际需要,扎实自身的理论教学知识和基础,在实践中能够把握好幼儿认知规律,在教育环境中充分给予幼儿尊重和爱护,让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快乐、安全学习成长,培养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

2目前学前教育校内外实践基地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外实践基地共同为专业学生培养而努力,承担着各自的教学任务。在目前教育和实践联系不断深化的社会背景下,学前教育改革也成为必要。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了,相关的实践教学要求在不断提升。而在学前教育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中,依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1教学目标不统一

目前在部门院校的学前教育校内外实践基地调研中发现,相关实践教学地区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上相对完善,相关实践基地开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基本上可以做到将校内和校外联系起来,将课堂和课外结合起来,实现教学延伸和强化。但是在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上,校内课堂和校外基地教学的目标缺乏统一性,两者教育的目标存在各自的针对性。在校内实践教学中,理论教学依然占大部分,实践教学比重不足,在校外实践基地,直接组织专业学生深入实际的工作岗位中,注重学生问题处理和应变能力培养,两者的教学目标存在差异,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中,缺乏统一性,内外联系不强,相对孤立,不利于发挥综合育人效果,也不利于在专业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联合。

2.2教学内容存在一定倾向性

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开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仅仅依靠单一的理论或者是单一的实践教学是很难确保教学成效的,必须要有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只是相应的比重设置不同而已。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实践基地教学中,理论是主要部分,校外实践基地则强调实践锻炼,校内实践教学非常少,校外实践锻炼中几乎不涉及理论教学。这两种极端的教学模式应用,都降低了各自的育人效果,忽视了在学前教育中理论和实践联系的重要性。

2.3教学评价的片面性

目前,在学前教育领域,相关的专业校内外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教学评价模式都比较单一,评价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比较多。学前教育专业涉及的岗位要求比较高,相应的学习内容和知识也比较多,在教学评价和考核中,也应该对应多目标评价。但是在目前的很多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评价中,没有构建起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3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外实践基地深度合作的具体对策

3.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统一教学目标

新时期,基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构建要加快进度,做好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联系工作。在具体的课程校内外实践教学中,要注重构建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保证教学比重设计合理。在具体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课程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景,组建任务小组,让小组展开比拼,尝试各种问题呈现、构建相应场景,完成具体教学任务等操作,让学生高效参与课堂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要完善课程更新工作,及时关注行业技术发展和科研动态,积极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课堂中引入最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促进专业课程教学优化,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外实践基地教学工作,加强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发挥学院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学前教育领域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提供更大空间,让学生学好技能,掌握技能,运用技能。此外,在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联系中,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应该建立统一的育人目标,双方要达成合作意向,通过协商、沟通,进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优化设计,确保校内的理论教学和校外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能够有效衔接和联系起来,共同朝着专业高质量育人目标发展。

3.2深化内外合作,促进资源共享

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实践基地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积极肯定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和措施是推动人才培养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人文化的有效举措。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路和举措有助于实现高校和幼儿园的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共同发展,相关院校要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调研,深化校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要注重从多方面强化学前教育工作开展,优化学前教育校内外实践基地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实践导师资格以及教育实习目标、内容、时间与任务安排等事宜提出具体对策。充分调动资源,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在与幼儿园联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幼儿园提供科研和师资建设的咨询和服务,实现高校与幼儿园的互利共赢。在校内外实践基地教学融合中,要深化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园—校合作力度,规范学前教育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对实习实训基地将重新审核、调整。在具体的学前教育专业育人中,要结合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和教学现状,从幼儿教育的意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业教育的意义谈起,对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落实提出具体要求。相关部门也要为学前教育的校内外实践基地教学改革提供辅助,首先各幼儿园及培训机构应进一步规范办学性质,重视实训学生的实习条件、保险等问题,实习学生不仅能引得进,更要能留得住;其次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幼儿园或培训机构要提出书面申请,学院领导、系部领导、专业教师及学生家长将对实习园区进行实地考查,考核合格的单位将与学前教育专业签订合作协议,协议须经院务会审核批准后,派送学生进入实训基地。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进一步加深与实训基地单位的合作,不仅可以请幼儿园教师、园长进来,还可以派送专业教师深入园区,加强产学研合作,从优化课程教学合作、学生定期实习等多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校企合作新渠道。

4总结

学前教育专业育人要适应新时期的教育发展需要,必须要强化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融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强化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联系,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校内外实践教学相对接、相融合的对策,促进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升实践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梅.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外实践基地深度合作的实践教学探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4,39(11):75-77.

[2]王晶,王晓丽,姚晓燕.基于obe理念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思考———以兰州市l高校为例[j].陇东学院学报,2024,31(04):135-138.

[3]王来圣.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与实践实训———以山东潍坊工程学院学前专业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24(06):76-79.

[4]李秀敏.扩招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实践基地建设与质量保障探讨———以j省x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24,39(12):92-94.

[5]刘红,殷亚萍,张权力.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对教育见习满意度的现状调查———以某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j].郑州师范教育,2024,8(05):19-25.

[6]岳玉阁,陆开悟.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1334模式探究———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02):106-110.

[7]李重阳,赵艳红.幼儿教师“校—园合作”渗透式培养探析———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4,36(01):108-113.

[8]叶逢福,赖勇强,吕伟.改革师范生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24,29(11):74-76.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十二

由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提高,仅仅是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已经不是未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优秀教育人才。其中音乐技能在中职学前教育人才综合素质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结合目前来看,我国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教学模式、方法、内容与培养目标难以达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职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现代音乐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的音乐教育体系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教学理论中,音乐教学的观念和体系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奥尔夫的音乐教育理论强调从原本性出发的教学方式,这一教学理论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设备等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多元性。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中不断引用“原本性”的原则和理念。是将多种元素性的艺术行为有机地组合成为一种作品,使该作品具有多远教学的意义。所谓的“原本性”是指充分利用音乐表现方式中的所有元素,其中包括音乐的艺术性、技能性、元素性、教学材料的元素性、教学模式的元素性等。奥尔夫理论下采用的教材通常在形式上十分的简洁、朴实,音乐素材贴近生活,不多带华丽的装饰。例如,采用五声调式旋律更让学生容易上口,采用固定节奏不断反复并且简单的音乐素材等。

综合性。在奥尔夫的音乐理论中,原始的音乐形式并不是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割裂的,而是与语音、舞蹈等表现形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丰富、综合的艺术形式。正是考虑到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综合性,奥尔夫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也强调活动形式和类型的综合性,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十分多变丰富的。如将舞蹈、游戏、故事、表演等融入音乐中,再进行整体的配乐编排等,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与音乐相互密切联系,但是不是直接进行音乐的技巧性灌输。这充分体现了在音乐教育中,综合性教学的重要性和创新性。培养了学生音乐在各个艺术表现领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的意识。因此,奥尔夫体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综合性的音乐教育形式实现对学生的培养。

即兴性。在奥尔夫的音乐教学理论中,即兴创作被看做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最具有自由性的一种创作形式,是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即兴创作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肢体表现能力,与此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理解和领悟音乐的艺术魅力。通过这种即兴演出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还不断的进而引发学生对音乐知识强烈的求知欲。

突出综合性,展现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特色。音乐教学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中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而是通过多学科的综合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当前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课程中,单纯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音乐的技巧必然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埋下隐患,使得培养出来的艺术教师没有艺术性的教学方式,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记忆音乐的公式,没有了音乐的艺术感。结合目前的教学状况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目前的中职音乐教育课置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课程内容单调、教学层次不够分明、学科综合性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较弱等问题。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为中职学前教育中的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教学理念强调的是提倡学科的综合性,十分符合当前中职学前教育学生的要求和特点,能够有效的提高中职音乐教育的综合性,完善音乐教学体系,并提高其可操作性。在这一教学模式下,多种教学方都得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以实施。

将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与本土性音乐结合起来。中职音乐教育不仅承担着为培养优秀的幼儿音乐教师的重任,同时也承担着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民族音乐的责任。过于重视西方音乐文化的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民族音乐这一财富。

用即兴演出性培创新能力。我国基础教学中最重视的是素质教育,其中最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领域中,为满足未来幼儿教育对高素质师资力量要求,中职教育者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理念,教师应该应该重视即兴演出的能力。因此不断培养中职学生的即兴演出能力,对于今后的幼儿创新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通过实践的方式,使同学们在实践中接触音乐,培养音乐的艺术感,从而热爱音乐,寓教于乐,老师和同学都是音乐教学的主体。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内容上不局限于音乐,在目的上不是单纯的提高学生的音乐技巧,而是对提升学生对艺术的喜爱,和对艺术的创造性。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十三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中职教师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兴伴奏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对幼儿大脑发育、行为认知养成有着积极作用。为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要结合当前幼儿教育理念,以幼儿行为、心理和学习特点为基础制定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准确了解现阶段幼儿心理活动。同时,教师还要把幼儿心理学和幼师岗位胜任能力、幼师岗位实践等衔接起来,全方位地提升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即兴伴奏;实践策略

一、即兴伴奏在幼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即兴伴奏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通过简单的音符旋律能够更直观地展现人们的主观情感。幼儿年龄小,对事物认知存在一定局限性。幼师在进行伴奏时,可以根据幼儿认知的差异来制定灵活的伴奏形式,进而培养其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情感。此外,通过相关数据可知,优美的音乐旋律能够使人体内分泌一种类似于镇定剂的物质,它会使原本焦躁的身心放松,从而降低人们的负面情绪。幼儿亦是如此,他们会根据音乐旋律的不同,情感也发生变化。由此可见,即兴伴奏在幼儿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

(二)提高幼儿身体协调性幼儿身体骨骼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师在开展学前教育工作时要注重幼儿身心发展。为此,幼师可以借助即兴伴奏来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幼师可以编奏一些活泼的音乐,来刺激幼儿小脑神经元,使其不自觉地跟随音乐摇摆。此外,幼师还可以根据音乐编排舞蹈,进一步让幼儿参与到课堂之中。这种教学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平衡及各个关节等得到相应的锻炼,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2]

二、目前学前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从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情况来看,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职教师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不仅提不起学习兴趣,并且对即兴伴奏的知识更加模糊,思维得不到发散,专业能力也得不到提升。此外,教师在进行伴奏演示的过程中缺乏灵活性,依照乐谱一板一眼地进行弹奏,并且在弹奏过程中缺乏情感。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思维逐渐固化,只是依靠理论进行演奏,左右手机械式弹奏根音、柱式和弦,对其含义丝毫不懂。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对专业的定位不准确。这让他们在日后工作中会影响幼儿身心发展,也会影响到自己在教育事业中的发展。

(二)伴奏形式单一从当前即兴伴奏教学来看,目前的伴奏形式多为电钢琴伴奏和声乐伴奏。电钢琴伴奏专业性过强,需要学生对乐理知识有所掌握,并且会简单的乐谱弹奏。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虽然当前有部分中职学校开设了相关公共课,但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这种集中式教学也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升。[3]声乐伴奏作为一种常见的伴奏形式,其灵活性强,方式多样。学生不需要过多准备就可以顺利进行伴奏。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其合唱、独唱的形式过于枯燥,使学生参与率低下,阻碍了其专业能力的提升。这样,即兴伴奏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一)巧用教学资源,熟记乐谱歌词幼儿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幼儿心理,更好地针对幼儿心理制定教学计划。这也是一名幼师应该掌握的基础专业学科。为此,教师在进行即兴伴奏教学时可以融入学前教育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抓住幼儿心理,从而选择合适的伴奏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常见的儿歌如《两只老虎》《数鸭子》等,在进行旋律教学时让学生进行识谱演唱或是依照视频进行演唱。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帮助学生对歌曲进行充分理解和记忆。教师在弹奏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对音调、节拍的把握。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三角铁、口琴、手风琴等其他乐器进行旋律弹奏,使其借助不同的乐器来充分感受旋律的变化,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感。并且,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根据每首儿歌的结构特点以及和弦的变化及如何转化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自身情感融入演奏中,从而对歌曲情感把握得更加准确。这有利于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提升。[4]

(三)优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作为中职学前教育课堂的一项重要环节,是教师培养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主要方式之一。合理的评价反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伴奏技巧及专业能力。为此,教师在制定评价体系时要立足于学生角度,根据学情调整工作方向,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首先,评价体系要和课程进度相统一。传统的评价体系只是针对学生考试成绩以及课堂表现进行抽查评价,时间跨度大、效果低,而且对学生评价过于形式化,没有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导致课堂质量始终没有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将评价体系融入课堂中,在每节课结束前几分钟,将评价内容利用微课、蓝墨云课等制作成趣味游戏。这样既保证了评价体系的实时性,又能够准确地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评价内容要多元化。课堂评价除了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外,还要考察学生即兴伴奏能力的运用。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有谱即兴和无谱即兴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其模唱、变调的能力,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擅长的乐器制定专属学习方案,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即兴伴奏能力,从而推进中职学前教育的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即兴伴奏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日后发展的一门基本功,需要教师充分地重视起来。教师要结合幼儿现阶段的心理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要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为学生呈现即兴伴奏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发展状况。同时,教师还要深度开展校企合作,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深入到幼儿园进行观摩实习,观察和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要制定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掌握即兴伴奏的运用技巧,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为他们今后开展高质量教学工作增添一份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芳.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即兴伴奏能力问题探析[j].才智,2024(9):14.

[2]许翔.就业能力下钢琴即兴伴奏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24(11):31.

[3]刘珈.幼儿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即兴伴奏的培养与训练[j].黄河之声,2024(20):96-97.

[4]赵增芳.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即兴伴奏能力培养研究[j].大众文艺,2024(14):249-250.

[5]吴方.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养成[j].中外企业家,2024(31):174.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十四

学前教育专业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幼儿教师,除了注重专业知识教学外,还理应强化专业技能教学。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做好实训室建设对于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积极意义。

为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幼儿教师,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还必须联系幼儿园教学实践,探讨学前教学专业的教育现状,强化专业实训室建设,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如此方可确保学前教育专业稳步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是为了满足幼儿园发展需求,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1]。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要传授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课内外训练,建立实训室,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在学前教育迎来春天之后,很多没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学校也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部分学校在一开始,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师资源匮乏,也没有很好建立实训室,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导致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技能。随着近几年教育改革推进,人们对学前教育越加重视,学校也紧随国家及社会发展需要,在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中加大了资金投入,教师资源和教学设备得到了逐步完善。就现有的学前教育发展来看,实训室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不仅实验实训场地大,且种类多。基本都设有钢琴及电子琴教室、婴幼儿活动观察室、幼儿活动模拟室、亲子活动模拟室。同时,学前实训室还有蒙台梭利工作模拟室、奥乐夫音乐教室、卫生模拟保健室等,基本可以满足学前教育的教学需要。但是,从整体来看,为更好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训室建设中还需继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如多功能厅、微格教室、幼儿园教学模拟室等。

当前实训室建设仍面临三方面的困境:一是在实训室建设中,实训教材种类还需继续完善,教学内容有待更新。二是实训室制度有待完善。总管现阶段的实训室制度建设,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对于实训室使用时间等使用细节还需继续完善。三是,未能充分发挥实训室的作用。大部分实训室仅用于课堂教学,目的是完成课程大纲规定的实训内容,内容形式过于统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我探索能力。为此,在实训室建设中,还需做好实训室使用制度的完善,加强与幼儿的联系,充分发挥实训室作用[2]。针对当前实训室建设面临的困境,必须对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训都要提起重视,补充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加强与幼儿园的交流合作,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更好满足幼儿园的实际需要。

建立模拟室,强化技能训练

在实训室建设中,应加强技能训练,为此,模拟室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3]。建立模拟活动室,实施模拟教学,模拟工作岗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中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模拟室的建立让学生处于一种仿真的工作环境,利用模拟室中真实的教具、环境、教材练习,教师从旁指导,不仅能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也培养了学生实践技能。在模拟室教学中,学生首先要明确任务要求,分析并确定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准备模拟教学所需的教玩具材料。在接下来的模拟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自主探索,教师根据每组模拟操作情况对学生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加入学生自评与同学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不足并改正。通过这样的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配备,发挥实训室作用

在实训室建设中,不仅要及时完善硬件设施,更要立足于教学需要,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利用各实训室的硬件设备,充分发挥实训室的作用。需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在校内的学前教育中,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需要以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为主要助力,为此,需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如规定实训室开放使用时间、填写实训室使用情况登记、建立器材设备档案、对数码钢琴实训室等大型器材室实施定时检查管理等,确保实训室的正常使用。二是在实训室建设中,学校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便利,在绘画室、手工制作室等实训场所将教学设备及制作材料准备齐全,如配备制作工具、不同类型纸张等。三是要注意利用微格训练室,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如借助情景模拟、过程记录等方式,在反馈原理的基础上,完善教学活动,做好教学评价,训练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建立多功能厅,展示专业技能

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舞台让学生展示专业技能,因此,多功能厅的建立就显得尤为必要[4]。建立多功能厅,发挥其多样性功能,组织学生演出活动,组织专业培训活动等,让学生通过现代化的教育设备汇报专业演出,展示专业技能和才华,提升学生弹唱说跳等基本功。同时,为发挥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还需加强与幼儿园的联系与合作,邀请幼儿园教师到学校多功能厅作报告,向幼儿园输送优秀的见习学生,让学生积累专业经验,提升其实践能力。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与学校附近的幼儿园联合办学,定时把幼儿园的小朋友请到幼儿园教学模拟室来上课,让学生在更为真实的环境下练习教学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必须做好实训室建设,发挥实训室的作用,健全实训室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合作,优化教师资源,校内校外相结合,培养全面性的幼儿教师人才,更好服务于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十五

【内容摘要】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和儿歌弹唱教学是教学研究的重点课题。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也在进行调整,教学研讨活动接连不断。本文首先分析了学前教育专业钢琴与儿歌弹唱教学的要点,然后讨论了优化这两项教学内容的具体策略,旨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儿歌弹唱

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和儿歌弹唱教学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幼儿园的小朋友对音乐和舞蹈非常感兴趣,是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的最佳时期。如果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钢琴演奏技能和卓越的歌唱技巧,能够提升孩子们学习艺术的兴趣,同时给小朋友们的乐器学习做榜样。当下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艺术教育,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时期就开始了正规的钢琴演奏训练。如果教师的钢琴水平一般,甚至在演奏中出现失误,则不利于孩子的钢琴学习。所以,学前教育专业钢琴与儿歌弹唱教学中要力求学生在演奏和歌唱过程中做到专业化。

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与儿歌弹唱教学要点

(一)夯实音乐理论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的要点之一是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幼儿时期是人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幼师在教孩子唱歌时出现技术上的失误,会影响孩子今后的音乐学习和发展。在这方面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幼师要学习幼儿歌曲的编曲伴奏方法技巧以满足今后学前教育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幼儿歌曲的调式调性特点、幼儿歌曲的风格、幼儿歌曲的体裁等相关的知识点介绍给学生,从而为学生学习编曲伴奏的方法提供参考。第二,纵观幼儿歌曲不过三类而已,即舞蹈用曲、进行曲和抒情性儿歌。通常情况下正三和弦是常用的编曲伴奏方式。由于舞蹈用幼儿歌曲非常欢快、进行曲较为严肃,而抒情性歌曲则比较舒缓,这就需要在正三和弦的基础上运用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和全分解和弦这几种音型来进行区分和创作以突出歌曲的类型。第三,教师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给学生讲授了大量的乐理知识后,要让学生进行多次练习,在练习中优化儿歌弹唱的编曲伴奏方法。

(二)优化钢琴键盘技能

(三)提升儿歌演唱技巧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有一定的歌唱技巧和舞蹈表演能力,这是幼儿园教学的需要。所以,学前教学专业的学生要对自己的歌唱技巧进行优化和训练。在这方面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要矫正学生的发音方法,指导学生歌唱的技巧。很多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看轻儿歌弹唱表演,认为这种儿歌唱法没有技术含量。正是学生的这种思想,导致了部分幼师的唱功不佳。教师要让学生正视儿歌演唱的重要性,矫正学生的发音方法,优化学生的唱歌技巧,从而提升幼师的唱功。第二,要让学生对歌唱作品有全面的理解,从而能够在歌唱过程中富有感情地进行表演。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来进行示范,教师要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举例子,即如何进行作品分析、从哪里作为切入点来进行分析、作品的亮点在哪里等等。第三,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练声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练声质量;要培养学生规律的练声习惯,从而能够让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提升自己的歌唱能力。演唱需要基本功,同时也需要经常的训练。一日学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第四,要对学生的读谱能力进行训练,让学生能够对歌曲中优美的旋律和迥异的曲风驾轻就熟。幼儿歌曲的创作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我国幼儿歌曲的数量不是非常多,需要幼儿教师进行改编和创作。优化学生的`识谱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编曲能力,这样可以在歌唱过程中进行二度创作来提升作品的表现力。

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与儿歌弹唱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整合弹唱内容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课和声乐课应该整合,培养学生弹唱合一的能力。整合的方法是内容的整合,键盘课注重幼儿歌曲弹唱,声乐课多进行幼儿歌曲演唱及表演能力的培养。根据幼儿歌曲的旋律在键盘上即兴弹奏,这需要学生融作品分析、和声编配、伴奏音型及钢琴技巧应用为一体。

(二)循序渐进的训练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一个人,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事情,他都会非常愿意去做。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的,中职的学生大多缺乏吃苦耐劳和勇往直前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教师在设计难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程度量力而行,让他们感到学习新知识是顺其自然的事,这样他们慢慢就会爱上这种掌握新知的感觉,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三)增强歌曲感染力

音乐是情感艺术。通过音乐,人们可以感受到对方的喜怒哀乐,感受到音乐的美。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教师示范演唱(奏)、学生朗读歌词、演唱、创编歌词、文艺演出等手段,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发掘歌曲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内涵,充分地展示幼儿歌曲的特点,淋漓尽致地弹唱幼儿歌曲,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使小朋友感受音乐的美,达到美育的效果。

(四)让学生在幼儿园中实践

幼儿弹唱歌曲多数是以小朋友的视角来填词的,小朋友在演唱歌曲时能够体会到歌曲内容和情感。如果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深入到幼儿园中,能够了解到小朋友的想法和行为方式,这样就能够更好地从孩子的角度来审视歌曲,在歌曲演唱上更加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钢琴与儿歌弹唱教学要把握教学要点,同时要通过其他方法来优化教学效果。歌唱可以愉悦人的情绪,钢琴演奏曲有利于儿童记忆力的提升。学前教育中钢琴和弹唱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培养孩子的艺术情操和素养有重要意义,所以一定要引起相关教学人员的高度重视。这就需要教学教研人员对学前教学专业学生的教材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从而适应教学的需要。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随着对教育品质要求的提升,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要进行整改和优化,为祖国的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鹏,余艳.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培养[j].音乐时空,,14

[2]邹杰群,翁云晓.高职幼教专业音乐能力素养培养———谈歌曲即兴弹唱技能方法训练[j].景德镇高专学报,,2

[3]王立剑.伴奏与弹唱简谱[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24.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十六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是幼儿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是否合格以及就业前景的重要标准。但就目前现状,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提升是势在必行的。对此,本文结合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本科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分析出影响学前教育本科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因素有:学生自身定位不明确、练习时间少、实践应用机会不够、设施设备缺乏、检测制度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等。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进行学习态度引导、建立健全检测机制、重视实践以及完善教学设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以期提升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技能,增强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在办学以来,系部一直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着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树立“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为主线,优素质、厚基础、强技能、重能力”的办学理念,以期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十分重视,不仅在课程安排上、教师的考核上非常重视,系部还组织创办了合唱团、艺术团等团队,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鼓励促进学生的练习提升,并且每学年将开展一次“师范技能系列比赛”(其中包括说——儿童故事讲演比赛,唱、跳——儿童歌舞编创比赛,画——绘画、儿童简笔画比赛等),也鼓励学生参加学院的大学生艺术节,让竞赛来促进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重视及练习提高。

各个班级每周也会进行专业技能的主题训练。并且每周系部也会组织学生到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当地的幼儿园进行实习,让他们充当小老师,让学生能提前体验教师的职责并更进一步地了解幼儿。这些措施确实对增加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技能的学习机会及营造学习氛围有所帮助,但结合学生的表现情况及反馈意见,要达到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仍旧还需要一定的努力及改善。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学前教育本科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学习还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课后自主技能训练时间少

通过调查访谈我们了解到,有5%的学生在简笔画的掌握上表现出具有很大的困难,只有3%的学生可以十分熟练地掌握简笔画画法,达到无需临摹的程度;在舞蹈的学习上,能够编创一段符合要求的幼儿舞蹈的学生仅有23%。这说明本专业学生在绘画和舞蹈方面的学习掌握得还不够熟练,缺乏练习。在钢琴学习中,无论是基础乐理知识、学习方法的掌握,还是练习情感,大家反应遇到的困难较多,因为练习时间太少。在专业技能的课后训练提升问题上,84%的学生认为自己技能无法提高的原因是课后训练时间不足。

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并不是通过几节理论课就可以提升的,钢琴、舞蹈、视唱、绘画、讲儿童故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有赖于长期的实践练习。学生专业技能练习时间太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会进行自我学习的规划,对课余时间分配不当,没有危机意识,自我管理松懈;另一方面教师不够严格,考核机制不完善,在课程模式中平时成绩占课程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70%,课堂考核比较随意,在平时也没有专门的专业技能达标测试,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练习重视度不够高。

2.学生自身定位不明确,专业认同度低

由于部分同学还未从高中的老师直接授予的传统模式下转换过来,不懂得自我学习的方法及自我管理,从而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并不知道该干什么,整天无所事事,也让惰性不断滋长;同时因为学校地势原因与外界环境的交流不便,使得学生不清楚就业形势的严峻,从而降低了紧张的危机意识;也因不清楚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及目标,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不知道该如何去练习提升自我,导致自身定位不明确,学习比较茫然。并且因为新入学学生对本专业认识不足,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学前教育就是陪小朋友玩,没有真知实干,认为此工作工资太低,处在一个社会地位比较低的层次,产生看不到值得憧憬的未来的消极情绪,而且有部分同学在入学时就非自愿选择本专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导致学生专业认同感低。

3.实践应用机会不够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根基,更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本院校学前教育本科学生虽然每个假期都会进行社会实践,但是大多从事的都不是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活动。而且系部与相关实训基地的合作正处于前期阶段,能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的机会较少,普及面不够广泛,这也导致本专业大部分学生对于幼儿园实际情况及幼儿实际教学情况不了解,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即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无法感同身受地理解到所学技能的重要性,从而在态度根源处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练习、提升。

4.考核检测机制不完善

我院学前教育技能训练缺乏相关专业考评人员、缺乏相应的考核方案以及技能水平检测机制,没有明确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考核要求,即练习什么,如何练习,练习达到怎么的水平、等级都没有明确详细的规定,使得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缺乏一定的目标及明确定位。虽然教师编写有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但大纲主要供教师教学所用,学生甚少了解,也不能等同于检测标准。而且每个年级的学生所学的课程进度内容都有不同,因此,单一的统一竞赛也无法真正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完善考核检测机制,让学生按照专业标准进行练习以达到相应目标是提升专业技能效率的重要措施。

5.技能训练硬件设备缺乏且未做到资源整合

专业技能训练的硬件设施即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包含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即幼儿园、幼儿培训机构等。目前我校与三所幼儿园建有合作关系,但合作联系不够紧密,未能良好利用,组织学生进行见习实习的时间和机会较少。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本专业分别在两个校区教学,而技能训练的设备仅有形体实训室4间,电子数码钢琴实训室2间(总共70台电子数码钢琴),画室一间,手工实训室一间,这些训练设备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而且随着系部的发展今后的学生人数也将不断增加。对于相关实训室的配备,我校音乐舞蹈系和美术系有相关的丰富资源,但是校内并未做到资源共享,在资源整合方面有待提升。

6.专业师资队伍薄弱

本学院目前拥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176位,系部总的生师比为29:1,已经远远超过教育部关于《普通本科学校设置规定》中专任教师总数生师比不超过18:1的要求。且学前教育专业教授艺术技能的老师共3位,分别教授钢琴声乐、美术课程和舞蹈形体,而有些班级有60名学生,由于教学场地设备及教学时间关系,有时还需要分批进行教学,这无疑加重了教师教学的工作量,也使得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及接受的教育质量有所下降。但因用人机制的问题,教师编制岗位有限,学校招聘相关专业教师数量有限,这也导致本专业教师压力过大。

1.进行技能学习态度的引导与自我管理教育

2.重视学生的实践,提供更多的校外实践机会

教育部颁发的《专业标准》中指出要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实践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心智,还可丰富学生的教学、实践经验,也使学生能更好地将实际与理论结合,能有针对性地提升专业技能。

为学生提供创造更多实践的机会比如:在课堂教学有需要时便能根据情况及时组织学生去幼儿园进行见习、在幼儿园开展讲课比赛时组织相应学生前往学习观摩、鼓励学生在假期深入幼儿园见习调查、学期末能组织学生在幼儿园进行为期两周的中期见习,这样不仅能获得相应教学经验,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尽早发现幼儿与其他年龄段学生的区别,体会到课堂活动中的模拟实践与课外幼儿园见习的区别,使其更能抓住幼儿教学的方法与重点,在实践中学生也会尽快融入幼儿园增强对学前教育事业的认同感。因为实践的机会与时间增加,使学生能更全面参与感受不同年龄幼儿、不同领域的活动开展,学生的体会学习会更加深入客观更加系统科学。

3.建立健全课后技能训练及考核检测机制

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是任课教师进行技能教学应达到的目标,是学生技能训练应达到的结果,也是解决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技术性问题的有效措施,它对提高学生的技能训练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艺术基础薄弱,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应多关注课堂教学与平时训练和练习的结合。因此根据幼儿教学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科学地制定出详细的专业技能的训练方式、意义、以及每一项技能每个阶段需要到达的目标要求并设立专业考核检测教师是十分必要的。

课后技能训练方法可采用:设置固定时间进行练习、同学配对以互相监督考评、教师随机监督、抽查。考核检测机制要求,设定不同的等级要求,让学生按照要求去练习,如:钢琴一级:学会正确掌握弹奏姿势及方法,学会正确识谱,掌握非连音、跳音、连音的弹奏方法。钢琴二级:准确掌握音乐节奏、分句,学会分辨不同的力度和音色,灵活地弹奏训练手指的伸引及连奏中手指重量的转移。或者明确练习相应要求的曲目,这样让学生更明确的自己的学习内容及目标要求,也能明晰教师的教学目标,这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也是一种监督与评定,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

4.保证教学设施设备的充足性,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改善学前教育专业的办学条件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改善教学条件,完善配套设施,增加电子钢琴、声乐实训室的数量,增设微格教室,校外实训基地,扩建画室、舞蹈教室等,提高实训室的利用率,保证教学设施设备的充足,使学生的练习场地和设备都得到保证。并且应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使校内资源共享,设施设备做到物尽其用。

5.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素质与水平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增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外聘教师数量,不断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的校内教师资源整合,减轻专业教师教学的负担,让学生能接受“一对一”的高质量指导,对学生学习生活进行正确的指导规划,提升学习的质量,能更高效地学习、提升专业技能。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十七

【摘要】幼儿学前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应当立足于尊重幼儿、培养幼儿的角度,与时俱进,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本文对如何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尊重幼儿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以供教育人员参考,从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尊重;幼儿

就幼儿的心理发展来看,它与生理发展一样,存在自然的内在规律,幼儿的世界具有简单性,看待事物没有客观标准,他们也不会去分析事物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他们的所有行为否是自然地反应,都是他们根据自身感受所进行的表达。从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幼儿教育的有效实现需要家长与幼儿教师通力合作,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通过细心和责任心对幼儿进行培养和教育,顺应幼儿心智和思想的自然成熟,减少诱饵成长中的人支付单和心理负担,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在幼儿的认知和学习过程中,不免遇到困难,家长和幼儿教师在此时应当积极与幼儿进行交流和沟通,减少急于求成给幼儿带来的压力,家长要及时转变自己教育思路,改善教育行为,对幼儿认知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都予以接受,充分尊重幼儿,按照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幼儿进行引导和教育,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积极客观的面对成功和失败。

幼儿作为社会群体中的独立个体,尽管幼儿的心智尚未发展成熟,但是在面对新环境以及新事物的时候,他们也会形成对事物的独特观点和见解,也会有主观意识和参与能动性,这是幼儿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这就要求家长以及幼儿教师在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应当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对幼儿的自我意识给予充分尊重并积极培养幼儿的主观行为,促进幼儿“我自己做”、“我自己来”意识得到实践。在幼儿的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不要怕失败,不要总是担心幼儿做不好而不让幼儿参与,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行为意识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属于严重剥夺了幼儿的自我锻炼的宝贵机会,这对幼儿的全面成长是尤为不利的。因而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幼儿教师应当充分培养并尊重幼儿的自主意识和自我学习意识,给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励,促进幼儿的独立意识的增强,在幼儿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为幼儿预留出合理的发展空间,在适当时候进行鼓励和帮助,以使幼儿在拥有自主意识的同时,也拥有家长以及教师的呵护,满足幼儿心理成长的实际需求。从教育学的层面来讲,对幼儿的教育应当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思维特点,不能单纯进行打磨和雕刻,那样的话就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幼儿的自我意识和自身特质,不利于对于幼儿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对于幼儿成长过程中人格的发展和社会意识的形成也存在不利影响。

就当前社会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家长为了促进幼儿在小学的学习效果,在学前教育的过程中,不断给幼儿辅导新的知识,灌输新的文化,渴望通过提前学习让幼儿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占据优势,从而不断进行循环,很多幼儿的学前教育中包括英语口语、抒发、钢琴、绘画等多种特长知识,导致幼儿的学前教育不断处于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对于创造力、想象力和主观意识并对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发挥,导致幼儿过早的承受较强的学习压力,这对于幼儿的未来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极易造成幼儿对学习的兴趣降低。因而,在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应当尊重幼儿,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空间,促进幼儿自主意识和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能够对新事物进行自主的分析和探索,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进行积极的引导和鼓励,给予幼儿自由的发展空间,从而有效的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促进幼儿在未来的生活中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并具备良好的创造能力。

受遗传因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的不同影响,幼儿间也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即不同幼儿都有自己不同的天性。因此,幼儿教师必须重视幼儿间的差异,尊重幼儿间的不同个性,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对幼儿进行有效指导教育,努力为幼儿提供一个平等轻松的学习环境,促进每个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作为一个尽职尽责、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要有勇气承认不同幼儿间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怀着沉着、冷静的心态耐心引导教育幼儿,避免横向比较幼儿间差异,即对比哪个幼儿比较聪明、哪个幼儿比较调皮是不适合的。幼儿教师应多纵向比较幼儿成长、发展情况,不过多干涉幼儿个性发展,任由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发展自己的心智和个性,促进幼儿个性健康成长。由此可知,幼儿教师对幼儿的信任和尊重是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而正视幼儿个性的差异,则是确保幼儿受到尊重的重要基础。

从宏观层面来看,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于人格的形成、社会意识的提升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具有重要影响,因而加强幼儿的学前教育,充分尊重幼儿,是当前幼儿教育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国家和社会的中坚力量,对幼儿的教育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思维意识,给予积极健康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云,郭梦.浅析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尊重幼儿的重要作用[j].教育前沿,2024(19).

[2]荣祖琳.探究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尊重幼儿和[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24.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十八

绿荫冉冉的六月是生命绽放的时光,金阳普照的六月是我们辛勤耕耘收获得一季。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不知不觉在沙河市第二幼儿园走过了一个冬春和初夏,还清晰记得当初带着大包小包来到这里,如今又要收拾行囊即将踏上离别的征程。在这四个月间有过欢声有过笑语,有过无奈有过无所适从……不过收获更多的是感动与幸福。

时间飞逝的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也在这个飞逝的瞬间的成长。在幼儿园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下,我比较成功的将自己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了实践中,顺利的完成了教育实习任务,并且学到了很多东西,并深刻了解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该面对的生活是怎样的、该具备的心态是怎么样的、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该怎样要求自己及自己又该向怎样的一个层次迈进,等等。我认为这次实习对我的职业生涯计划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的收获很多。下面我将把自己在这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活中,自己是怎样做的及自己的收获和感触,如实的进行总结:

我的实习分为见习和实习两个阶段。三月份我被分配到大四班,这个班有四十个幼儿,男孩22个,女孩18个,有两个老师交换上上午和下午班,有保育员单独做保育工作。前两周在杨老师的指导带领下进行听课,看课,这个阶段我认真、仔细、勤学好问,随时随地做好观察笔记,并主动接近幼儿、幼儿园的老师,从而两周过后很顺利的开始了自己的实习生活。

三月份的后两周开始自己备课、写教案、自己上课,上语言组的课。这个阶段我虚心向指导老师杨老师还有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请教,所以进步很大。不但在教学上能胜任,而且在管理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那就是“赏识教育”。

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的前三个星期来到中一班接替休产假的李老师,完全是自己带孩子独立上课,上数学组的课。虽然是来到了中班,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还是主动去请教大班的杨老师,她给予我很多细心的指导和贴心的帮助,让我更有信心最好工作,自己带班也很从容有序。

第三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调到中三班代请假的刘老师的课,上数学组的课。而且这个星期也是“六一”节目排练的最后阶段,我每天全天在岗配合另外一个老师做好她们班的节目排练工作。

四月份又来到了大一班接替有事请假的党老师,上数学组的课。四月份可不是一个简单接班上课的问题,大一班的两个老师都请假了,就由我和肖肖我们两个实习生带班。园领导之前也是不放心把一个班交到两个实习生的手里,让我替霍姨干保育,让霍姨上课,后来开会霍姨和园长说让我上课吧,她和我一块看孩子。刚刚接到这个任务之后顿时感觉肩上的责任好重,又要重新接触一个班的孩子,还要按照计划上好每天的课,园领导真是有些“厚爱”自己了。既然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们,我们一定付出多倍的努力完成任务。我们两个人全天在岗,两双眼睛牢牢盯着四十个孩子的一举一动。幼儿园教师资源紧缺,哪里需要就要到那里去,哪个岗位需要就顶到哪个岗位去,时刻牢记着自己的目标任务:顶岗实习支教!我们来实习的目的不也是此吗!这是河北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培养模式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顺利完成。

过去的`是时间,付出的是辛苦,留下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感动与幸福。

在教学上要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根据幼儿的需要兴趣安排教学内容,而不是根据教师的意愿对幼儿进行满堂灌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效果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多和其他教师交流沟通,参加集体备课,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盲目的自己干自己的……

在管理上,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幼儿,要因材施教,而不是一种管理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孩子,要多运用赏识教育;对幼儿要一视同仁,不能偏袒也不能歧视厌恶谁,要爱所有的幼儿;要及时处理幼儿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适当采取冷、温、热处理,处理问题时要暗示自己不用情绪化;要把幼儿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切活动都要以保证幼儿安全为前提;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处处是教育之地,时时是教育之时,人人是教育之人,要善于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幼儿教师要有如鹰般善于观察与发现的眼睛……

在实习学校严格遵守本园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和所有的正式老师一样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领导老师们做好幼儿园的一切工作。幼儿园校历上安排的“优质课比赛”、“师风师德演讲比赛”、“全园家长会”、“幼儿春季运动会”、“六一文艺汇演”、“简笔画比赛”……这些活动我们和这里的所有老师一样都参加,比起有经验的老师们,可能我们付出的辛苦努力要更多一些,正是这样还给颁发了荣誉证书以资鼓励。非常的感谢幼儿园为我们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付出的是时间、是努力,收获的是经验与成长……

幼儿园这个学期是最忙的一个学期,整个三月份到四月初都在做一类园验收的准备工作,我们老师们的工作重点是班级区域角的创设;五月份整个一个多月都在准备“六一”文艺汇演的工作,周六加班排练幼儿节目,每天下午下班后排练老师的节目;六月初进行“端午节”主题活动的讲课、听评课;六月中旬还有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希望园里如期开展,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让泪化作相思雨,让爱转为新动力!总结的过程泪水早已打湿了眼眶,但是我要笑着仰起头,因为满满的全是幸福!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十九

学前教育对于幼儿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美术特色课程对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根据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特点,结合人才培养需求,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希望可以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特色发展。

美术课程;特色教育;课程设置;学前教育

美术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之一,但是在实际的开展实践中,教学效果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例如,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单一,很多学校对这些课程重视度不够高,很多学校只是设置了简单的美术基础知识课程或者基础的美术训练课程,但是往往缺少了不同学科间的融会贯通以及对幼儿自发进行美术活动能力的培养,浅显孤立的美术课程设置并不能适应当前学前教育的需要,与学龄前幼儿的学习和接受能力相脱节,因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难以将课堂所学知识很好的应用到幼儿美术教学实践中。

(一)培养幼儿的自主发展能力

传统的以教师单方面灌输知识为主的填鸭式教育已经被社会发展所逐渐淘汰,现在新的课程标准更加注重互动式教育,即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重视幼儿的差异性发展。因此,结合新时代学前教育需求,高职院校应当在美术课程设置时注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幼儿自身审美特点和个人能力为基础的差异性教育能力。此外,合理的美术课程设置也可以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解在知识接收和传授中的个体差异性,注重在学前教育开展时引导幼儿在美术创作方面全面、均衡、个性地良性发展。

(二)突出学前教育专业教育特色

基于学龄前幼儿知识水平较低的情况,相较中小学生的美术教学来说,幼儿园的美术课程及相关美术活动通常会涉及到更多的方面,不仅包括绘画技能一项,还有对美的鉴赏、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所以,以上能力的培养,可能会涉及到人文、自然、地理、音乐、体育等多方面的知识,甚至会涉及到幼儿心理学应用。因此,在涉及到的众多学科知识中,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必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牢牢抓住教育主线,融汇各个可能涉及到的专业,整合各个学科,避免教学中出现知识交叉重复的现象,体现美术在学前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培养出综合全面的学前教育人才。

(三)增强课内外学习统一度

课堂学习的时间终归是有限的,因此,统筹学生在课上课下所涉及到的各种美术活动,形成美术能力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学校可以适当地开设一些与美术相关的课后活动,如美术类文艺活动、美术竞赛等,用以培养学生美术训练的自觉性,提高学生课内外美术学习的统一度,让美术进入学生的生活,进而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进行更游刃有余的实用性美术教育为幼儿的.学前教育发展助力。

(一)设置培养幼儿创意绘画能力的课程

在很多学前教育的美术课程中,因为幼儿的绘画水平较低,所以更多注重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往往会忽略幼儿的美术创造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设置上,应当增设更多培养幼儿绘画创意的课程。比如,开展素描写生课程,培养幼儿快速描绘客观事物的能力。另外,色彩运用课程也必不可少,色彩对人的神经刺激性最强,感染力也最强,色彩运用课程可以帮助幼儿表达情感,也能帮助幼儿建立对绘画的自信。除此之外,拟人化、夸张化的儿童画创作也需要纳入课程,这些课程的创新教学开展,可以帮助幼儿自主完成对可观对象的描绘而非一味模仿绘画成品,进而培养幼儿自主创作的能力。

(二)设置培养幼儿绘画逻辑思维的课程

学龄前幼儿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绘画这一活动对逻辑思维的培养也有非常好的作用。因此,利用美术教学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比如,简笔画利用简单的点、线、面来进行客观事物的基本特征描绘,笔触简单洗练,作品形象生动,表现力也极强,正是化具象为抽象的典型美术形式;而且,简笔画对于幼儿的写实功底和绘画技巧要求都非常低,可操作性高、上手快,再加上拟人化的卡通形象,非常受幼儿的欢迎,简单快速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设置中加入开拓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美术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设置培养幼儿环境创设能力的课程

绘画不仅可以在画纸上进行,还可以有很多的创作形式。美术是一种适应性非常强的艺术,只要是可以着墨、显像的地方都可以进行美术创作。因此,培养幼儿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的墙体、走廊、黑板、布告栏、区角等地方正适合作为培养幼儿环境创设能力的好地方,教师带领幼儿在这些地方进行进行美术创作,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还可以培养幼儿对平面、立体、透视的认知。同时,美观的环境也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设置中也应该加入培养学生的环境创设能力以及不同情况下对不同工具、材料的运用能力的课程。

总的来说,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课程设置对于未来幼儿园教师的综合能力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在教学实践开展中,对学前专业学生进行合理、系统、全面的美术课程设置,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教育素养,以及结合学前幼儿美术教育的需求,培养更多优秀的综合型学前教育人才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促进和深化美术课程设置,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二十

学前教育现状论文

摘要:我国教育正在进行大跨步的改革,然而在学前教育方面却出现很大漏洞,学前教育出现了很多教育水平质量低下的问题。经过对当前幼儿学前教育的一系列分析,得出了造成幼儿学前教育水平落后的原因。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现状;质量;标准

我国是非常重视教育的一个国家,但在最近的几年里却忽视了学前教育的相关发展,学前教育的漏洞和不足也在最近的几年里越发严重。究竟现在的学前教育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造成其肆虐恶化的原因又是什么,这正是本文所深入研究的内容。

一、学前教育现状

综合来看,近年来学前教育机构逐年递增,各式各样的学前教育机构在为家长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幼儿在以后的学习生涯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分析了一部分学前教育机构后发现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符合国家标准的幼儿教育机构占据比例较低。

学前教育机构的基数巨大,形式和种类多样,但真正的幼儿园在其中的比例不是很高,而符合国家标准的幼儿园比例更加偏低,未达到标准的幼儿园无论在校园的软硬件建设,还是师资力量上都存在巨大问题,危害幼儿正常的成长。这些幼儿园或其他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也使得学前教育系统变得混乱,严重影响正常良好的学前教育的进行。

2.幼儿园的基础设施不足。

在不符合标准的学前教育机构和其他勉强符合标准的幼儿园中,其因为资金、规模等原因使得其在软硬件的建设上出现纰漏,有些幼儿园没有完善的配套学习和游戏启蒙设施,有些幼儿园没有足够的空间供幼儿活动,还有些幼儿园在食物的供应上存在问题,这些问题大大影响着幼儿的身心成长。在师资方面,很多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并没有国家认可的相关工作资质证明,甚至不是专门的科班出身、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前教育培训,教师的教学能力不强,思想理念落后,无法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教育,对于幼儿的学习潜力的开发程度低,有些教育不合理还会使幼儿过早的产生厌学等问题。

3.幼儿园选址不当。

多数幼儿园都是依附于居住人口密集的区域,如小区等,但由于竞争问题,在人口密集高的区域有时就只有一个幼儿园,这造成了很多本区域内适龄儿童无法就近上学,甚至无法完成学前教育的问题。还有些幼儿园的选址极其不科学,有些将幼儿园选在交通密集的区域,这不仅会造成交通拥堵,也会提高幼儿出行的危险率;有些学前教育机构将地址选在工厂附近,工厂平时生产排泄的有害物质极有可能在不经意间侵蚀学生的身体健康。

4.相关部门缺乏足够的重视。

对于教育部门来讲,幼儿学前教育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于是无论是在指导,还是监察的力度都很缺乏,产生了很多的空子,为一些心思不良者创造了机会。没有完善的学前教育体制,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缺乏章程,造成混乱,没有健全的奖励惩罚机制,使得正规幼儿园产生一定的消极心态。

二、导致当前学前教育问题多的原因

1.家庭对于幼儿学前教育的要求低。

很多时候,大人对于幼儿学前教育的要求只是能够帮助家长分担一部分看管孩子的任务,只要幼儿园能够保证幼儿的饮食、休息和看护时间,家长就会对幼儿园的其他设施不很在乎。这直接导致了一些民办幼儿园的兴起,这些民办幼儿园的学费较低,饮食和休息状况良好,看护时间久,但师资力量差,主力教师往往没有专业素质及能力。

2.幼儿园本身无法兼顾。

很多时候,幼儿园本身需要兼顾质量和价格,价格太高会引起家长的不满,从而影响入学的学生数量。完整的学前教育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学校的影响力不足,无法顺利地进行完整的学前教育,由于幼师这一职业本身的热度很低,所以很难找到高素质的优秀教师资源,即使有也往往需要付出许多额外的薪资待遇。规模小的幼儿园成本低,教学水平低;规模大的幼儿园成本又过高难以承受。

3.社会各界并不重视幼儿园的发展。

无论是家长、幼儿园,还是相关部门和其他组织,都对幼儿学前教育不够重视。家长、幼儿园的不重视就会双方面地造成学前教育水平下降,相关部门的不够重视就会造成对学前教育整体的规划安排不合理和有力的干预指导不足,同时监督力度不够,没有合适的奖惩措施也会加大幼儿园的懈怠教育。

4.专业师资力量的匮乏。

学前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可以通过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的软硬件建设来实现。而幼儿心灵的发展却需要优秀的师资团队来引导,而我国师范类教育机构在学前教育和幼师培养方面没有投入很多的关注。这不仅造成幼师力量的匮乏,也使得幼师水平得不到提高,在社会中还存在着一批非专业学校培养出的大批不合格的学前教育团队,使得现有的教师团队受到了很大的侵蚀。在教育行业大力改革发展的今天,幼儿学前教育却遭到了忽视,这不禁让人感慨。幼儿学前教育在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学前教育的各方面形式总结现在的学前教育状况并得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但是学前教育机构除了幼儿园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机构,也在没有相关规划管理的前提下危害着幼儿的身心发育。希望幼儿学前教育能在之后的时间里受到更多的重视。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二十一

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中一大重要环节,学前教育的建设,关系着我国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人才输入的根源,学龄教育专业的发展正在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而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专业所采用的人才培育模式并不能满足现有的人才需要,因此有必要在学前教育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加以研讨。本文仅以笔者观点,对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未来发展路径探索加以概述。

我国学前教育现今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次,现今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对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没有硬性的法律法规存在,这就导致了幼儿园在相关的办学管理中没有统一的硬性规定,导致了我国学前教育标准的差异化。在我国学前教育中同样存在着师资团队专业素养低下的情况。由于我国现今对学前教育存在着较大的需求,故幼儿园的开设十分普遍。这就导致了对于幼师的需求量同比例增加。有关幼师行业的培训机构,在我国的建设中还不存在相关的系统化培训标准。这就导致了在幼儿园,尤其是区级、县级行政单位的幼儿园中的教师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甚至不满足学前教育教师的从业资格。这类非专业性教师,在教育理念、学前教育以及幼儿园课程标准上不存在自主的见解,对于我国学前教育不了解,无法胜任现今的学龄前教育需求。

针对现有问题引发的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路径探索:

在当下我国学前教育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之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中就应在路径选择一方面加大重视。现有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死板且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抛开人才需求不看,在教育模式一方面实现路径的转变就成了当下最需要实现的解决方案。在学前教育中,幼儿所得到的无非就是身心的健康发展,故促进儿童发展就是现今教育的基本目的,教育从其本质上来说与其是儿童发展的摇篮不如说是实现儿童发展的一种途径。现今的教育模式的侧重点出错也促使了学前教育专业回归了其教育专业的本质。从当前的学前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的教育体制后续建设中,在学前教育这一模块的建设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发展存在着必然性,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在发展方面也存在着其积极性。其次,在儿童早期教育方向的研究成果来看,学前教育的教师发展应当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长期过程。这不仅需要教师在自身素质提高以及专业性知识学习的方面不断努力,同时也需要在其内在人文精神营造和自主谋取自我發展。教师应做到从入职教育逐渐走向专业化研习。为促学前教育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当下多数学前教育教师培训机构都采用着入职教育的培训模式。这些短期培训虽然在教师的工作中能够起到相应作用,但在其普遍适用性上并不宽容。因此,大、中型的学前教育专业应将视野放置于专业化研习方向。由于专业性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需要,学校在开展培训时在教师的专业化方向的努力不可或缺。只有在多方面共同努力改观的前提下,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才能在未来发展的路上越走越远。

由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学前教育专业的进步与改观有着其必然性。在其发展前景中,必须参考我国学龄前儿童的需求与学龄前这一特殊成长阶段的心理特点,参考如何更优化的培养我国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来进行。只有在改革途径上贴合我国经济体制发展的实际,这一行业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上才能够足够乐观。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二十二

现代教学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是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学前教育学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幼师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性,把他们放到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调动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开发幼师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会学、乐学、会实践、会教,从而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

课程改革必须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上,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灵活运用案例教学、实际操练等教学模式。

1、课堂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树立学生的科学教育观

教师的教育观念对教育目标、内容和策略的选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幼儿的发展方向。案例教学法在多次实验教学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实施案例教学法一步步把学生引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自觉独立思考问题,从而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2、强化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把幼教理论知识融入幼儿的真实生活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增设教学情境,有针对性地进行模拟练习,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布置班级环境;组织学生表演智力游戏。第二,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习时间,积累经验,提升教育技能。学生在实地观察可以对幼儿园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与幼儿的接触,发现自身的幼教兴趣点,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课程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学前教育学的课程特点,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可采用阶段性评价。如若结合课程的实践性可采用的课程评价方法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针对不同的评价结果调整改革眼前的考试法,发挥学生各方面的才智,下面就列举了几种考试方法:

1、学生命题的考试方法,此考试法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教育学科,学生首先要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所掌握,然后再付诸于实践活动中进行深层次的理解。采用学生自由命题的方式打破了传统考试中学生的被动局面,内化了学生的知识。具体做法:

(1)教师带着学生进行全面的复习,此过程中要强调命题的范围、重点、题型、分值比例等。

(2)根据全体人数,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组建一套完整的试卷,然后各组之间互相审核,进行整理。

(3)把修改后的试卷定为考试试卷,各组互换试卷进行答题,最后由原出题小组进行批阅,确定考试成绩。

2、记录案例后的抽签考试法,着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学前教育学所涉及的内容实践性较强,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基础知识,还要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两人一组,要求学生记录四个案例。

(2)由各小组对所记录案例分别提出问题,以题签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附上相应的分析见解。

(3)最后把修改后的记录案例交给老师,由老师负责学生的抽签考试。

(4)案例记录小组评定成绩,教师进行监督和补充。

3、小组合作的实践考试方式。给学生提供足够多的见习机会,让学生对幼儿园的教学环境、教学组织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对不同阶段的实践内容进行考核。具体考核方法及内容:

(1)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创设一个符合幼儿特点的游戏结构,游戏结构的设计要从整体出发,运用材料和色彩的独特性,对学生进行综性的评价合。

(2)让幼儿表演游戏,此过程中要渗透合作学习的特点,并以此为考核标准。

(3)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制玩具,玩具的玩法和教育功能要有相应的说明。

总之,学前教育学的课程改革要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主体性上,以实践性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二十三

学前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是幼儿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是否合格以及就业前景的重要标准。但就目前现状,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提升是势在必行的。对此,本文结合四川民族学院学前教育本科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分析出影响学前教育本科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因素有:学生自身定位不明确、练习时间少、实践应用机会不够、设施设备缺乏、检测制度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等。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进行学习态度引导、建立健全检测机制、重视实践以及完善教学设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以期提升学前教育本科生专业技能,增强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一、学前教育本科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现状

在办学以来,系部一直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着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树立“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中心,以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为主线,优素质、厚基础、强技能、重能力”的办学理念,以期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十分重视,不仅在课程安排上、教师的考核上非常重视,系部还组织创办了合唱团、艺术团等团队,组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来鼓励促进学生的练习提升,并且每学年将开展一次“师范技能系列比赛”(其中包括说――儿童故事讲演比赛,唱、跳――儿童歌舞编创比赛,画――绘画、儿童简笔画比赛等),也鼓励学生参加学院的大学生艺术节,让竞赛来促进学生对于专业技能的重视及练习提高。

各个班级每周也会进行专业技能的主题训练。并且每周系部也会组织学生到学校的校外实训基地――当地的幼儿园进行实习,让他们充当小老师,让学生能提前体验教师的职责并更进一步地了解幼儿。这些措施确实对增加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技能的学习机会及营造学习氛围有所帮助,但结合学生的表现情况及反馈意见,要达到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仍旧还需要一定的努力及改善。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学前教育本科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学习还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课后自主技能训练时间少

通过调查访谈我们了解到,有5%的学生在简笔画的掌握上表现出具有很大的困难,只有3%的学生可以十分熟练地掌握简笔画画法,达到无需临摹的程度;在舞蹈的学习上,能够编创一段符合要求的幼儿舞蹈的学生仅有23%。这说明本专业学生在绘画和舞蹈方面的学习掌握得还不够熟练,缺乏练习。在钢琴学习中,无论是基础乐理知识、学习方法的掌握,还是练习情感,大家反应遇到的困难较多,因为练习时间太少。在专业技能的课后训练提升问题上,84%的学生认为自己技能无法提高的原因是课后训练时间不足。

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并不是通过几节理论课就可以提升的,钢琴、舞蹈、视唱、绘画、讲儿童故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有赖于长期的实践练习。学生专业技能练习时间太少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不会进行自我学习的规划,对课余时间分配不当,没有危机意识,自我管理松懈;另一方面教师不够严格,考核机制不完善,在课程模式中平时成绩占课程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70%,课堂考核比较随意,在平时也没有专门的专业技能达标测试,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练习重视度不够高。

2.学生自身定位不明确,专业认同度低

由于部分同学还未从高中的老师直接授予的传统模式下转换过来,不懂得自我学习的方法及自我管理,从而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并不知道该干什么,整天无所事事,也让惰性不断滋长;同时因为学校地势原因与外界环境的交流不便,使得学生不清楚就业形势的严峻,从而降低了紧张的危机意识;也因不清楚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及目标,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不知道该如何去练习提升自我,导致自身定位不明确,学习比较茫然。并且因为新入学学生对本专业认识不足,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学前教育就是陪小朋友玩,没有真知实干,认为此工作工资太低,处在一个社会地位比较低的层次,产生看不到值得憧憬的未来的消极情绪,而且有部分同学在入学时就非自愿选择本专业,产生一些抵触心理,导致学生专业认同感低。

3.实践应用机会不够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根基,更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本院校学前教育本科学生虽然每个假期都会进行社会实践,但是大多从事的都不是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活动。而且系部与相关实训基地的合作正处于前期阶段,能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的机会较少,普及面不够广泛,这也导致本专业大部分学生对于幼儿园实际情况及幼儿实际教学情况不了解,无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即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无法感同身受地理解到所学技能的重要性,从而在态度根源处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练习、提升。

4.考核检测机制不完善

我院学前教育技能训练缺乏相关专业考评人员、缺乏相应的考核方案以及技能水平检测机制,没有明确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考核要求,即练习什么,如何练习,练习达到怎么的水平、等级都没有明确详细的规定,使得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缺乏一定的目标及明确定位。虽然教师编写有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但大纲主要供教师教学所用,学生甚少了解,也不能等同于检测标准。而且每个年级的学生所学的课程进度内容都有不同,因此,单一的统一竞赛也无法真正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完善考核检测机制,让学生按照专业标准进行练习以达到相应目标是提升专业技能效率的重要措施。

5.技能训练硬件设备缺乏且未做到资源整合

专业技能训练的硬件设施即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包含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即幼儿园、幼儿培训机构等。目前我校与三所幼儿园建有合作关系,但合作联系不够紧密,未能良好利用,组织学生进行见习实习的时间和机会较少。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本专业分别在两个校区教学,而技能训练的设备仅有形体实训室4间,电子数码钢琴实训室2间(总共70台电子数码钢琴),画室一间,手工实训室一间,这些训练设备远不能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而且随着系部的发展今后的学生人数也将不断增加。对于相关实训室的配备,我校音乐舞蹈系和美术系有相关的丰富资源,但是校内并未做到资源共享,在资源整合方面有待提升。

6.专业师资队伍薄弱

本学院目前拥有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学生176位,系部总的生师比为29:1, 已经远远超过教育部关于《普通本科学校设置规定》中专任教师总数生师比不超过18:1的要求。且学前教育专业教授艺术技能的老师共3位,分别教授钢琴声乐、美术课程和舞蹈形体,而有些班级有60名学生,由于教学场地设备及教学时间关系,有时还需要分批进行教学,这无疑加重了教师教学的工作量,也使得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及接受的教育质量有所下降。 但因用人机制的问题,教师编制岗位有限,学校招聘相关专业教师数量有限,这也导致本专业教师压力过大。

二、学前教育本科专业技能的提升策略

1.进行技能学习态度的引导与自我管理教育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二十四

从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以来,农村学前教育虽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其底子薄、范围广、数量大、欠账多,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拓宽资金来源,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学体系;改变家长陈旧教育观念,加大力度推进家园合作等。

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对策

经费投入有限,办园条件差

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学前教育的发展对经济支持的需求就更大,再加上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和筹资渠道的不畅通,导致一些地方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先天不足。当前,虽然我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有所加大,并有意识地向农村地区倾斜,但真正用于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却是杯水车薪。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一些农村地区幼儿园办园条件差。一些农村幼儿园选址不合理,幼儿活动空间狭小,班额远远大于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并且对于整个园所缺乏合理的规划。在设施设备上,一些农村幼儿园没有足够数量的可供幼儿操作的玩教具,大型的活动器械除了滑滑梯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了。最值得关注的是幼儿园在安全、保洁、消毒设施方面的欠缺。

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流动性强

教师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一些地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不足折射出农村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在一些地方农村,由于工作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低、缺少专业发展机会等原因,鲜有具有幼儿教师资历的合格教师选择去农村工作,即使去了一些人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换取工作经验的“跳板”。这种现状一方面致使农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陷入极度匮乏的状态,另一方面,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强,虽然有优质教师存在,但教育质量却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小学化”倾向严重

幼儿教育“小学化”不仅是对幼儿现阶段的身心发展,还是对将来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都起着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然而,一些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始终存在于小学的影子里,无论是在教育内容、教育管理还是教育评价上都成为小学的预备班。在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回顾我国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可以发现其中普遍重视“读、写、算”的教育,而轻视对幼儿的保育工作。

家庭与幼儿园教育脱节

在一些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孩子都属于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孩子的教养大多是由祖父母承担,在祖父母辈的人眼里,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他们不会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而孩子的父母也因为不在孩子身边,再加上工作繁忙,与老师很少有充分的沟通,甚至有部分父母觉得幼儿园没什么好沟通的,等孩子上了小学再于老师沟通也来得及。这种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脱节,使得幼儿园教育往往事倍功半,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拓宽资金来源,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

当前,制约农村学前教育的关键是教育经费不足。现阶段,政府作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经济支持者,在今后政府工作中要提高对这方面政策倾斜力度同时坚定不移的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经济支持。巨大的资金缺口仅仅通过政府的投入来填补很明显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拓宽资金来源,通过社会募捐、慈善捐助、企业对口援助等社会力量来筹集资金。我们要利用已有的经济支持,合理规划园所,维护、增添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

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尽快解决长期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教师编制、待遇等问题,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适当增加农村幼儿教师编制,以减轻她们的工作负担,并将她们纳入社会保障的范畴。其次,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和园长的培训,可以通过与城镇优秀幼儿园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在不断的交流研讨中改进观念,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园长的管理能力等。再次,可以通过城乡幼儿教师的双向流动来促进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成长。

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学体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活的乡村教育就要用活环境,不用死书本。首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农村孩子的特点,注意动静结合、室内户外相结合、小组个别相结合等。其次,在五大领域方面,要充分利用农村天然的环境,选取幼儿感兴趣的自然事物或生活事件,教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给幼儿自由的环境,积极的引导幼儿去探索、观察、记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要更关注农村幼儿艺术领域和语言领域的发展。最后,要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重视民间传统游戏的的价值。

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推进家园合作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伙伴,幼儿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完成。我们必须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孩子幼儿阶段的教育,这里的教育指的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只是智育。幼儿园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家园合作,针对农村地区大多由祖父母辈的家长教养孩子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家园合作形式。同时,要加强与孩子父母的沟通,将幼儿的成长现状,遇到的问题反馈给父母,并向父母传递科学的教育观念。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二十五

幼儿故事创作与表演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学科专业课程,对教学模式的建构还处于探究、摸索阶段,为了建构合理、科学、符合教育实践和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模式,首先就要理清对该课程性质的认识,把握好该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

(一)幼儿故事创编与幼儿故事表演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现状

(二)该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体系中的缺失

据笔者了解,目前东北三省高等教育和高职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开设此类课程的院校并不多,个别了解到的省外院校也是如此,有些院校(专科类较多)开设了“教育戏剧” “儿童戏剧”或“戏剧表演”课程。开设的与此相关的课程最多、最基本都是“儿童文学”(幼儿文学)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这两门课程虽然从理论上或实践上均涉及幼儿故事创编与表演的内容,但均不是作为其课程的重要的部分,而且作为幼儿教师本身应具有的简单创作能力和表演能力也都不能包括其中,所以虽然学习了这两门课程,未来的幼儿教师仍旧很难获得创作故事、表演故事的技能,同时对于幼儿此方面的指导也不能游刃有余。虽然有些院校开展了戏剧类的课程,强调了幼儿教师的表演技能,但是戏剧表演与幼儿园随时随地可以开展的`故事表演(游戏)仍旧是不同的,后者更具实用性,对幼儿的相关指导也更具科学性。

针对以上现状,在学前教育专业开设与幼儿故事创作与表演相关的课程显得尤为必要。

(一)人文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幼儿故事是儿童文学(幼儿文学)的一部分,本身就包含了较强的人文性,每篇优秀的幼儿故事作品都是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关注,都包含了对儿童的热爱,学生在故事创作的过程中不仅是学生理解、学习、关爱幼儿的过程,也是把人类对真善美永恒的精神追求通过文学创作传递给幼儿的过程,更是自身人文素养获得不断提高的过程。由于幼儿故事要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任,创作出的作品还要符合幼儿的接受能力,所以在创作故事的过程中学生还要具有严谨的科学精神,即要按照幼儿不同年龄的身心发展特点、兴趣需求去创编故事,编构的故事作品的内容,动物(角色)特征、习性,要符合科学性。同时,进行文学创作就是艺术的创作,故事的人物、线索、结构、语言等都要具有艺术特色,这样才有可读性,使故事作品具有欣赏性。在故事表演环节艺术性的体现则更为明显,从剧本的创作到运用语言和动作的表演,再到音乐选择、服装与道具制作,每步都需要有艺术技能的参与。可见,本门课是能够把人文、科学与艺术很好综合在一起的具有应用性的课程。

(二)理论性、技能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该课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幼儿故事创作与幼儿故事表演。在每个部分中都有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具体实践操练,在实践操练部分又同时融入了学生技能的训练。如在幼儿故事创作部分,学生不仅要学习故事创作的基本理论知识、指导幼儿故事创编的理论知识,又要进行实际的故事创作训练和指导幼儿故事创编的模拟教学,同时还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入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中去学习、锻炼,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全方位提高未来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

对该课程的定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即该课程在整个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专业课程都是什么关系。对于开设这门课程或类似课程的学前教育专业和教师来说,要有清晰的认识。

(一)该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幼儿故事创作与表演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由幼儿园教育实践的需求决定的。幼儿园教育实践的需求一方面着眼于幼儿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则着眼于教师的能力素养。

1.幼儿故事创作与表演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

首先,幼儿故事创作与故事表演能够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综合发展。马拉古齐说“幼儿的学习并不会在教师的教授后自动发生,而大部分是由于幼儿自己参与活动并利用自己的资源主动动手操作的结果。”[1]幼儿故事创作与幼儿故事表演就是很好地借助优秀的幼儿故事,在实践操作中发展幼儿多种能力的重要手段。幼儿在续编、仿编、改编、创编故事的过程中,思维能力、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故事表演游戏或者戏剧表演过程中,幼儿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分工、合作能力会无形地获得发展,与此同时,审美能力、手工制作能力在表演的扩展活动中也得到相应的发展。

其次,幼儿故事创作与故事表演能够促进幼儿非智力品质的发展,健全幼儿的人格。优秀的幼儿故事作品本身就是真善美的化身,“它以美的形象化育人心,以强大的精神力量使人的心灵为之激荡,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意志、个性,参与塑造人生,对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幼儿影响至为深远。”[2]故事创编和故事表演让幼儿从过去只听故事的阶段,过渡到创造故事、全身心地体味故事的阶段,幼儿在仿照优秀故事作品创造或模仿故事中人物和情节时,故事中人物与情节的真善美会潜移默化地流淌进幼儿的心中,健全幼儿的心智,优化幼儿的品格。

2.幼儿故事创作与表演能够提升未来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和技能

幼儿故事创作与表演课程并不拘泥于使学生获得创作故事与表演故事的技能技巧,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文学素养,综合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表现力、艺术鉴赏力)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唱、跳、弹、讲、画)也都会得到相应融合与提高。同时,该课程更关注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即让未来的幼儿教师在掌握相关技能的基础上,能够在幼儿园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组织好、指导好幼儿的故事创作与表演活动,并善于把此类活动与幼儿园的各类教育活动相融合,发挥好故事创作与表演的育人功能。

(二)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无论是幼儿故事的创作,还是幼儿故事的表演,都要以幼儿故事作品为基础,所以该课程与儿童文学(幼儿文学)课是密不可分的。在故事创作和表演过程中,幼儿故事作品的选择,各类故事、剧本的创作方法等一系列基本理论知识都来源于儿童文学课,可以说儿童文学课是本门课在文学领域的理论来源,而故事创编与表演课则是对儿童文学中故事领域的具体实践与应用,二者更多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与学前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的关系

要创作出符合幼儿审美兴趣的故事作品,或者按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指导他们进行故事创编、表演还离不开学前教育学与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这些原理是故事鉴赏与创作,开展相关教育活动的科学保障,对本课程的影响是巨大的。而本课程又将从实践的角度反映幼儿的某些心理特征,进一步印证教育儿童的各种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前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知识。

3.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法的关系

故事教育活动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故事教育活动中的欣赏与创作环节(尤其创作环节)都会涉及故事创编与表演的内容,所以该课程可直接为这部分内容提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故事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故事创编与表演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还可以融入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为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设计、实施开拓思路,而五大教育领域的教育活动又进一步充实了故事创编与表演的内容,二者是实践方面相互借鉴的朋友。

4.与教师专业技能课程(艺术课程)的关系

教师口语课中对语言表达技巧的学习会提高学生在运用语言讲述故事、表演故事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舞蹈、声乐、键盘、美术等艺术类课程也会丰富学生在表演故事、指导幼儿表演故事过程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尤其在故事剧表演中,从故事的音乐选择,到加入的舞蹈、乐器,再到服装道具的准备都离不开艺术类课程赋予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技能。而故事创编与表演课则是为学生专业技能的相互融合、灵活运用提供了综合的展现与检验的平台。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二十六

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关注,许多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在普及学前教育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上作了很多的投入,而我国政府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在有三个方面。

1.对于家庭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幼儿的入园率正在逐步上升,学前教育机构不仅承担着从实践上为家长参加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的任务,而且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发展和早期教育的当今时代,学前教育质量更成为家长关注的核心,直接关系着家长能否放心地工作、安心地学习。

有人曾言,关闭一所幼儿园比关闭一所大学,或一所低质量幼儿园的存在比一所低水平大学的存在,更会让家庭、社会不得安宁,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学前教育及其质量对家庭生活的稳定等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2.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和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性、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

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

研究和事实均表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现在幼儿的启蒙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人们往往只注重培养幼儿的智育,忽略了劳动教育、集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德育教育,有的家长和教师所追求的往往是幼儿识字的多少,计算技能的强弱,会背若干唐诗,套弹唱几首歌;还有的家长甚至利用双休日继续为孩子补课,让孩子学弹琴、学书法等等。

而在幼儿园里也一般开设六门课程:语言、计算、常识、体育、美术、音乐。

极少数幼儿园只在大班开设思想品德课程,而且即使开设了思想品德课也常常是脱离幼儿的实际,以空洞抽象的说教代替德育工作,使德育流于形式。

这就是幼教实践中存在的“重智轻德现象。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独生子士的家庭越来越多。

在大、中城市,独生子士的人数占到幼儿总数的95%以上.而且比例连年上升。

由于是“独生”,孩子在家中位于中心地位,这就容易形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任性,霸道,爱发脾气等缺点并且由于家庭中缺少同年龄段的伙伴,导致不容易学到与人相处的方法。

不少幼儿在幼儿园里或是邻居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就显得不合群。

这些都是幼儿园和家长应该重视对幼儿施行“爱集体”教育的客观要求。

1.幼儿德育教育

(1)爱集体教育。

教育幼儿有的集体意识,比如要让幼儿知道自己所在班是一个集体。

习惯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萌发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还应教育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使他们具有初步的人道情感,进一步使他们做到个人行为不妨碍集体。

还要使他们学习解决彼此争执,学会恰当地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言行,有最初步的自我教育能力,克服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霸道、爱发脾气的缺点。

(2)爱劳动教育。

应使幼儿有参与简单劳动的兴趣和最初步的独立意识,有自我服务的愿望和基本的自理能力,积极参加集体劳动,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2.幼儿品德教育

(1)“愉快教育”代替“小学化”教育。

幼儿是好动的,好游戏的,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游戏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目的,通过游戏完成教学内客,或让幼儿了解相关知识,或让幼儿掌握处理事情的技能,或让幼儿进行竞争、想象、模仿等,幼儿教学啦颊打破教条的课堂教学,真正坚持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动静相宜的原则。

(2)以适当的“挫折教育”代替“成功教育。

幼儿喜欢动作,更喜欢成功。

喜欢成功是幼儿的共性特征。

没有一个劝儿不喜欢看赞许的目光,不喜欢听热烈的掌声。

我们在课堂上就经常用掌声、小红花等进行成功教育,成功教育在实践中有一定的优势。

1.强调体育运动对儿童健康、智力、创造力、情感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应该以多种方式鼓励学前儿童进行各类体育运动来增进他们的运动能力。

另外,对于运动中的安全问题,不应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

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恰恰是鼓励运动。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运动方面受到鼓励的孩子不光运动能力较强,而且事故发生率较低。

2.各国学前教育与机构都非常重视创设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感性经验

瑞典的学前教育机构努力创设有趣味的、有刺激的环境,以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寻找新奇和感兴趣的事物。

像瑞典、匈牙利和意大利等国家充分利用冬天寒冷的自然条件让孩子畸形户外睡眠、运动,因为他们认为应让孩子尽可能多的亲近自然,接受自然的抚育。

同时,他们相信幼儿都具有自己构建知识的潜力和能力,所以,让孩子进行的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选择度,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实施活动,注意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3.重视游戏清静的创设,重视自由游戏

使孩子通过游戏自由的表现自我的想法,即强调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帮助他们构建知识。

加强早期儿童教育,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机会,正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也必须放眼未来,从新世纪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的新格局和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度来思考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以使我国的学前教育真正从教育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二十七

论文题目: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策略

英语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家长的重视,幼儿园也紧跟社会的步伐,开设了英语课。中职学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要学校,却只重视扩大学校的规模、增多招生数量,忽略了英语教学的质量,从而直接影响了开设英语课程的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1.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知识

为各行各业培养中等职业技术人才是中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职院校十分重视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却忽略了英语教学的质量。教师应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意识到英语学习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要程度,不仅要将美术、舞蹈、声乐等专业课学好,更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的兴趣,是幼儿园开设英语课的主要目的。中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差且在较短时间的学习后就步入工作岗位,因此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师要针对学生这一情况,制定与英语幼儿教学相符合的教学计划,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在进行音标教学的时候,学生要明白发音器官包括上下唇、上下齿、舌尖、硬腭、软腭等,同时设计“canyoureadit?”的活动环节,通过love、hate、gate、bus、bike、like等单词,让学生感受发音的部位,并通过教师的领读来加深印象。

2.调动学习兴趣,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利用音标拼写单词;甚至有些学生都不会正确地书写26个英文字母等。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英语知识充满信心。第一,明确学习英语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英语教育对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调整学生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英语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第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与人沟通、交流都需要用到语言,因此口头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英语教师要鼓励学生,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具有足够的信心。

例如,课前可播放英文歌曲或英文电影,并引导学生跟着字幕练习发音。例如可以是电影《titanic》中的主题曲“myheartwillgoon”中 “i,.” 课堂中可以组织关于这个电影的小点评,让学生有话说。第三,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将学生作为英语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知识,拉近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例如在《幼儿感知语法的教育方法》这节内容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发表观点,随后通过游戏和引导感知 be动词、have/has的用法,并通过简单的连线题让学生进行操练。

3.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第一,情境教学法。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特殊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尽快地融入到英语学习中,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可以把教室当作supermarket、bank、hospital等,展开情境对话。第二,趣味教学法。教师可利用中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较为活泼的这一特性,引导他们尝试不同的课堂游戏,调动学习的热情,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学习英语知识。例如,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 “what’sthis?thisis...”的游戏。第三,利用多媒体设备。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而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能够将枯燥、单一的英语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从而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歌谣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方式,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学习也要注意多积累歌谣,并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

4.加强师资建设,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要调整授课方案,培养适合幼儿园英语教学的幼儿教师。中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首先要夯实自己的英语知识,完善自身的英语素养;还要爱护学生,与学生友好相处,鼓励学生,为学生树立信心。英语教师也要多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

总而言之,中职院校要重视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社会、企业培养优秀的人才,这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师一起努力,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英语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英语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二十八

摘要:学前游戏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其灵活的组织方式、先进的开展理念、丰富的游戏内容等对于幼儿的发展与培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积极做好学前游戏的设计与开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水平,促进幼儿的开发与培养,从而实现我国学前教育新时期的飞跃性发展。

关键词:游戏;学前教育

游戏作为童年精神教育的主要体现,与学前幼儿的心理需求与情感体验相契合,与幼儿的兴趣培养与潜能开发密切相关,是学前教育的基础组成并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导向。本文主要针对游戏在学前教育的价值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学前教育的建设步伐。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的基础层面逐渐引起社会关注。学前教育面向的对象为入学前幼儿,其身心发展不成熟,也使得幼儿学前教育困难重重。如何突破既定的限制,实现幼儿学前热情的调动,实现儿童兴趣与潜能的开发与培养,学前游戏为其提供了突破口。作为新型教学模式的一种,学前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游戏与幼儿爱玩的天性相契合,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关注与参与热情。学前教育中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及学前教育的课程培养要求,通过开设既定的学前游戏,比起枯燥单调的学前教育课堂,新颖生动活泼自由的学前教育往往更能调动幼儿的参与,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自觉地开发智力,其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其通过触摸玩具,参与游戏提升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幼儿借助对特定游戏器具的接触,可以感知事物的具体形象,在脑海中构建起事物的具体形象认识,从而完善自己的感知认识。其次重复的动作与口令提升幼儿的记忆力。学前游戏的正常开展需要既定的参与规则,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需要记住一定的参与口令与参与规则,加上学前游戏本身带有很强的重复性色彩,在不断重复与再现的过程中提升幼儿的记忆能力。再次学前游戏的虚拟性为幼儿提供想象的空间。学前游戏的开展需要借助虚拟的教学情境得以完成,幼儿在虚拟的教学情境中自由想象某些虚拟动作与虚拟道具,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有效的开发与培养。最后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也是思维开发锻炼的过程。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不断地思考问题,寻找游戏的策略等。思维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幼儿的思维能力,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从而培养起爱思考善思考的好品格。学前游戏作为学前教育的基础组成,对于幼儿智力与潜能的开发是其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价值教育体现。

游戏是基于幼儿特定的兴趣科学设计,不仅能调动幼儿的参与热情而且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相契合。幼儿在快乐的游戏氛围中能自觉地锻炼身体,提升自身体能。如果在幼儿阶段就开展高强度的体育活动与体育锻炼显然是不合适的,而游戏强度适中,处理方式更加柔和,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得以盛行。从我国学前教育中游戏的开展情况来看,其对幼儿体能的提升性影响最为明显。一方面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完成“跑、蹦、跳”等一系列动作可以锻炼幼儿的身体。游戏的开展还需要幼儿手,口、眼的综合参与,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整个身体各个部分都得到锻炼与开发,为后期的课堂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学前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抵抗力。学前教育中的部分游戏是在户外开展,这就为幼儿接触阳光与自然提供了可能,通过在阳光下参与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抵抗力,帮助幼儿有效地对抗各种流行性疾病,这与我国“阳光体育”的理念的不谋而合。好身体是从事后期学习的前提,幼儿学前游戏实现了教学与锻炼的有效结合。最重要的是游戏本身对幼儿强大的吸引力,幼儿的参与热情与参与意识更加主动积极。游戏本身所营造的欢快气氛是学前教育课堂教学所无法建构的。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身体机能得到有效提升,随着机能不断提升,可以参与到更高层次要求的游戏中,从而构建了幼儿学前教育的良性循环。

幼儿不仅对事物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刻,对情感的把握也不够具体准确,因此幼儿的情绪带有很大的波动性,前一分钟还是嬉笑打闹后一分钟就是泪如雨下,这种情绪的失控一方面基于幼儿特定的心理发展,另一方面与情感熏陶与培养的缺失密切相关。如果说前者需要时间完善,那么后者则需要游戏的补充改善。积极做好幼儿情感的熏陶与培养,才能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首先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小,在生活中往往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受到某些客观条件的牵制与束缚,这些外在的束缚很容易激发幼儿的紧张与焦虑情绪,幼儿缺乏正确的情绪处理方式,往往造成情绪的突然失控。学前游戏最显著的优势就是可以稳定幼儿的情绪,为幼儿提供情绪抒发的突破口。幼儿积聚在心中的不安情绪在幼儿快乐的游戏参与中得到发泄,或者是实现了向良性情绪的转化,在长期的游戏锻炼中幼儿更容易控制自己情绪的松弛。例如幼儿的厌学情绪就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加以改善,幼儿刚从家庭单元中走出,心理情绪难免存在不适应性,通过学前游戏,进行了家庭与学校的有效衔接,幼儿的情绪得到有效的过渡,从而树立起对学前教育的正确认识,而不是一味地抗拒。其次游戏可以增强幼儿对美的感受与体验,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前游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审美,幼儿参与游戏的过程其实就是审美的过程,潜移默化地提升幼儿的美感认识与体验。学前教育通过选取特定的游戏类型,让幼儿真实生动地感知自然与社会中的美好事物,辅助以文字的引导与音乐的熏陶,提升幼儿对美好事物的体验与把握,在长期的美感训练中幼儿逐渐能区分美丑善恶,从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打下基础。良好的情绪与情感是幼儿参与学前游戏最直接的体验与收获。

结束语:学前游戏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其灵活的组织方式、先进的开展理念、丰富的游戏内容等对于幼儿的发展与培养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积极做好学前游戏的设计与开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前教育的教学水平,促进幼儿的开发与培养,从而实现我国学前教育新时期的飞跃性发展。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二十九

【摘要】好的环境,能得到好的教育;较差的环境,孩子也能得到好的教育。

问题在于你怎样教育和在何时教育,环境好坏只占其中的一部分罢了。

本文论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在我国的现状,以及本人的一些建议和对国外学前教育的一些趋势。

【关键词】学前教育;现状;趋势

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关注,许多发达国家积极采取措施,优先发展学前教育,在普及学前教育与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上作了很多的投入,而我国政府正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在有三个方面。

1.对于家庭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幼儿的入园率正在逐步上升,学前教育机构不仅承担着从实践上为家长参加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的任务,而且在家长普遍重视孩子发展和早期教育的当今时代,学前教育质量更成为家长关注的核心,直接关系着家长能否放心地工作、安心地学习。

有人曾言,关闭一所幼儿园比关闭一所大学,或一所低质量幼儿园的存在比一所低水平大学的存在,更会让家庭、社会不得安宁,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学前教育及其质量对家庭生活的稳定等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2.对于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和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与发展的。

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在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与周围人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婴幼儿逐渐形成和发展着最初、也是最基本的对人、事、物的情感、态度,奠定着行为、性格、人格的基础。

研究和事实均表明,6岁前是人的行为习惯、情感等基本形成的时期,是儿童养成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人格品质的重要时期;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极地适应环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学前期是人的认知发展最为迅速、最重要的时期,在人一生认识能力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奠基性作用。

3.学前教育对生理的价值

根据脑科学研究者认为:丰富的环境刺激可以促进脑的发展,而适宜的早期教育是促进脑发育充分和完善的最有效的环境刺激因素。

现在幼儿的启蒙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人们往往只注重培养幼儿的智育,忽略了劳动教育、集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德育教育,有的家长和教师所追求的往往是幼儿识字的多少,计算技能的强弱,会背若干唐诗,套弹唱几首歌;还有的家长甚至利用双休日继续为孩子补课,让孩子学弹琴、学书法等等。

而在幼儿园里也一般开设六门课程:语言、计算、常识、体育、美术、音乐。

极少数幼儿园只在大班开设思想品德课程,而且即使开设了思想品德课也常常是脱离幼儿的实际,以空洞抽象的说教代替德育工作,使德育流于形式。

这就是幼教实践中存在的“重智轻德现象。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独生子士的家庭越来越多。

在大、中城市,独生子士的人数占到幼儿总数的95%以上.而且比例连年上升。

由于是“独生”,孩子在家中位于中心地位,这就容易形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任性,霸道,爱发脾气等缺点并且由于家庭中缺少同年龄段的伙伴,导致不容易学到与人相处的方法。

不少幼儿在幼儿园里或是邻居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就显得不合群。

这些都是幼儿园和家长应该重视对幼儿施行“爱集体”教育的客观要求。

并且现代的幼儿劳动观念差:目前在一些家庭中,孩子一出世,就成为家中的宝贝疙瘩、中心人物,根本不得让孩子参加劳动。

让孩子长期过着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养尊处优的生活,在家中像是“小皇帝,小霸王”,使孩子养成懒惰、自私、惧怕困难、优柔寡断等环习惯,严重阻碍幼儿的发展,将来很难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还有很多幼儿园教育还存在着“小学化”的偏向。

小学化教育,就是幼儿固套用小学教育的模式进行施教。

小学教育是以教学为主,游戏辅助教学,提高教学兴趣;而幼儿教育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游戏形式进行教学,在玩中学,两者有很大区别。

1.幼儿德育教育

(1)爱集体教育。

教育幼儿有的集体意识,比如要让幼儿知道自己所在班是一个集体。

习惯并乐于参加集体活动,萌发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还应教育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使他们具有初步的人道情感,进一步使他们做到个人行为不妨碍集体。

还要使他们学习解决彼此争执,学会恰当地评价自己和别人的言行,有最初步的自我教育能力,克服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霸道、爱发脾气的缺点。

(2)爱劳动教育。

应使幼儿有参与简单劳动的兴趣和最初步的独立意识,有自我服务的愿望和基本的自理能力,积极参加集体劳动,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3)爱国主义教育。

幼儿德育中最重要的内客。

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幼儿期就开始施行,要注意发挥周围社会环境的积极作用,充分利用社会的各种教育力量,如老前辈、劳动模范、优秀xxx置、科学家等对幼儿的榜样诈用要充分重视各种社会信息对幼儿的影响。

(4)孝敬父母、友爱他人的教育。

教孩子要孝敬父母,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还要利用各种机会教他们对他人关心、尊重的情感,教会幼儿如何帮助别人。

2.幼儿品德教育

(1)“愉快教育”代替“小学化”教育。

幼儿是好动的,好游戏的,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游戏的设计要有一定的目的,通过游戏完成教学内客,或让幼儿了解相关知识,或让幼儿掌握处理事情的技能,或让幼儿进行竞争、想象、模仿等,幼儿教学啦颊打破教条的课堂教学,真正坚持游戏与教学相结合,动静相宜的原则。

(2)以适当的“挫折教育”代替“成功教育。

幼儿喜欢动作,更喜欢成功。

喜欢成功是幼儿的共性特征。

没有一个劝儿不喜欢看赞许的.目光,不喜欢听热烈的掌声。

我们在课堂上就经常用掌声、小红花等进行成功教育,成功教育在实践中有一定的优势。

1.强调体育运动对儿童健康、智力、创造力、情感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应该以多种方式鼓励学前儿童进行各类体育运动来增进他们的运动能力。

另外,对于运动中的安全问题,不应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

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有效方式之一恰恰是鼓励运动。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运动方面受到鼓励的孩子不光运动能力较强,而且事故发生率较低。

2.各国学前教育与机构都非常重视创设丰富的环境,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感性经验

瑞典的学前教育机构努力创设有趣味的、有刺激的环境,以鼓励孩子去探索,去寻找新奇和感兴趣的事物。

像瑞典、匈牙利和意大利等国家充分利用冬天寒冷的自然条件让孩子畸形户外睡眠、运动,因为他们认为应让孩子尽可能多的亲近自然,接受自然的抚育。

同时,他们相信幼儿都具有自己构建知识的潜力和能力,所以,让孩子进行的任何活动都有一定的选择度,鼓励幼儿自己设计、实施活动,注意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3.重视游戏清静的创设,重视自由游戏

使孩子通过游戏自由的表现自我的想法,即强调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帮助他们构建知识。

加强早期儿童教育,为每一个儿童创造受到高质量的学前教育的机会,正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也必须放眼未来,从新世纪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的新格局和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度来思考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以使我国的学前教育真正从教育舞台的边缘走向中心。

参考文献:

[1]李季湄.面向新世纪的世界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研究,1999

[2]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潘日文,侯桂兰.《幼儿教育心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三十

《幼儿学前教育方法初探》

摘 要:目前我国幼儿学前教育存在着问题,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育方法不当,进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幼儿在这个特殊时期里独立思想能力较弱,分辨是非的能力也较弱。所以,良好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幼儿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变的规范。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方法

幼儿的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影响孩子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阶段孩子没有自控的能力,所以只有靠教师来引导、教育幼儿,培养幼儿的认知和感知能力,所以幼儿学前教育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学前教育的性质和地位,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基础教育的起始阶段,可以说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三年制幼儿园教育是我国现行学制的起点,属学校教育系统,虽有别于正规的学业教育,但同样是正规教育范畴,对3~6岁幼儿施行科学保教,绝不仅仅是幼儿家庭的责任,也是现代国家和政府的责任。脑科学、儿童心理学和儿童生理学的研究早已揭示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国家应从民族和未来的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

二、从主观的幼儿本身为出发点进行探讨

1.把握好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是一个特殊的个体,他们的心理与成人有着非常大的差异。幼儿教师要认识到这个问题,清楚的知道幼儿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幼儿的心理特征主要有活泼好动、好奇心较强、抽象性很差、模仿能力较强、行为随意性较强几个方面。针对孩子在心理上诸多的特点,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在回答孩子提问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耐心而细致,随时关注孩子的理解程度。幼儿时期的孩子善于模仿,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发育和成长。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应用,不要让孩子在大人口中学会一些不良的脏话、口头禅等。因此,加强对幼儿教育时的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2.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时期非常容易模仿别人,好的不好的、善的与恶的孩子都会模仿,那么要想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教师和家庭的正确引导。孩子对于现代的家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父母长辈们都会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也就造成孩子在生活中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去关注其他人的感受,且对父母产生了过分的依赖。但是,这时候的幼儿身心发展都还处于可塑阶段,如果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还是够使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当孩子在接受幼儿教育的时候,教师会对其灌正确的行为思想,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这还是需要与家长相互配合,要不然一切努力都将会徒劳无功。幼儿园应该对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幼儿。还要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以便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学校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与不同,同时也可以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家庭也要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培养幼儿审美感知能力

良好的审美观能够帮助一个人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与认知。审美的感知能力是审美心理构成的重要成分,所以对幼儿进行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使其对接触的事物有一个正确的判断。

(1)帮助幼儿接触并感受艺术的美感。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工作,这并不意味着让他们能够成为伟大的艺术家。这是要让孩子在学习美术中感受到美好的事物,对他们进行艺术上的熏陶。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要设计出符合孩子身心特点的课程与活动,使孩子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其展现出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不仅仅是美术课程的学习,与此同时音乐对于孩子的艺术审美观的培养也是具有重要作用的。孩子在唱歌与跳舞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和身体的灵活性,同时也能够对美好的事物更多的接触和体验。

(2)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孩子能够高品位的游戏中感受到美丽的存在。但是为了能够让孩子在多种多样的游戏当中,真正的做到对美的正确认识,教师就要下一番功夫了,只有好的游戏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东西,才能真正的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3)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美的存在。为了使孩子的情感培养更加浓厚,让幼儿们充分的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孩子了解更多的新鲜事物、去亲近自然,在自然中感受到他们的质朴和美,以此来激发他们更多地了解大自然。

三、从客观的生活环境进行探讨

1.大力开展“三化”教育工作

“三化”教育是指建立教育工作的民主化、环境化和个性化。

(1)民主化教育。对于幼儿时期的学前教育而言,进行民主化教育主要是给幼儿更多自由发言的机会,制定一些规定并且试图能够与孩子们商量进行,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幼儿自觉遵守规定,而且要能够使幼儿的学习能力提高。对于表现较好的幼儿奖励,激励更多的幼儿。

(2)环境化教育。幼儿在学校学习的环境主要有教室、卧室、图书室和洗手间等,学校可在教室中制作一个文化墙,将优秀的孩子的照片贴在上面;在卧室中画一些能够有助于好好休息的图画与宣传语;在图书室中张贴一些认真看书的画面与标语;在洗手间中粘贴一些节约用水以及常洗手的标语,通过这些实质性的熏陶,让孩子对此产生一定的反应。

(3)个性化教育。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幼儿年龄较小,其理解能力也很有限。将每个孩子的个性充分的展现出来,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这对于个性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在个性化教育时,教师要对孩子进行帮助帮孩子们制定符合他们的计划,并且根据不同幼儿的个性来采取不同的方案。

2.幼儿学前教育注重本土化

当代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本土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本土化的加强。幼教界的教育改革,首先要以教育实验为主导,从教育目标、课程体系与师资培训三个方面出发,建立了适合中国幼儿学前教育的体系,然后才能进一步促进了幼教界的本土化的发展。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经历了百年的历史发展,他经过了模仿性学习、适应性学习以及自主发展性学习三个阶段。需要引入国外成功教育理念,然后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不断调整,最后发展成完全适应我国的学前教育。

四、结语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本文对学前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但更大意义上是为了能够说明对于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能够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出应该具备的能力与品质。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锻炼,所以做好幼儿学前教育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事情,我们应该高度的重视,不断的改革和创新,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区域活动多为幼儿的自选活动,基本上是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其教育价值主要是附着在区内的材料上、情景及响应的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好区域的材料选择与投放问题,才能引发幼儿兴趣,让幼儿与材料产生有效的互动。特别是小班幼儿,由于生活经验缺乏,认知直观形象,各方面能力偏弱,教师在选择和投放材料时,可以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小班阶段目标,结合小班幼儿发展水平,结合小班幼儿学习特点等策略。

小班;区域材料;选择与投放策略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 ”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对教师来说,材料是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物化体现;对幼儿来说,材料是主动建构经验和认识周围世界的中介和桥梁,但在实践工作中发现,教师在组织区域活动时只是简单地堆积材料,没有考虑选择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符合幼儿发展情况等问题,这样的材料很难满足幼儿活动的兴趣,很难让幼儿与材料产生有效的互动,对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影响的。小班区域材料的选择与投放可以遵循以下策略:

《3-6岁 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各年龄段特点做了很详细的分析,小班幼儿主要体现在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爱模仿,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要,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等年龄特点。结合这些年龄特点,我们在选择与投放材料时要注意以下要求:

(一)为安抚幼儿情绪,创设安全、舒适环境

小班幼儿刚入园时,缺乏安全感,有很强的焦虑情绪,喜欢玩自己熟悉、会活动,摸起来柔柔的、暖暖的玩具。教师可以在小班设置娃娃家之类的、能给幼儿带来温暖和安慰的区域,在娃娃家中投放女孩子喜欢的玩偶,男孩子喜欢的汽车、变形金刚,大众喜欢的动画形象、娃娃家操作材料等,都可以帮助幼儿稳定情绪,给幼儿带来温暖熟悉的感觉。除了娃娃家,还可以为喜欢安静、不擅于交往的孩子设置一个比较封闭的“谈话吧”,鼓励这些孩子拉着他的好朋友去“谈话吧”说说悄悄话,还可以在“谈话吧”中提供抱枕、不同类型的图书,如故事类、百科类;不同类型的卡片类玩具、图谱卡、玩偶、头饰、手偶、地垫、抱枕、录音机等,帮助他们寻找话题,学会与人交往。

(二)选择富有生活情境的材料,促进小班幼儿各方面能力发展

小班幼儿由于生活经验缺乏,认知特点主要是好奇心强,爱模仿。因此在选择与投放材料时要关注这些特点。如科学区《学习形状相匹配》,可以以《小动物喂食》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活动目标是引导幼儿寻找与小动物相匹配的食物,让幼儿模仿生活中喂食的情境,让幼儿握好汤匙,能手眼协调地把对应的食物一个个送到小动物嘴巴里,孩子会一遍又一遍重复这些动作,直到任务完成。这样的活动既能帮助教师观察幼儿学习形状认知情况,又能提高幼儿的小手抓握、手眼协调等动作发展。又如语言区,孩子都不喜欢主动表达自己,如果语言区只投放图书会特别冷清,我们可以结合孩子最喜欢模仿生活情境打电话的游戏,提供两个旧电话,收集或自绘幼儿熟悉的故事图片或生活情境,然后将故事情境中的人物或物品的名称做成一张张字卡,让幼儿看图对讲。还可以玩传话游戏,如拿一根长长的水管穿过隔板,让幼儿站在东西两端,互相交流传话,孩子会非常感兴趣。

不同阶段的幼儿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参考省编教材去制定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阶段目标去选择与投放材料。

(一)根据月发展阶段目标

在选择材料时可以结合五大领域发展的阶段目标去投放,如9月份科学领域阶段目标中提出“感知常见的几种生活用品、水果。了解基本特征;按事物的一种特征进行分类;比较大小并排序等”,教师就可以结合阶段目标投放水果沙拉自助餐品尝区、投放标签分类整理娃娃家,投放各种大小不同的瓶子按大小排序等。 10月份科学发展提出“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圆形等。 ”教师根据这些阶段目标可以在建构区投放各种圆形玩具搭建车类交通工具,在运动区投放轮胎、呼啦圈自主练习感知圆形等。但有的活动区目标是结合幼儿自身发展制定阶段目标,如9月份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动手能力弱,可以先开展“抓”的练习。可以培养幼儿练习五指抓到三指抓,逐步提高练习的难度。每个月投放的“抓的物品”也应该从大到小,从粗到细。也可以玩“夹”的练习,早期阶段让幼儿用塑料夹子给各种动物形象夹胡须,还可以提供夹馒头的大夹子让幼儿练习夹乒乓球,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稍微提高一点难度,提供的夹子小一些,夹的物品也小一些,后期再逐步换小增加难度。 “舀”“倒”“串”“扣扣子”等操作练习都可以遵循这个从粗到细阶段性逐步提高的规律。

(二)根据每个阶段目标中具体的教学活动

每个阶段目标中都有具体的教学活动,如10月份美工区目标中提出“尝试用点(雨点、圆点等)、线条(直线、曲线、折线)和简单形态(圆形、方形等)表现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简单的物体特征。 ”具体活动有《香甜的水果》《画水果给小猫》《小猫的水果》等,教师就可以结合活动内容创设水果屋主题,提供各种各样形状的水果、颜料,可以利用窗台、墙面、玩具柜面等地方创设背景墙,投放颜料、油画棒、水彩笔等工具让幼儿自由涂鸦、玩水果印画、水果分类、涂鸦水果区宝宝等活动。又如科学领域目标中提出“按物体特征进行排序”具体活动有《按颜色特征排序》,可以开发图形宝宝找家、收整糖果屋、做漂亮的糖葫芦、串有规律的门帘等活动。

同年龄段的小班幼儿能力水平也会有所不同,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既要考虑本班幼儿的普遍水平,还要兼顾个别幼儿发展的不同层次,投放适合各年龄段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活动材料。

(一)关注同年龄段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为他们准备不同层次的材料

每个孩子在各领域发展的情况都具有个体差异性,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我们在美工区,就可以为孩子准备不同星级的材料,如不善于动手的孩子提供一级材料:画好虚线的宽较窄的长方形纸条,让孩子一刀剪断。相对较好的幼儿提供二级材料:宽较宽的长方形纸条,让孩子连续剪。能力更强的幼儿可以挑战三级材料:沿曲线剪。有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强,会自己穿衣扣纽扣。教师在生活操作区,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纽扣区,如系带子的搭扣、传统的民族风搭扣、不同大小的纽扣穿洞练习,让幼儿自由练习,挑战不同的难度,孩子会特别感兴趣,有时还会邀约她的好朋友帮忙一起完成,给了孩子合作的机会。

(二)关注相同的材料难度层次的提高

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很多材料都是使用一次性就被搁置无人问津,新的任务下达,教师又开始马不停蹄地制作新材料,不懂得开发和利用原有材料,从原有材料中去抽取或添加,提升和创新原有材料。如科学活动《有趣的石头》教师请家长搜集了各种各样的石头,投放科学区让孩子们了解石头的特性。一段时间,孩子对石头不感兴趣了,教师就和小朋友一起商量,用油画棒、颜料来装饰石头,晾晒石头,这从原来简单的摸一摸石头了解石头到动笔装饰石头,对孩子技能上有了一定要求;装饰石头完工后,我们又把这些石头运到沙池区,让孩子搭建高高的城堡,一起用石头装饰大城堡,孩子们的兴趣更加浓厚。有的孩子还商量不同的装饰方法,如大石头放在城堡的底层,小石头放上层,不同的石头分类装饰,孩子在自主探索中发现了分类、空间安排等科学问题,对幼儿的学习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的材料不适合跨区域开展,我们可以在原有材料上增加些难度。如生活操作区《夹夹乐》,原有材料是乒乓球,夹馒头的夹子、盘子,孩子很快挑战成功。第一次教师换掉的是盘子,提供高一点的杯子,培养孩子的手眼协调;第二次教师换掉的是大夹子,用小号的夹子去夹乒乓球并放到杯子中;第三次教师换掉的是乒乓球,变成小木珠,小木珠个头小比较难夹,但不像玻璃珠那么滑溜,小班幼儿还是能挑战成功。后期为了锻炼能力强的幼儿,还增设了瓶子,让幼儿把小木珠装进瓶口较小的瓶子里。这样循序渐进地增加材料难度,幼儿会有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幼儿参与的兴趣。

小班幼儿基本意识不到学习的目的、任务。他们只是对学习过程感兴趣,往往把学习当作游戏看待,需要在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教师在区域材料投放过程中不能简单的一盘材料、一份任务单让小班幼儿操作,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一)高、低结构材料相结合的区角环境

小班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喜欢颜色鲜艳、形象逼真的高结构材料,但低结构材料又能帮助幼儿创造性想象能力的发展,在选择与投放材料过程中教师要考虑高、低结构材料相结合。如准备《娃娃家》材料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小班幼儿准备一些高仿的材料,如自制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角色扮演道具如各类角色服装、帽子。娃娃、奶瓶、炊具等,还可以收集幼儿照片,制作全家福。玩具小人、装扮服饰、厨具用具、过家家餐厅、医院、理发店等模型玩具。低结构材料如各种各样小珠子,不同颜色的项链、假发、头饰、各种彩色的皱纹纸、泡沫纸、小瓶子、小杯子等,孩子可以根据情境布置娃娃家,做娃娃家食品,装饰品等。

(二)选择幼儿熟悉、具有生活经验的材料

小班幼儿经验缺乏,教师选择的材料要源于生活中的材料,幼儿才能更感兴趣。如科学区《找匹配》,教师就可以直接用生活中的瓶和盖、笔与笔套、脚与鞋的尺码、手与手套的大小供幼儿探索、匹配等,《神奇的电池》教师可以请幼儿把自己熟悉的电动玩具带来,认识电池两端的不同,组装电池,让玩具动起来,这样的活动孩子会百玩不厌。

(三)投放丰富多样的材料满足幼儿不同学习需求

在考虑小班幼儿学习特点的基础上,要尽可能地提供种类多样、数量充足,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活动材料,满足幼儿不同学习需求。如美工区,除了有涂鸦区,还要提供充足的操作工具:如浆糊、双面胶、透明胶、儿童剪刀、花边剪刀、橡皮泥、水彩笔、油性笔、油画棒、各色毛线、棉签、纸杯、空纸盒、绘画纸、不同材质的有色纸等。半成品材料如纸筒娃娃模型、各种空纸盒、空瓶等,让幼儿大胆的用撕贴、点、线画、绕毛线、包裹橡皮泥等方式去装饰美化这些物品。还要注意提供清洁用品,如抹布、小纸篓、分类盘、整理箱等,帮助幼儿随时清洁自己使用的空间,养成卫生整洁的习惯。

(四)关注材料的动态性,保持幼儿学习的兴趣

随着幼儿对材料的一次又一次的互动过程中,他们的兴趣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和转移的,他们会对玩了一段时间的活动内容产生厌倦。我们要考虑材料的更换,如益智区的拼图材料,图书角的一本书等;还要考虑材料的添加,如美工区《漂亮的瓶子》初期教师只提供了简单的贴纸让幼儿装饰,一段时间后孩子不满足于简单的张贴,可以和幼儿协商还想把瓶子变成什么。有的孩子说变成花瓶插花,有的孩子说变成瓶子娃娃等,教师就可以添加剪刀、吸管、纸花给原来漂亮的花瓶插上花;还可以添加黑色的毛线、泡沫圆球、水彩笔做瓶子娃娃等。

总之,每次选择与投放区域材料之前,一定要思考这些材料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吗?这些材料可以让幼儿玩什么,怎么玩,适合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等问题。让活动区的材料不是简单堆积,而是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让幼儿与材料产生有效的互动,真正实现“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的人文教育目标,实现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

[1]董旭花,韩冰川,王翠霞,等。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4.

[2]袁爱玲。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袁调芬。创设幼儿园特色环境[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作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和省卓越校,学前教育专业一直是吉首市职业中专学校的拳头专业,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几十年来,为湘西州乃至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幼教人才。学前教育专业要适应新的形势,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注重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综合技能;要改进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与幼儿园一线教师要求相适应的优秀人才;同时,要改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发展水平;要建全考核评价体系,把好学生质量关,为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学前教育毕业生提高制度保障。

新形势;学前教育;实践教学;育人环境;评价机制

吉首市职业中专学校是湘西地区的一所品牌职业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湖南省卓越建设学校等殊荣。是经省教育厅批注的湘西地区唯一的有资质培养幼师人才的学校。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已开办了近三十年,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设施齐全,课程体系完整,已成为学校的拳头专业和湘西州的品牌专业,堪称湘西地区幼儿教师的摇篮,为湘西幼教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合格人才。

新形势下,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就业压力的加大,特别是教师资格证从业考试门槛的提高,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调查了解和个人的体会,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要在压力下求生存和发展,必须发扬成绩、兴利除弊,进一步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特别是加快课程体系建设,更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学习机制,改善育人环境,改革评价体系,把好学生质量关,缩小幼师毕业生与幼儿园教师之间的差距,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幼教人才。那么,如何抓好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改革,使该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合理,考核评价体系更科学,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得出以下几点体会,现赘述如下,不当之处,请同仁指正。

多年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一直是学校的招生“大户”,学生几乎占了每年所招收新生的一半以上,学前教育专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既是好事,又是难事,给学校的各项工作带来新的挑战。为实现“招得进、留得住、学有成、推得出”的办学宗旨,我校的学前教育抓住了教学质量这一生命线,努力抓好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模式,组织教师积极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新模式,深入剖析自己的不足,积极扬长避短,抓好课程改革。作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的课程改革应该先行,建设一个具有示范性的课程体系。为此,我们得先对自己所在专业课程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多年,课程体系比较完善,但随着形势的发展,也显现出某些不足:

一是重视音乐、舞蹈、绘画、手工、普通话等的专业技能技巧训练,忽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开放型的教育实践活动;

二是课程、教法比较滞后,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重视不够;

三是学前教育学生在校教育体系和幼儿园管理体制衔接不到位。学前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一直没有走出传统模式,这就导致学校的课程体系,特别是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缺乏后劲,完善有余,合理不足,培养的学生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学前教育毕业生,就要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提高素质为手段,在学生的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实施系统的教育。

近年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结合实际,有的放矢,调整了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根据需要增减教学内容,在合理开设文化理论课的同时,注重加强专业技能课教学力度。同时,实施分班分组教学,强化专业技能验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专业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后进入社会的立业之本。学校根据验收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舞蹈、声乐、试唱、普通话等科目进行了技能考核验收,调动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促进了专业课的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在搞好专业技能教育的基础上,注意拟订好学期、学年和整个3年时间内系统的见习内容和目标要求,使专业知识与专业理论同幼儿园的教学实践保持紧密的联系,改变过去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到本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一定时间的见习和实习,并与所在幼儿园共同研究制定实习、见习计划,完善教学实习方法,为学生配好实习、见习指导老师。在学生具体代班时,学生在幼儿园能得到本专业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共同指导,加快幼师学生下去学习新知识、吸收新经验,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为培养复合型幼师专业人才提供了课程保障。

作为湖南省卓越学校,学生学习机制的建设也是卓越校建设的内容之一。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现代幼教需要,必须使学生具备综合性的专业技能。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程度和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因此,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机制,了解学生怎样学习,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机制,教师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学生在校期间,其学习方法、习惯、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顺利掌握该专业的技能,能否满足今后从事现代幼儿教育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坚持创新思维,注意吸收和借鉴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艺术。只有把灵活的教学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幼儿教育人才。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是幼儿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学生的独立自主和管理能力必须达到较高的水平,才能适应今后工作的需要。所以,专业教师在学校必须注重改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发展水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加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因此,教师除了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指导以外,还应尽力为每人创造一种宽松、和谐、具有管理意识和竞争意识的育人环境。在专业内,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在班级内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让各班或者各小组组内成员轮流组织参与各种校内外的竞赛和专业技能活动。比如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加歌咏比赛、手工制作比赛、普通话比赛、舞蹈比赛、绘画书法比赛等等活动。这些比赛活动,学生喜闻乐见,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乐意参与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教师在其中起指导的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学生主观能动性得到积极的发挥,这样有利于学生施展才华、锻炼技能,使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和经验,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发展水平。

考核评价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考核评价体系包含诸多方面:文化知识考评、专业理论考评、专业技能考评等等。同时,结合学生毕业就业的实际需要,还必须对学生的应用能力作一个评价,从而确定学生的实际水平,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综合评价。学生应用能力评价可以包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评和社会适应性能力的考评。在上述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责任心、协作精神做出整体的概括性总结,最后形成总结性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后的集中比较、排队、审核,为科学地考核评价学生提供可靠的依据。被授予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一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根据现代幼教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学生毕业的综合考评实施灵活的管理体制,逐渐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学前教育专业对毕业生实行了“四证换一证”制度,即学生必须先获得思想品德合格证、文化成绩合格证、专业技能合格证、职业资格证,然后才能获得毕业证。这种考核评价机制的健全和完善保证了学生的质量,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适应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提供了重要保障。总之,在新的形势下,我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作为该专业的一员青年骨干教师,我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在积极搞好所在专业教育教学的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到专业的教育改革当中来,当好改革发展示范校的排头兵,当好省卓越校的攻坚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1]陈敏.构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初探[j].当代职业教育,2011(11).

[2]刘涛.试论提高中职学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4(9).

[3]王艳.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幼儿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文理导航旬刊,2024(2).

[4]田淑英.提高中职学校学前教育教育学效果的探析[j].中华少年,2024(3).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我国的教育公平一直倡导从起点到结果的公平。这其中包括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和幼儿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都实现教育的公平。但是,由于城乡之间的地域差异以及受到环境的影响,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起点的不平衡

起点教育在幼儿的整个教育过程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尤其是在入园的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幼儿园入学的数量就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发展,同时农民群众对于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也有了一定观念上的转变。但是就城乡比较而言,农村幼儿目前就读幼儿园的数量还是较少,这主要是源于简陋而自筹资金开办的幼儿园教育问题。

教育过程的不平衡

学前教育过程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资源情况下,师幼儿是保持良好的师幼关系建立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低下,师资水平低,流失现象严重,导致专任教师缺口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受到幼儿园待遇的问题上,从而造成了农村的幼儿教师较少,尤其是几乎一个幼儿教师要负责好几个班级,从而使得农村的教育过程远远低于城市的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师在数量上的缺乏是导致教育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结果的不平衡

农村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大,决定了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的推进不能以新建正规学前教育机构为唯一途径。城乡幼儿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平衡直接影响了教育结果的不平衡,尤其是体现了幼儿在入学的准备上。农村幼儿不仅在受教育机会和年限上远不如城市幼儿,而且他们所接受的教育过程和质量更是无法与城市幼儿相比。

城乡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

学前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使得农村的经济处于长期的滞后现象中。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家庭的收入水平,从而对于劳动力较弱的家庭中所支付的费用就十分困难,从而造成农村家庭无法支付大量的幼儿费用。但与此同时,硬件资源的持续投入仍然需要,特别是乡村幼儿园的硬件条件仍有待大力改善,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有待大幅度增加。

教育资源分配存在差异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匮乏,尤其是我国教育部门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使得农村的学前教育难以发展。这种经费的投入和农村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城市的教育资源本来就高于农村,而面向社会支持的更多。从而使得城市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从而出现了严重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只有强调对学前教育公共财政进行公平导向的合理分配,理顺投入机制,才能确定幼儿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先顺序,将幼儿教育资源配置给最需要帮助的群体。

教育师资力量存在差异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得更多的幼儿园教师不愿意上偏远的农村任教,这就间接了造成了农村的教育发展水平有限,尤其是在专任幼儿园教师和城镇相比,职称问题以及收入水平的因素都造成了农村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教育师资力量的稳定性。从而长久下去就会引起学前教育在师资力量上的不同。

普及农村学前教育

在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要从教育的起点即普及幼儿教育开始,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大力推进农村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上,从而才能够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数量,以此来保障每个幼儿都能够接受农村教育的机会。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构建教育公平视域下农村幼儿园课程和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确保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在学前阶段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保障城乡学前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优化城乡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

实现学前教育公平的资源配置能够为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供有效的保障,尤其是从改革城乡之间的人力和财力方面,能够使得政府更多的是关注政府的需求,从而才能够在学前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实现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目前农村学前教育办园条件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努力实现城乡学前教育在物力资源上的均衡配置。

加强农村幼儿教育的监管

学前教育的平衡性要根据幼儿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当学前教育儿童在教育资源上实现公平时,并不等于学前教育就实现了公平,这需要在保障儿童获得基本的受教育权利上,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学前教育公平。

学前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发展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随着国家对于城乡学前教育的关注,尤其是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缺乏的情况下,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减少农村的压力,无论是在办学条件还是从幼儿园的成长环境出发,要实现城乡教师的资源合理的配置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3.1分析学前教育问题的必要性

我国现在世界大舞台上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入wto已经许多年了,并且作为^v^常任理事国,中国人民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越来越不可小觑。与世界接触越多,我们国民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孩子时期打好基础更为重要,所以学前教育的创新,实践出真知,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性情以及知识掌握程度,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提供基础。现在学前教育是一个人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人们在学前教育时期学到的知识以及品德教育往往一生难忘,学前教育往往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生,在此时学习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以及对以后学习的方式态度等都有很大的意义。学前教育是否可以更为生动,更为形象,更为快速的管理好班级,可以更为便利地向学前儿童传授道理,更为便利地调节课堂进度。这些才是现在学前教育的重点问题。学前教育早就有,如何研究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使得它更为适合现在的国家情况以及现在的学龄前儿童的情况,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虽然现在许多学前教育还处于初步阶段,还不够成熟,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现在学前教育管理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加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加大学生的记忆点。

3.2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

我们已经清楚了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就目前我国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第一点,就是我国的有些学前教育的教师对现在教学形势的了解并不够多,对学前教育管理的熟练程度不够。虽然现在我国的学前教育的教师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能真正融会贯通,真正能把学前教育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并不多,使得有些学前教育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并不能快速有效的使用起来,不能发挥自己真正的教育水平,浪费了自己的教育才华。所以我国可以培养教师了解现在教学形势的能力,使教师能够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手段将自己的学前教育水平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更为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第二点就是现在的地区间学前教育的研究不平衡。像是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地区,学校吸收新鲜正确思想或者人才的速度会比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快,经济发展也会快不少,长久以往下去,地区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不利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需要国家对经济基础较弱地区经济的大力扶持,还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分配到各个地区,并尽量做到每个地区的生活工作得到相应的保障。第三点就是现在新时期下出现了许多在学前教的教学队伍的工作作风不踏实的问题,工作中有弄虚作假的问题存在,学前教育工作是一个需要脚踏实地,能吃苦,付出很多的工作,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学前教育的队伍中成员个人的工作态度。

4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现在教育行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我们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学前教育的利用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地加强。

参考文献:

[1]王培峰.我国学前教育的五大结构性矛盾及其政策应对———兼论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学前教育安排的政策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6):25~34.

[2]翁文艳.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教育均衡内涵发展的综合路径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41~45.

[3]严仲连,何静.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现状与执行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5):196~200.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摘要:绘画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今后工作岗位中比较重要的一门专业知识。

因此,学前教育的绘画教育要面向全体,普及基础的形体结构知识,然后重点进行动物画、人物画的训练,并且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绘画;形体结构;动物画;人物画;审美

美术教育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美术教育历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园整体课程已经改革,但在综合教育中,美术活动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教师必须以美术的要素为纲,有系统、有顺序地组织和设计美术活动。

绘画教育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绘画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这个学科范畴内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传授,还要把审美教育落到实处。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绘画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

绘画教学的任务不仅要使学前教育学生掌握有关绘画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的能力和情趣。

这就决定了绘画教学的性质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老师的细心指导和严格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文化素养、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技能方面都能全面和谐地发展,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然而,在当前的学前教育绘画教学中,有些教师常常不自觉地把技能技巧的训练作为绘画教学的重要任务,将学生绘画技能技巧的高低作为绘画教学的重要标准,如果以学前教育专业中的绘画教学的性质和任务来要求,这显然是有距离的。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一门复杂并涉及广泛领域的课程,教学中除介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历史外,还应向学生讲清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领域、社会活动领域的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儿童的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的现状,展开学前儿童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设计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如果从使用工具、材料和技巧的不同来分,又都包括国画、油画、版画、素描、水彩画、水粉画等教学内容。

但学前教育专业绘画教学又有它的特殊性,根据学生今后的职业趋向,动物画和人物画应该是教学的重点。

素描画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对于所有学习绘画的人来说,素描教学无疑是一个重点,学前教育学生也不例外。

为什么说动物画和人物画是学前教育绘画教学的重点呢?因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服务的对象是儿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儿童尤其喜欢那些色彩鲜艳、生动活泼的动物画、人物画,作为未来幼儿教师,应该重点掌握特征明显、色彩美丽的动物画和人物画的知识和技能,为将来胜任幼教职业打下坚实基础。

要掌握这两种绘画形式及其他绘画形式,熟悉了解画法和技能,必须首先打好素描的基础。

它的任务是引导并锻炼学生正确地观察和表现对象(观察指理解对象的结构,表现为打准轮廓),素描又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基础课,其基本功的获得主要靠勤学苦练,训练的方法一般有写生和临摹两种。

素描的主要内容包括“形体结构”“解剖结构”“明暗结构”三种。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而不是培养专门的绘画人才,所以在教学中应侧重“形体结构”的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在掌握技法的基础上,具备较强的造型能力,至于“解剖结构”和“明暗结构”只需要简单涉猎即可。

“形体结构”的训练在绘画教学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任何复杂的形体都可以概括为最简单的几何形体,这种复杂形体概括成几何形体,再从中还原出来的方法,是形体结构分析和表达的主要方法。

这是学习简笔画的前提。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形体结构”的训练一般是先从临摹开始,再进行石膏几何形体的写生,用线勾出正、侧、上下三个面来表现立体感,最后用这种几何形体去分析结构复杂的物体的内外结构,画出立体画面。

通过反复训练,学生便能准确地把握好绘画对象的轮廓,建立体积观念,使他们再看到物体时能够通过孤立的局部形状去理解看不到的内在结构,从而准确地画出物体来。

当然教师运用多种教法进行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目前绘画教学方法,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授课方式为主。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带有相当的强制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其个性发展往往受到阻碍,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鉴于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应做一名向导,带领学生步入艺术殿堂并让他们在广阔的艺术空间中尽情翱翔。

例如:在进行“简笔画”的训练中,可以采用参观访问、看录像、看幻灯片等各种方法让学生广泛接触实物及作品,让学生真正用心去体验、感受,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如校园写生、校外写生、家庭静物写生等。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运用,多媒体电脑的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渗透到绘画的各个领域,这一切,为我们的绘画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只要我们善于学习,汲取营养,丰富绘画教学形式和方法,就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能力,为他们打下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学习静物画、风景画、动物画、人物画、国画等,使他们能够较全面掌握有关绘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形成较高的审美能力、欣赏水平和较强的技能实践水平,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迎接世界的挑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虽然绘画教学在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中占重要地位,但领导和其他任课教师是否也有此认识,不得而知,只有学校领导和其他方面的人士共同关心,绘画教学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

二是师资培训问题。

要不断提高绘画教学水平,关键是师资。

学前教育绘画教师多是单兵作战,缺乏研讨机会,致使教学受到一定影响。

定期派绘画课老师参观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开展绘画教学的培训和研讨是当务之急。

三是绘画教学设施问题。

学校应加强学前教育绘画教学的硬件设施,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备有专门的绘画教室、写生室、专用课桌、画板画架、石膏模型、写生用灯具、实物投影仪、照相机等,这既方便教师指导,又利于学生练习。

另外,加强资料建设工作也非常重要,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信息量大,作为绘画教育信息源的图书馆应为广大美术教师提供这方面的便利。

总之,我们应深入改革学前教育绘画教学的旧有模式,进一步明确绘画教学的任务和重点,加强“形体结构”的绘画基本功的训练,全面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绘画水平,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学前教育人才而努力。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摘要】

德国著名教育家弗里德里奇·福禄贝尔认为:幼儿期是“真正的人的教育”开始的时期,对于发展中的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时期,因为这时期个性的各种心理结构成分开始发展,特别是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已经初步发展起来,每个幼儿在不同场合、不同情景,不同事件都倾向于以一种自身特有的方式去反应。《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人才的成长固然离不开智力的开发,但是,影响成才的并不完全是智力因素,个性品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将来事业的成就。科学家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良好个性的研究这一课题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个性及幼儿个性幼儿的良好个性巴学园幼儿园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

经过在幼儿园两周的保育实习,对幼儿园大致的教育、保育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理性认识。

当今多数的幼儿园,毋庸置疑地成了“寄存”幼儿的场所。幼儿园本应是孩子的乐园,但是引导幼儿个性的发展成了幼教界的奢侈品。集体化教育的快捷便利似乎颇受各个幼儿园的欢迎。面对渐渐被抹杀掉的幼儿个性,我对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进行了研究。

对本研究,我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及调查访谈的方法。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以集体教育为主,但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比如:过于注重活动的形式,缺乏过程与目标意识;只关注幼儿表面的兴趣,难以提升幼儿真正的兴趣;只关注幼儿动手的能力,而忽视幼儿思维的参与;处理不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影响幼儿主体的发展。

保育实习期间,有这样的三个“问题儿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因为靠近他们,我才真正感受到现在幼儿园体制的缺陷——用同一把钥匙是打不开所有儿童的心门的。

乐乐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女孩,小伙伴们不喜欢和她玩,老师也放任自由。于是,她乘上手工课的时候自己偷偷躲在顶楼玩娃娃家。对于这样的特殊儿童,作为教师,应该多给予关心,满足她对爱的需求。

锐锐因为过于成人化的外在引起我的注意。平时显得孤僻,冷漠。老师们给他的评价是“与老师斗智斗勇的坏孩子”。有一次,保育员给小朋友们梳头的时候,木梳掉在地上。经过的幼儿没有一个意识到,只有锐锐经过的时候顺手捡了起来。当时,我就觉得其实他的本质并不坏,偷玩具的行为只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障碍,而教师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另外,我发现全班小孩都有全家福,唯独锐锐的全家福上只有他和妈妈。所以,小孩子的心理发展缺陷也是受家庭环境影响的。可是又有谁真正地去了解过他的成长了呢?

浩然因为没有良好的午睡的习惯,几乎天天要被老师批评。这天他被罚不准起床,我走过去问他:“你为什么今天又没有睡觉?”他告诉我,他睡不着。我就告诉他,那么从明天开始把眼睛闭起来假装睡。他答应了我。第二天果然见效,他不仅没有被老师批评,而且真的睡着了。由此我感慨,幼儿是需要你用心交流的。并且,集体午睡这样的规定,也是不够人性化的。

幼儿园一个班级平均有三十个孩子,两个老师,一个保育员,可是在平时又有多少幼儿是真正被关心的呢?有多少幼儿的心理是真正被了解过的呢?我所耳闻的是老师声嘶力竭的指令声。“杀鸡儆猴”也成了幼儿园教师普遍采取的措施,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科学呢?幼儿的天性就这样一点一点葬送在集体化的教育中。我们不是生产的流水线,所缔造的不是统一规格的灵魂。

因为看了一部叫《小人国》的纪录片,我对“巴学园”这个名词产生兴趣。

一本名叫《窗边的小豆豆》的书在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次被悄悄地翻译成中文,那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译本,但是有幸读到过它的人都曾被深深地惊喜和感动——居然有那样一座由六节车厢组成的“巴学园”,学生们每天带着“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饭菜当做午餐,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心情自由选择要上的课程,还有跳着校长发明的韵律操,晚上在学校礼堂里露营,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小豆豆啊!多年后,重新被引进出版的“小豆豆”不知不觉地爬到了畅销书榜的前列,并且两年来一直旺销,至今势头不减。这个日本小女孩的成长故事不仅再次紧紧抓住了中国孩子们的眼睛,也俘获着更多的成年人的心。

中国的孩子很辛苦,世界上都承认,早在我们当孩子的80年代,减负的论调就已经多有谈及了,快三十年过去了,减负的后果还是应了人们当时的一句玩笑话——“减负之后,还是正”,我们的下一代还是没有能轻松快乐地成长起来。所以,看过《窗边的小豆豆》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真想在现实的“巴学园”里学习生活,遇到一位像小林宗作一样的校长。这本讲述黑柳彻子童年真实经历的作品对于今天的教育体制与环境下的孩子来说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他们热切地关注着小豆豆的故事,好奇地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不送我去这样的学校?孩子们也许无法理解,其实学校本身没有什么神奇之处(除了校舍是由六节车厢组成的这一点),创造奇迹的是小林校长和像小豆豆的妈妈一样的父母们。他们抱持着最为真挚和宽容的心,成为孩子们童真的守夜人,在深沉的暗夜之中,为孩子们点亮前行中光明。从某种意义上说,《窗边的小豆豆》再次被引进出版正是在召唤一种“儿童本位”教育精神的回归,让孩子们更多地去自我成长,而非一种在长辈规划下的“被成长”。作为家长,我们只需要做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塞林格描绘的场景一样:所有的孩子们生来就该在一大片麦地里自由自在地奔跑和玩耍……但是,当他们一不小心,当他们终于要“没办法小心地”临近悬崖边缘、面临某种掉落下去的危险——“我”就愿是麦田里永恒的守望者,一次次地伸出手臂、一次次地拦住他们。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学前教育论文

学前教育机构的基数巨大,形式和种类多样,但真正的幼儿园在其中的比例不是很高,而符合国家标准的幼儿园比例更加偏低,未达到标准的幼儿园无论在校园的软硬件建设,还是师资力量上都存在巨大问题,危害幼儿正常的成长。这些幼儿园或其他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也使得学前教育系统变得混乱,严重影响正常良好的学前教育的进行。

【一】学前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运用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当今的艺术教育体系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等优点,虽然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仍在全球范围内流传广泛。

它对于提高孩子音乐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旨在给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学前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属于当今社会中最有影响力的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将舞蹈动作、肢体语言等多项综合艺术形式融合为一体。

提高孩子音乐文化素质、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学前音乐教育是人生当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人一生当中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说明在音乐教育体系中,重点是将幼儿的音乐、语言、舞蹈进行一个紧密的结合。

让幼儿自己能够直接的参与到音乐教育当中,由于它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和规范的课程要求,所以非常适用到幼儿的学前教育中。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具有元素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将音乐的多种元素和艺术行为完美的组合。

也正是因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没有固定教学模式,属于最原始的,所以对于学前儿童的教育非常适用。

在音乐的表现中要显得朴实无华,具有原本性和纯粹性。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体系的原则

众所周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由德国著名作曲家奥尔夫创造出来的,也是世界上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当中应用最广泛的。

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原则,分别为综合性原则、即兴性原则和参与性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奥尔夫指出音乐应该将动作、语言和舞蹈三方面紧凑的结合在一起,让学前儿童能够真正体验到最原始的音乐艺术,提高他们的各项综合能力。

即兴性原则主要将音乐知识通过“游戏”体现出来,先用游戏吸引住幼儿,然后让学前儿童自己去尝试和探索,最终明白音乐的真谛。

参与性原则,在奥尔夫音乐体系当中体现的是让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让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

(一)采用游戏的教学模式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在学童幼儿时期,能够最吸引他们的就是游戏。

故幼儿父母采用游戏的教育模式一定会引起学前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音乐最大的特别之处就是让学前儿童学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音乐知识。

学习到音乐知识,让学前儿童自己亲身参与到游戏当中,然后在游戏当中学到丰富的音乐知识。

然后学到相关的音乐知识。

例如,年轻父母在教幼儿唱《大雨小雨》这首儿童歌曲时,可以在提前整理好大雨、小雨的录音,包括碰铃、鼓这两种音乐器材,然后先给幼儿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录音,让幼儿先自己辨别出这两种声音的不同,幼儿也会自己根据听到的声音不同,做出不同的肢体反应,在听大雨的录音时,身体可能会进行大幅度摆动,小雨时,脑袋会跟随音乐轻轻地点头,通过这种方式让幼童感受到声音大小的变化,然后父母在通过敲鼓和碰铃,让幼儿体验到声音强弱。

这样幼儿在这种游戏的氛围当中就能够体会到声音大小和强弱的区别,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为他们今后更好的学习音乐打下良好基础。

(二)通过即兴方式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由于学前儿童的情感、表达和联想是多变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自由性。

可能同一首曲子,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不同理解,会根据自己的想法,跟随音乐做出不同的表现。

所以,父母在采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方法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可以先从那些简单的表演、改歌词开始,然后再给他们配图、编动作等,一步一步地鼓励幼儿,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展现出属于自己的创造能力。

例如,在学习一首新的儿童歌曲前,父母可以先给幼儿讲个小故事,让家庭成员每人扮演一个角色,首先要让幼儿进入到故事的情景当中,然后幼儿找到自己相对应的角色进行表演。

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创新,慢慢的就会体验到表演带给他们无限的乐趣。

(三)融合其他艺术,开启幼儿的艺术宝库

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包括大量朗诵、舞蹈、唱歌等一系列的艺术活动。

这种艺术整合不单单是每种音乐形式的重复叠加,它实际上是每种音乐形式的结合。

是将音乐、舞台剧、美术、表演等这些艺术手段综合在一起,在艺术形式上进行整合,同时内容上进行不断创新。

例如,可以让幼儿自己进行知识的整合,然后他们通过自己表演、唱歌等形式,将自己所理解的音乐表达出来,通过这种形式也能够让父母更加清楚幼儿对于音乐知识的理解情况,让教育幼儿学习音乐变得更加简单。

父母可以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前儿童的音乐才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艺术表达能力,让学前儿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开启他们的艺术宝库。

四、结语

学习音乐能够提高幼儿音乐文化素质、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学前音乐教育是人生当中最早的音乐教育,在人一生当中起到特别关键的作用。

希望能够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学习,为幼儿学习音乐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白艳.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32:156-157.

[2]曹洋.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高教版),,z1:34.

[3]傅方一.浅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7:216-217.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如今的农村幼儿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特别娇惯,只要孩子高兴要什么给什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和缺点不给予及时的纠正,以至于带入到幼儿园,在农村工作的幼儿老师特别难,班上孩子人数的超额工作量大,家长对老师的工作也不太理解,他们关心的是孩子每天学了几个字,谢了几个字,算了几道数学题,对孩子的行为习惯根本不怎么重视,他们不明白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影响他们的一生,要想得到家长的重视必须要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中不是任意进行的,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什么样的教育观塑造出什么样的孩子,作为家长面对孩子的任性和无理取闹时一定要说 不 ,同时要注意孩子的 第一次 因为这是良好习惯的开端,许多家长正是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抓住 一 字关,不但没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反而给以后的教育带来了后患。

去年我所在的小班来了一名小男孩,父母不在身边一直由爷爷奶奶照顾着,当时他年龄较小还不到3岁,长得很结实个头也很大,第一天入园有些怕生,爷爷奶奶怕孩子吓着轮流抱着一直到放学,第二天也是如此,第三天所有的家长不允许陪伴孩子。

爷爷奶奶就不停的交代老师多抱抱他们的孩子,后来一个月后其他的孩子都已经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可他还是每天哭闹着让一位老师抱着,就是因为他我们的工作增加了很多不便,如果第一天爷爷奶奶对他说 别的孩子都没有抱,我们炜炜也很能干不需要抱 多给他一些鼓励,更不会让老师抱习惯,他肯定会和别的孩子一样早点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生活中家长只有不轻易的放弃第一次的教育,才会杜绝第二次、第三次。

2.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形成良好行为的过程中,家长的责任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给予引导,在有准备的环境中耐心的培养,使他的一举一动逐渐向良好的行为发展,家长良好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的接受,对于3到5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家长要做个有心人,要仔细观察对他的良好行为及时表扬赞许形成习惯,对不良的行为要表示不满帮助他学会识别的能力,而不要指责他,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孩子从某种行为中获得了成功感自然而然就会重复这种行为,从而变成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而且要从家庭开始。

3.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孩子最直接的榜样来自于成人,尤其是家长,蒙台梭利说: 在孩子的周围,成人尽量以优美的语言,用丰富的表情去跟孩子说话。 幼儿的行为习惯是在成人的影响和帮助下形成的,家长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那孩子就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中熏陶,受到启发,从而形成好的习惯,家长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比如:

孩子礼貌的行为、早睡早起的习惯、整洁清洁的习惯、喜欢看书的习惯等等,都跟家长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俗话说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幼儿时期是是模仿力最强的时期,由于他们的认识能力、分辨是非能力有限,因此,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出榜样,正面诱导是很重要的。

这次在武汉 影子教师 跟岗学习中,永红幼儿园小四班的孩子习惯培养特别棒,从入园到放学一日的生活中每个孩子每个环节都做的特别好,就连家长们也配合的很不错,在开运动会之前老师要给家长开个会,老师在上面讲活动的安排,没有一位家长和孩子讲话,家长很认真的听孩子们也学着家长很耐心的听。

农村的家长也可以为孩子树立榜样,比如:忙了一天从农田回来收拾好农具,把手脸洗干净,脏衣服不到处放,鞋袜摆放整齐,不要当着孩子面吸烟,不随地丢垃圾,说话不要带脏字等等,孩子受到这种行为的影响也会自觉的跟着学,长期坚持孩子就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见榜样对孩子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中要注意方法和方式,切记简单粗暴

在农村幼儿园一线工作的老师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位家长和老师交流: 某某老师,我们家孩子特调皮不听话,在家他只怕棍子,在幼儿园做错了事情您尽管打他,我们家长不会介意的 。

像这样的家长我们可以理解,他是想通过打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但他不明白对孩子来说,孩子喜欢鼓励、夸奖,如果总是换来批评受指责和打骂,他的情感上接受不了会产生逆反心理,也可能更加激起他的不良情绪和更多不良行为。如果家长理解孩子了心理和需求,对他的想法给予鼓励、支持和肯定,再加以耐心的诱导和启发并坚持下去,良好的行为就会逐渐养成。

农村的家长应该多抽出一些时间注意创造机会,让孩子重复好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贯彻始终才有成效。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儿童是否接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将对其今后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学前教育是他们进入学习阶段的重要过程,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具调查显示,接受到良好学前教育的儿童,在智力、体能、品行方面都优于欠缺学前教育的儿童,而纵观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农村学前教育明显落后于城镇,那么如何摆脱目前这种尴尬的局面呢?笔者将在下文对其成因及对应策略进行阐述,以期促进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1、农村学前教育资金缺乏

教育資金充足与否,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因素,而现阶段的我国,虽然在大多数农村都开设了学前教育系统,但是与城市相比,还是略显不足,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则是资金的匮乏,由于乡镇地区政府的.财政收入相对不稳定,因此,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相形见拙,这严重影响了适龄儿童享受教育的权益,也使得这些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

2、农村家庭缺失教育思想

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孩子的教育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其家庭也应给予孩子一定的支持,而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很多儿童的家长大多外出打工,而孩子都是交由年龄偏大的长辈照顾,而这些人对于教育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加之经济上比较拮据,因此,往往会忽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家长认知的缺乏,致使孩子在本应接受教育的年龄,只能玩乐。

3、幼师师资水平相对较低

由于农村地区,在地理上的缺陷、经济上的不足、生活上的不便,致使农村幼儿园建设工作面临着诸多问题。资金的缺乏,导致农村幼儿园的环境相对较差,而生活上也就略显不足,难以吸引专业的教师来此工作,而在现今的农村幼师队伍中,很多的教师都缺乏专业性知识,且幼教经验匮乏,对于一些简单的文化课程还可应付,但是一些专业性的,如美术、舞蹈、音乐等课程则无法胜任,长此以往,对于孩子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极为不利。

4、农村劣性环境不利于孩子成长

目前我国很多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都是以民办为主,而民办幼儿园除了以教育孩子为目的,获取利益也是其重要目的之一,很多的幼儿园更是将敛财作为己任,从而忽视孩子的教育问题,往往会开设一些不符合孩子年龄的教学课程,只是为了多获取一些经济利益,这对于教育孩子而言,只能是揠苗助长。孩子在这种环境下接受教育,可想而知,其教育意义的微不足道。

二、促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策略

为加快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让孩子在适龄阶段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笔者将就文章上面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以促进我国的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为祖国教育事业贡献一己之力。

1、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财政支持

首先,各级政府要充分的认识到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及迫切性,将学前教育放在教育事业改革的首要位置,首先,针对民办类幼儿园,政府应出面,予以一定的调整,在收费标准、课程安排、教学设施上给予参考性意见,其次,应在财政上给予帮助,让民办幼儿园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到教学中去,最后,政府应做好学前教育重要性宣传工作,可以鼓励各地企业加入到孩子成长的教育事业中来,以此,补充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2、普及学前教育重要性,提升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孩子是否能收到良好的、充足的教育,与家长的教育认知深刻与否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提升家长教育觉悟方面,学校和政府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政府要经常性的展开学前教育重要性宣传工作,可通过电视、报纸等新媒体进行知识普及,而学校也应该出面,对一些家长进行针对性讲解,以此转变家长错误的学前教育理念,让孩子能够在适龄阶段接收到应有的教育,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3、更新教师队伍结构,重组教育资源

师资力量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为加快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更新农村幼师师资队伍也是重中之重,首先,应该给予农村幼师充分的肯定,在待遇上做出调整,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其次,应对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嘉奖,颁发证书等,从物质与精神双方面着手,让教师体会到国家对他们的关心,并让其了解自身的责任重大,以此,坚定农村学前教师将全部热情投入到农村学前教育事业中的决心。

4、加大对农村幼儿园的监管力度

对于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幼儿园,政府应出面彻查,对于不符合标准的课程、收费标准、教学设施、教师专业水平等进行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拆除、整合、替代措施。另外对于幼儿园的周边环境也要进行规划,对于一切可能影响到孩子学习的不利环境进行整改,让孩子能在一个优雅、清净的学习环境中,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三、结束语

农村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阶段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但笔者坚信,在国家大力提倡教育改革的方针之下,未来,我国的农村学前教育必将与城市学前教育水平不相伯仲,孩子也必将在优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美术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带给人美的感受,就幼儿美术教育来说,其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审美水平,并能够拓宽孩子的视野。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美术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少有学校会将教学重点放在美术教学上,这就导致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陈旧滞后,无法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对于幼儿美术教学来说尤其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对幼儿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类行为,教师都应该本着多赞美少批评的原则,以积极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美,而不是以严格的绘画理论知识来要求孩子。为此,当今的幼儿美术教育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还需要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配合,以不断改善美术教学氛围,为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应用创造性思维可以帮助幼儿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性思维在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上,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前提,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有助于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场景开展教学,以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幼儿美术教师要想提高美术教学成效,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摒弃枯燥的教学方法,注意将创造性思维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以激发幼儿对自己的生活环境产生更多的兴趣,进而不断培养幼儿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最后,创造性思维可以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幼儿时期的各种行为大都是以情感为导向的,将创造性思维应用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幼儿的情感,加深幼儿的审美体验,丰富幼儿的情感世界。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幼儿视作完整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关注幼儿的情感发展,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首先,幼儿美术教师必须创新美术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新形势下,幼儿美术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要对幼儿的思想行为进行过多的干涉,允许并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并不断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幼儿在教学中为幼儿设定固定的绘画模式,影响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幼儿美术教师在向幼儿讲授基本的绘画技法的同时,必须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他们的创作,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幼儿园应需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美术教学体制。美术本身是幼儿思想表达的重要方式,为此,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幼儿用色彩、笔触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鼓励他们自由创作,勇敢的表达情感,避免让幼儿在课堂上对固定的事物长期描摹,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会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而且可能限制幼儿的想象和思维空间。

对幼儿园来说,应该不断完善自己的美术教学机制,为幼儿教师和幼儿提供更多的美术材料,为幼儿的美术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以不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再次,幼儿美术教育还应该注意营造创造性思维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会给幼儿的美术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教师尤其应该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主动性,但是受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他们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是有限的直接的,为此,幼儿美术教师应该为幼儿的美术学习提供充足的美术材料,以引导幼儿去更好的观察,对于幼儿的好奇心教师也应该对其加以保护,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间。当然美术材料的选择也应该注意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注意不要用成人的观念去判断幼儿的思想,为幼儿的美术学习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自由借助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创造性思维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将创造性思维引入幼儿美术教学中,引导幼儿思考,激发幼儿的美术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1]丛荣.创造力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j].美术大观.2009(06)

[2]叶如柯.创造力在美术欣赏教学中的现状和策略[j].吉林教育.2009(11)

[3]张庆.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宁夏教育.2009(04)

[4]孔艳芳,刘清海.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创造性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04)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摘要:

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中,必须要强化专业素养培养,以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环境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幼儿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则基于专业素养培养目标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

关键词:

专业素养培养;学前教育;课程教学

学生职业认同感低

有调查研究显示,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上,一部分学生有着充分的学习热情,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目标并明确,这样的情况不光是在学前教育,基本上大学课堂都会存在。但是学前教育的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比较高,有些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没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待困难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选择绕过去,对学习困难感到畏惧;或者是注重幼儿教育中一部分,也就是艺术类型的专业课程感兴趣,忽视理论和实践课程。各种样式的问题反映了学生对与幼师的职业素养认知不同。学校对与专业教育没有明确的目标规定,导致老师和学生对自身专业职业发展前景没有清晰的方向,而且学生对于自身专业的认知受社会影响较大。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但是在课程中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的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不高;课程设置对于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主,对于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这对于未来走向幼师的岗位上会有着不小的影响;基础问下课程和科学课程并没无进行深入的理解探讨,可能说对于幼师以后要面对的是小孩子,所以基础文化之并不重要,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专业素质的综合提升。而在就业市场中,多数幼儿园只重视儿童文化知识的学习及智力开发,不注重培养幼儿专业特长,分析其原因就是学前专业教育人才短缺,已有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差,声乐知识和技能严重不达标,从而无法满足新时期学龄儿童全面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各地教育院校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此时,加快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教学方式单一

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方式单一,虽然教师的教学能力普遍受到学生的认可,但是有些教师和科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紧跟时代的潮流,没有先进有限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也就会大打折扣。学校的课程也和社会实践脱节,学生没有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也就会对学习的理论知识接不到位[2]。

注重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声乐教学的内容不够具体,因此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效果成为了课程发展的重点,本文对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能够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

:项目教学法;中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应用

在传统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主要是对声乐理论的学习以及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随着课程改革的提出,一系列项目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了中职教育的重要环节。声乐学习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课程,有很多技巧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这些技巧之间互相作用共同决定了声乐的表演水平。项目教学法能够准确的对声乐表演中的各种因素和技巧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还能够改变枯燥的教学课堂,对于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并从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法中的弊端,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项目为主线,教师起到了引导的作用,而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通过项目教学法,学生能够充分的发挥出主体作用,对项目进行自主的探究和自由的讨论,教师为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有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不但是知识的学习,更能够有效的提高应用和职业能力,更加满足中职教育的需求[1]。

在传统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基本都是灌输式的教育,教师机械的讲解,学生被动的接受,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主要是对声乐技能技巧的学习,忽视了对声乐教学的艺术实践,学生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没有体会到声乐学习的快乐,因此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声乐教学中,为学生安排专场表演,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专场表演之前,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要表演的曲目,然后教师编排好节目安排,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有机会得到实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药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有针对性的选择合适自己的曲目,这样一来,将项目教学法融入到教学中,不但能够充分的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效果[2]。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学习专业的声乐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需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在舞台上得到完美的展现,除了声音方面的培养,还要具备一定的作品创作能力,因此,中职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演出,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校园活动中的文艺演出,班级联欢会、学校迎新活动、跨年晚会和各种社团文艺活动等等,在学校方面,要尽量配合教师的教学计划,适当安排这种校园文艺活动,帮助教师实施项目教学法,从而拉近学校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多次的练习和彩排,有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感悟和创作,在整个实践演出的过程中,学生要经过准备、探索、创新、实践的过程,有助于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效果,真正实现学以致用[3]。

除了上述的专场表演和实践演出之外,要想检验声乐教学的效果,可以通过举办声乐比赛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学生在声乐掌握方面的问题,从而不断的缩小教学实际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质量。例如,中职院校可以在每个学期期末举行歌唱比赛、弹唱比赛以及各种声乐技能比赛等等,评选出优秀的个人和作品。对于参赛作品,教师不要一首包办,要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行创作和编排,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学生在比赛活动中,能够互相的分工、协作和配合,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利用所学的知识完成自己所负责的部分,这样一来,学生看到了自身的价值,能够提高今后声乐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比赛的结果,学生也会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教师也能够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逐步完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

总而言之,项目教学法是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中心,以学生的实际操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充分的挖掘了教学的特点。在中职院校中,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效果不够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提出,应用项目教学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

[1]赵惠群.高职声乐项目教学改革的思考[j].大众文艺,2024,11:196.

[2]张雯雯.开放协作型项目教学模式在高职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4,35(12):171-173.

[3]汪明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分析[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24,09:231.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摘要:学前教育对于一个还未长大的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在这里他们可以提前得到某些方面的培训,开发他们的智力。然而放眼我国,目前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几率极小,在茫茫众儿童之中,他们可以称得上是弱势群体。教育上比别人落后了好几年,以致很多潜力没有被及时发掘。正因如此,很多千里马式的儿童却并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影响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的因素有很多,如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迁移状况、婚姻状况等,因此,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对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的影响。

关键词:流动儿童;学前教育;家庭社会经济背景;迁移状况

学龄前阶段是每一位儿童的黄金时段,是激发他们内在潜能、开拓大脑功能的黄金期。孩子此时心灵纯净、天真无邪,接受事物往往可以高速度高质量。这一时期利用好了将大有裨益。此阶段对孩子进行教育是必须的,比如,可以让他们学习唐诗宋词、读经典书籍、发展一门特殊的技能等等。如不进行学前教育,势必使儿童起步更晚,发展更慢。因此,关注流动儿童的学前教育,已是燃眉之急。经济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世界之大,总有更好的地方吸引着更多的人前去。为了生计,多少父母选择了背井离乡,去另外一个城市打拼。这便涉及到一个现实问题,相比而言,幸运的孩子被父母带走,同去外地,彼此相见不曾是梦,他们成为了流动儿童;不幸运的是那些被留在了老家,孤苦伶仃,盼星星盼月亮,多少年都见不到父母的,这便是留守儿童。国家前几年实行了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使流动儿童入学难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一)何为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早在15岁之前就随父母迁至异地,户口仍为出生所在地。如此一来,他们并不能像迁移地儿童一样享受地方政府负担的教育经费。据统计,2024年流动儿童规模比2005年同比增加,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这是一个极度需要被关注的群体,他们一直被社会排斥着,亟须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二)何为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即为学龄前的教育,这个阶段的孩子接受新鲜事物灵活且快,是开发儿童脑力的关键时刻。天才的形成,往往与这个时期适时正确的引导大有关系。老师或家长可以对儿童进行多方面诱导,以激发他们大脑的无限潜能,提前激活他们的水平。聪明的有智慧的家长,大多数都会紧把这个时期,督促引导学生,无限地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据统计,迁移人群中迁移方向大多是由农村到城市,且农民工居多。他们为了生计,为了家庭,离开祖籍不远千里去拼搏,且这几年数量每每增多。每五个城市儿童中就大概有一个来自农村的流动儿童,可想而知,上学难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位流动儿童。其实,也存在城市向农村、城市向城市迁移的情况,这里面就不乏一些高级知识分子、有涵养的人物。另外发现,父母文化水平高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学前教育,这部分父母往往阅历丰富,有独到的见解,能为孩子的教育时时刻刻去着想;还有,迁移到省内的往往比迁移到省外的家庭儿童更容易接受学前教育,迁移到省外必定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户籍未变但人却进入另一个省,这样一来迁移地政府便不会让其享受免费教育,所以不难想象,迁移到省外的流动儿童想要得到学前教育实非易事。

(一)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

这是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很多家庭迫于经济压力或者工作需求,不得不迁移外地,其中家庭经济背景贫困还是占大多数。人人都有上进心,总想往更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会起身去更大的城市、更繁华的地界。这里会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给予他们以心灵的抚慰。

(二)我国国情

我国现存国情为东部地区发达,西部地区落后;城市地区发达,农村地区落后,这就引起了很多打工一族的游离迁移。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少有年轻一代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务农,相反,他们纷纷外出,以求更多钱财,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迁移人口的增多及流动儿童数量的上升。

(三)教育体制的缺陷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只对本地儿童履行免费教育的义务,而对户口为外地的流动儿童则受到跨域户籍的限制,导致流动儿童上学难的问题。

据一项调查显示,迁移人口当中农村儿童比城市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更少,可能因为农村家长思想觉悟较低,文化水平不够,故而没有对孩子的学前教育引起足够重视。另外,可能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女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比男儿童少得多。从一个省迁移到另一个省的儿童比在同一个省内迁移的儿童更易接受到学前教育,原因可想而知,某些体制的限制导致外省的儿童并不能随心所愿地在迁移地接受学前教育。能够知道为子女教育积极筹划存钱的父母,其教育的流动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几率往往更大。这主要与父母的素质涵养有关,这些父母常常有预见性,会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各种教育。最后调查发现,父母文化水平也与流动儿童学前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些父母大都是高学历群体,他们有素质、有涵养,可以以自己接受教育的过去来启发如今对孩子的教育,从而让孩子更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

(一)国家修改完善相应政策

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严重阻碍了流动儿童学前教育的选择,尤其是跨省流动的儿童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扶持,被教育拒之门外。国家曾搞过“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笔者认为,有关政策还有必要继续修正和完善,譬如针对跨省儿童入学难的问题,针对户籍难以变动的问题等等。只有国家做出引领,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格局。

(二)政府积极行动

如果说国家是事件的引领者,那么政府就是事件的实行者,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的情况与政府有着直接的关系。政府可以扩建幼儿园,以期收纳更多的流动儿童,对流动儿童持平等态度,从思想上纠正对流动儿童的排斥。另外,政府可以统计流动儿童的多少,让他们办临时户口,并积极容纳有临时户口的流动儿童。政府也可以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以使更多农村儿童在本地接受教育,而不会像在迁移地那样无助。

(三)家长提高自己、积极督促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家长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首先,要尽量少搬迁,非到迫不得已不要迁居异地;其次,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增强自己的文化水平,从自身去真切地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得到应有的教育;再有,家长要合理规划、积极存钱,有条不紊地为孩子的教育打算好每一步。

(四)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

目前,社会各行各业普遍对流动儿童关注度不够,导致他们在社会愈加没有地位,愈加难以上学。我们必须要让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流动儿童,了解流动儿童,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关爱流动儿童的良好风气。这样将会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他们值得被关注,因为他们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学龄前阶段是每一位儿童的黄金时段,这一时期学习效率极高,因此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这些儿童是社会所必需的一个群体,是祖国的花朵,其中也不乏天资聪颖的孩童,他们的才华没有理由被埋没,本应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奈何于家庭的迁移,让实现读书梦变得难上加难。笔者认为,流动儿童需要被重视,关爱流动儿童已迫在眉睫。为此具体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国家修正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政府积极行动引导;家长提高自己的修养积极督促孩子;社会各界给予广泛关注。相信做好以上几方面后,流动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则不会再难。

参考文献:

[1]邢芸,胡咏梅.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及迁移状况的影响[j].教育与经济,2024,(3):52-57.

[2]王翔君.流动学前儿童成长中的社会工作干预[d].苏州:苏州大学,2024.

[3]郭明超.长春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4.

[4]王东平.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转移问题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1.

[5]昶颖.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公平性个案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24.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摘要:本文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现状入手,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展开了探讨,希望对我国相关领域人才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要想推动学生的发展,良好的学前教育作用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了对课程理念和课程模式的改革力度,针对音乐教学来讲,增加了实践教学的内容,但是从整体上来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还存在一定缺陷,影响了相关专业人才的成长以及我国未来的人才培养,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加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同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拥有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学习积极性偏低等特点,学生特点不同,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提升针对性。现阶段,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展开对学生音乐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包含了多门课程,如音乐教学法、声乐、舞蹈和钢琴等。各个分支课程存在于每一门课程中,例如,幼儿歌曲伴奏和钢琴基础等是钢琴教学中的重要分支;舞蹈创编、幼儿舞等是舞蹈教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生必须对以上所有独立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明确各种技巧和技能。现阶段,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在开展过程中,对以上分科、分类教学模式进行了充分的应用,学生在学习中,各项技能单一性较强,在实际幼儿教学中,综合应用跳、弹、唱等技能的能力较弱,因此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一)根据幼儿园实际需求设置音乐课程体系

在改革音乐课程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在有助于学龄前儿童成长的基础上,根据学龄前儿童对音乐知识的需求,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展开音乐教育,促使其掌握较强的专业技能。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应当成为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课程设置的基础,相关教师应加大对这些材料的挖掘力度,并从整体上掌握我国的学前教育状况,适当的对教材内容作出调整,努力实现教与时俱进的目标,并对学前音乐教育的环境进行更新和完善。在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变的过程中,相关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当由音乐、舞蹈、理论知识教学教师共同合作,提升培养和考核方案的科学性,这样一来,各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自身的教学目标以及任务进行更加明确的掌握,也能够更好的进行合作,为加大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力度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理论与技能的结合

(三)努力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

现阶段,在努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时,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经验。例如,应用小组教学法,促使学生对课堂授课进行模仿,小组内成员,分别扮演教师的角色,并在授课中将自身的钢琴技能、声乐技能以及舞蹈技能充分的展示出来,最重要的是,将这些技能同授课技能进行结合,对教学能力进行锻炼。组内成员通过互相评价、学习和借鉴,提升自身的音乐教学实践经验。在小组成员的配合下,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精神都能够得到锻炼,学生将对上课流程产生深刻的了解。然而,该教学法同实际授课存在本质差异,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努力同当地幼儿园加强沟通,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为其争取上台讲课的机会,促使其充分展现自身的教育能力,并明确自身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同相关拥有丰富经验的幼师展开有效交流和学习,对于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对幼师职业道德、幼师素质需求等进行充分的掌握。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知,而只有综合素质较强的幼儿教师才能够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做出贡献。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积极展开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应用了实践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科学应用,提升了我国幼师人才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展开了思考,希望对我国幼师人才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在学前教育中应用游戏能够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因此,学前教育中都积极使用到游戏,为了使学前教育能够更有效的使用到富有活力、能够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游戏,本文重点分析了游戏在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游戏;学前教育;重要性;应用策略

在学前教育中,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喜欢玩游戏的天性,让学生感受到快乐的同时,能够从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学前教育效果才更加有效,由此可见,合理在学前教育中使用游戏也具有较高的难度。

1.1有助于了解学生游戏兴趣

在学前教育中使用游戏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游戏时,可以更有效了解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一方面了解学生兴趣有助于帮助学生引入更多其感兴趣的内容,促使学生在该方面得到更快速的成长。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兴趣能够选择更适合学生进行的游戏,促使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收获更多知识,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1]。

1.2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

虽然与单纯的讲授知识不同,游戏中所包含的知识有限,但是游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当学生参与到游戏中时,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游戏表面中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在深入游戏活动环节的过程中更有效的了解到游戏内部知识与表面知识之间存在的联系,从而促使学生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2]。基于对学生思维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思维是决定学生后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前教育中运用游戏更有助于学生快速发展,提高学前教育效果。

1.3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如果在教学中单纯为学生讲授知识,不仅会造成学生的反感,更会降低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最终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较大的恐惧。然而,当在教学中引入适合的游戏时,学生不仅可以感受到学习中所能够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可以感受到参与集体活动的好处,因此,学生可以更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这样不仅可以为当前学生的发展做好基础工作,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后期发展中具有更强的团队意识。由此可见,在学前教育阶段中引入游戏是十分有必要的。

鉴于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应用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工作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的策略,将游戏合理的融合到教学中,全面的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下面针对于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2.1结合不同学生兴趣,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

要想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更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在引入游戏前就要详细分析学生的兴趣,通过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从主体上更直接的了解到学生兴趣。除此以外,学前教育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日常接触,更全面的了解到学生兴趣,并在结合学生兴趣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保证每一位学生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都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证游戏开展的有效性。例如,当学前班级中既有对画画唱歌感兴趣的学生,又有对体育活动感兴趣的学生时,学前教育教师就可以结合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使兴趣相同的学生在一组,并为每一小组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游戏材料,提高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

2.2合理设计游戏方案,有组织的开展游戏活动

游戏方案决定游戏最终的使用效果,基于此,笔者建议学前教育教师在引入游戏前除了需要全面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兴趣,还需要设计出更加合理的游戏方案。此外,教师在设计游戏开展方案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可能突发的情况,并做好提前预防工作。除此以外,游戏设计方案中还需要详细包括到游戏开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需要面面俱到考虑到在游戏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使游戏可以更有组织性的开展起来[3]。

2.3不断创新游戏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人才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学前教育中运用游戏时不仅需要使游戏起到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积极性的作用,同时还需要使游戏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4]。基于此,学前教育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兴趣不断创新游戏内容,使学生在参与游戏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游戏产生的变化,从而促使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的意义,有效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为学生引入老鹰抓小鸡活动时,教师可以积极创新该游戏内容,将老鹰与小鸡各分成一队,但是在分队过程中,教师需要保证老鹰人数小于小鸡人数,只有当老鹰抓住所有的小鸡时,该游戏才可以判定最终老鹰获胜,反之则为小鸡获胜。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同时也可以更有效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在学前教育中合理使用游戏,有助于促使教师更全面了解到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发散自身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集体的积极性。基于此,笔者建议在日后开展学前教育时,学生教师首先需要详细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从而为其引入更适合的游戏,并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希望结合本文的分析,学前教育教师都可以使游戏在学前教育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科学的应用游戏开展教学工作,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有关学前教育论文

摘要: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填充着幼儿教师的人力市场。但是从这近年来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在幼儿的艺术领域教育教学中发现她们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音乐素养方面,学生欠缺的东西更多。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音乐素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综合能力

由于用人单位对幼儿教师的急需,造成学前教育专业的红火,社会上一些学校争先恐后开办学前教育专业,致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力参差不齐,以至于用人单位不时反馈现在的幼师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尤其是弹唱技能和音乐素养知识欠缺尤为突出。针对这一现象,本文经过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学生的底子薄,在入学时对音乐的相关知识了解太少,在校学习时间较短,不能很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彻底消化吸收;第二,学生对理论课程的认识不足,入学后对理论课程不够重视,造成缺少理论知识的支撑最终对技巧能力的影响较大;第三,学校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音乐素养的相关课程安排较少。目前很多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强化的是儿歌弹唱的能力,殊不知儿歌弹唱是一项综合能力,包括对音乐的感知,对歌唱的要求,对钢琴弹奏知识的了解,对声音美的追求,和对手指与肢体的协调能力的配合等等各方面,并不是每周一节声乐课、一节钢琴课就可以解决的。而学生音乐素养能力的综合提升必定可以对她们的弹唱能力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一、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是一门音乐知识的综合学科,它并没有一个专业的学术解释,但却是学习音乐的学生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必修课,而且音乐素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这个学生的学习音乐的能力和动力。目前对音乐素养的普遍认识是:音乐素养是一门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创编、音乐赏析和中外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的课程,是我国各个艺术院校、师范院校音乐系各专业的入学必考科目和入校后的必修科目,同时也是目前器乐考级开始要求逐步增加的音乐理论基础,是培养学习音乐的学生的全面音乐素质提高的一门重要学科。当前,在学习音乐素养上还存在认识上的不足。在老师方面,认为一节课时间有限,大部分时间用在乐器演奏教学上,哪有时间去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素养?这种想法,容易产生演奏能力与音乐素养能力严重脱节的现象,随着学习程度的加深,它直接表现出学生识谱速度慢,识谱错误率高,对音乐内涵不能领会,致使练琴效率变低,学琴周期拉长,压力增大,兴趣消失。在学校方面,如何快速培养一个零基础的孩子在短短的几个学期内达到可以胜任幼儿园儿歌弹唱教学的需要,是培养机构的责任和重中之重,因此,培养机构和院校往往比较重视技能教学,以便快速的完成培养目标。在家长和学生方面,忽视音乐教育规律,拔苗助长,不顾孩子的实际水平,一味要求老师赶进度,赶级别,只为了拿到证书而努力,致使老师只能舍弃音乐素养课程的教学,即使考级通过了,或是比赛拿了奖,也只能停留在会弹或唱一、二首曲子,其他什么都不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学习音乐者极大的不幸,也是老师和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时间上的一种浪费。使得学生未来的工作学习以及发展缺少动力和创造性。

二、理论课程的重要性

三、综合能力

总的来说,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学习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儿歌弹唱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各个理论课程的支撑和铺垫,仅仅依靠每周一次的钢琴技能课堂是无法很好的解决问题和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的。因此需要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和院系共同努力,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安排以及实践课程训练等全方位的重视和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儿歌弹唱能力技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弹唱技能和音乐素养课程知识的学习除了要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各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还应结合幼儿三至六岁的发展特点,重点培养幼师学生的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表现的能力,运用肢体动作、或节奏韵律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学习音乐的引导者和领路人。

参考文献

[1]刘川.《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测略》[j]北方音乐.10

[2]杜涓李云秋《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音乐素养培养的策略探讨——关于应用型本科办学的思考》[j]音乐时空.06

[3]李娜.《浅析幼师生音乐教育能力的培养——基于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目标》[j]大观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1.教学设施的重要性对于音乐教学而言,必备的教学设施以及多媒体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音乐乐器的欣赏以及韵动的聆听都是十分关键的。部分地区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这就需要国家进行相对扶植。或者可以通过一些较廉价的音乐器材中进行简单的锻炼,但是音乐器材的鉴赏仍旧值得关注。

2.教师素质的提升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师也许本专业根本不是音乐,而是其他专业,恰好缺少音乐教师而去任职了音乐教师或者是一人担任好几个职位。所以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只有提升教师的素质才能从最根本上解决幼儿的音乐素养问题。学校定期举行教师进修,不断的提升教师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符合教学宗旨。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是“光前、裕后、利今”的事业。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的基本力量是教师,她们也是做好高质量幼儿教育事业最主要、最直接的创造者。

1.教学活动的设计对于当前的教学来讲,教学活动的比重应该加大,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设计的,幼儿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要针对发散幼儿的思维进行游戏设计,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了学习。可以进行音乐鉴赏、猜歌单、唱歌评比等,对于表现好的小朋友还可以进行张榜公布,并且在照片旁粘贴小红花,以资鼓励。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幼儿教学很多教师会觉得力不从心,因为幼儿的心智并不健全,所以针对幼儿的教育就必须要拿出专门制定的方案。针对不同的孩子教育的方式针对不同的方法,有的孩子比较听话,有的孩子比较自我等等,这时候要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一起研究针对幼儿的教育方案。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正确的教育方式方法,对幼儿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在教学过程中肯定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此时教师们的职责就是及时上报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并且在上报之后进行集体讨论。也可以针对国内外的优秀教育模式在针对当地的教学加以综合,最终拟定最适合当地的教学模式。问题到来之后,大家齐心合力进行问题的改善就会讲问题解决,社会、家庭、学校共同的努力会解决最终的问题。针对幼儿教育一定要首要进行对幼儿心理分析,心理分析看似与教学无关,却能够起到帮助教育者走捷径的帮助,所以针对幼儿心理进行恰当的分析之后,幼儿们的一举一动所要代表的意思都会尽收眼底,在针对其表现出的意思进行教育则是非常方便的。

2.教学环境的改善教育环境作为一种^v^隐形课程^v^,其在开发幼儿智能、促进幼儿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所发挥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已越来越引起大家的重视,创设环境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但因种种原因,许多幼儿园在具体操作上还很不到位,从而影响到环境整体教育功能的发挥。

幼儿的教育主要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及对知识的探索和创新思维,先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简单有一个大致的轮廓,算是入门教育,针对音乐教学就是先让同学们对音乐器材和简单的音乐知识有大致的了解,在愉快的游戏氛围中不断的增加音乐知识。为今后的音乐之路奠定基础。开发幼儿的嗓音,根据幼儿的喜好进行分类教学也是非常具有意义的,在国家的扶植之下,针对音乐设施不健全的地区加大扶植力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幼儿音乐教育定会越来越完善。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学前阶段是儿童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关键期。

这一时期的教育对儿童发展起着重大的决定性作用,也是其发展智力,潜力的必要条件。

学前教育是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实施适应儿童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可有效地促进儿童发展,促成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协调与联结,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

幼儿如果能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也就为他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

我认为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诱导作用,是儿童发展的必要条件,对儿童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学前教育的目的是让孩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学习对和错,形成初步的判断对与错的能力:对外部世界和对所处环境进行初步认知和探索(学习探索,试验和观察):学会简单与社会交往(学习聆听,分享和合作):形成健康情绪,让他们经常进行正面的情绪体验(建立自信,学习与同伴和家人沟通):获得健康的体魄(通过活动锻炼身体)。

根据统一的教育目的,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水平而提出的具体目标和要求, 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具体内容如下:

1.让儿童独立地、主动地成长;

2.发展自我控制,自我训练及自我指导的能力,而不是只受成人的控制;

3.学习从自我中心的情感,到能够给予、分享及接纳情感,在新的环境中感到安全和被抚爱;

4.学习与别人交往的技能,并获得快乐的、积极的体验;

5.使男女儿童同等地发展个性与才能;

6.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能注意到健康、卫生和营养;

7.发展与练习大肌肉动作与小肌肉动作;

8.初步认识及支配周围环境,鼓励儿童的好奇心,思考和推理能力的发展,鼓励儿童积累和和运用知识;

9.发展语言,学习新的词汇,并理解别人的语言;

10.发展对周围环境的积极情感,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1.从胎教开始适应各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教育;

2.促进学前儿童体、智、德、美的良好发展与个性的健康发展;

3.成人对学前儿童的照管与教育相结合;

4.以兴趣诱发,在游戏中成长;

5.创设适宜的环境,发挥其教育的功能。

(一)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

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二)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是必要的

乡村都市有土、洋之分,虽然都是在同一片天空底下,然而无论景观、房舍、建筑,都有差别。

久居都市的孩子,每天所风的无非是几幢大的房屋、川流不息的车辆,想要玩玩“官兵捉强盗”的游戏,恐怕都找不到足够的空间,父母应多带孩子们到乡村、田园玩玩。

若做不到,则家中若有院子或空间,可放些砂石、野草,虽无大自然之宝,但也聊胜于无,依然可以让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不要怕孩子弄脏衣服、身体,弄脏了还可以洗,最重要的,从中玩出野性,常能影响未来的雄心壮志及达观进取的精神,这些不是一些斯斯文文的积木可以培养出来的。

(三) 多给予孩子鼓励

对孩子的评价要以肯定性评价为主。

一个良好的自我系统的形成,有赖于主我与客我的积极互动。

幼儿很希望从教师、父母、同伴那里得到自我认识。

孩子还是特别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并从中获得关于自己的印象,如果他面对老师的漠视,他还敢向老师表现自己吗?我们知道,幼儿如果得到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就会利于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从而形成自信、自尊的人格特征,反之就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

(四)让幼儿体验合作的乐趣

幼儿对游戏很感兴趣,因此,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合作的益处,促进幼儿积极与他人合作,逐渐具有合作的意识。

如游戏“照镜子”一课,两人为一组,其中一个幼儿拿镜子,一个幼儿对着镜子往额头贴红点,看哪一组贴得又好又快。

游戏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幼儿进行反思,让他们想一想自己是怎么做的、应该怎样改进等。

在这里,教师应注重让幼儿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

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彼此争论,达到互教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

如一个幼儿对同伴说:“你镜子拿得太高,我总照不上。”同伴说:“你贴得太慢,下次我来贴好吗?”这个幼儿马上高兴地说:“我知道怎么拿镜子。”幼儿在相互交流互相关心的过程中,逐渐有了合作的意识,建立了相互信赖的关系。

总之,学前教育不单单是照本宣科的进行文化课本传授,更重要的是实践能力和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

希望家长及幼师们能紧抓孩子的黄金时期,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幼儿身心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让孩子的无限潜能通过学前教育激发出来,为今后的成才之路坐下良好的铺垫。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工程造价概论论文3000

很多大学生快毕业就要写论文了,那么怎么写?下面请参考工程造价概论论文3000!

工程造价概论论文3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仍然十分落后,所以亟需一套科学而又先进实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为我们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服务.为提高我国的工程投资效益服务。

关键词:工程造价论文

一、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始终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投资决策阶段是对项目产品质量、效果、档次的一个定位,项目决策阶段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

1、投资决策阶段

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产品的定位,产品定位决定项目成本的高低,决定项目的投资效益。基础资料的收集,工程所在地地质情况、材料价格信息、周边环境、发展前景以及类似工程资料,参考类似工程造价、单方造价、单方含量,对拟建项目进行投资预测,尽量做到预测的准确性。认真做好市场研究,对项目市场需求状况进行分析,类似项目建设、投资、收益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周边规划环境对拟建项目优劣趋势,从而最大化的利用优势,避免劣势,论证充分,为项目争取最大的投资效益。

2、可行性研究决策

项目方案是整个项目的初衷,根据收集的资料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根据方案设计做好投资测算,实事求是的反映项目造价,做到经济、合理、适用。方案设计是后续设计的基础,也是项目投入人力、物力、资金的前提条件,方案可行性研究的论证也就尤为重要。对拟建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分析论证过程,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重视项目市场地位、品牌形象,以减少项目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和影响企业今后的发展。

二、 设计阶段造价的控制

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具体规划,设计成果即施工图作为工程实施的`前提条件和依据,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 工程设计对项目造价的影响占到了75%左右,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

1、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建设单位需对设计单位的设计进行审查,避免设计单位过于保守,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优化同时,设计质量必须达到国家规定、功能满足使用要求、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使工艺流程尽量简单,设备选型更加合理,从而节约大量资金。

2、限额设计

为了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可以参考类似工程投资实行限额设计。分解投资和工程量是实行限额设计的有效途径和主要方法。通过对类似工程进行经济指标分析,考虑材料价格指数,对工程实行单方造价限额,再分解到各单位工程和各分部工程,对主要工程量如钢筋、砼单方含量限额。通过层层分解,逐项限额,实现对投资限额的控制和管理。

三、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1、工期的合理性

工期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和成本, 对工程项目而言,工程的质量、成本和工期是施工管理的三大主线。工期的长短不同,会影响人力、机械的投入量不同、质量效果不同,从而价格不同,市场物价不断变化,因而工期的不同,材料价格也随之不同。因此,合理安排工期,使项目投资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2、招投标制度

项目实施阶段,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对投标报价形成竟价,通过编制标底,标底应详尽、准确,选定合适的评标方法来评定出最优投标方案,以投标报价、施工方案、质量、工期、投标单位信誉和业绩等方面的综合评定分最高为中标价。在工程成本中,材料费占总成本的60%左右,因此加强材料成本控制在实现成本目标管理中起着核心作用。为了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力求购进质优价廉的产品,避免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出现管理漏洞,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现象。要求材料采购采用招投标及竞价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

3、设计变更

在工程实施阶段,设计变更应尽量提前,避免造成返工浪费,变更发生得越早,损失越小,反之就越大。如在采购阶段变更,设备、材料须重新采购;若在施工阶段变更,已施工的工程可能要拆除,势必造成重大变更损失。为此,必须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初期,减少设计变更,尤其是对影响工程造价的重大设计变更,使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

4、工程进度款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进度款一般分为预付款、月进度款、完成工作内容阶段进度款。月进度款、阶段进度款付款时,首先确定是否满足合同付款条件,再按工程完成情况计量,工程量尽量准确,费用的计取严格按合同条款执行,对于超合同范围和工程质量不合格的不予支付。在办理工程付款时,应及时扣回预付款及各种应扣款项,避免出现超付现象。

5、加强合同管理

工程建设承发包合同,是业主与承包商进行工程承发包的主要法律形式,是进行工程施工的法律依据,也是工程计量、工程费用计算及支付的主要依据。所以,订立和履行工程建设承发包合同直接关系到开发商和建筑企业的根本利益和信誉。加强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为此,必须把好合同的起草、审核、签订关,严格执行合同条款,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违约索赔。

四、结算阶段的控制

建筑工程竣工结算即建设工程项目竣工并验收合格后,承包人与发包人对所完成的项目建安工程费用进行全面实际工程造价的计算。 主要是进行成本分析,结清工程价款,核定工程造价,也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后编制竣工决算和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依据。竣工结算过程中施工单位编制工程结算书普遍存在冒算多算、高套定额单价、高套取费标准等提高工程造价的现象。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三种:①结算编制人员业务水平太低,所以导致计算错误,结算失真;②建设单位在发包合同及现场签证中用词不严谨而导致结算与实际有出入;③施工单位顾虑结算卡得太紧,自然形成施工单位加大水分多报的可能。

施工图纸、竣工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隐蔽记录、施工签证和施工合同等都是工程结算的主要依据,为此必须做好结算审核的前期工作: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不仅是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服务对象是幼儿园的孩子。与孩子们进行有效沟通,将教育、生活和情感信息高效传达给孩子们,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然而,中职学前教育偏技能培养、轻文化教育的倾向,使得学生的语文表达及写作能力越来越差。通过语文课程,多途径培养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前教育职业岗位的需要

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目的是培养出适应幼儿园教师岗位的职业人才。作为教师,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传道、授业、解惑”始终是其岗位的核心内容。运用语文综合能力,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幼儿教师能力的直接体现。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基础阶段,要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写作水平。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职学历,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并不是终点。学前教育“国十条”的颁布,学前教育师资入职门槛的提高,更是对学前教育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进一步提升学历,获得幼儿教师资格是摆在学前教育学生面前绕不过的坎。目前,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普通高考、成人高考、对口入学招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五年一贯制大专招生等形式升入高校,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获得更高的学历。但无论在哪一种形式的考试中,语文几乎都是必考科目,写作考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观念,导致中职教学重技术、轻文化

毋庸讳言,中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所需的基础型、即战型人才,需要培养对象具有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和无缝对接的能力,但狭隘地把中职教育理解为就业教育却是十分有害的。在这种“就业第一”的功利性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教育逐渐演变为“技术培养”,教师的角色逐渐演变为教练的角色,学生的`角色逐渐演变为学徒的角色,中职教育无可避免地走向重职业技术培养、轻文化熏陶的窘境。

(二)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的偏颇,导致语文学科地位的弱化

中职学校一个不容忽视的实际情况是学生学习兴趣较弱,基础课业成绩相对较差,很多学生是因为考不上普通高中而被迫选择中职学校就读。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相对略好,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但在“能力为重”的前提下,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学科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时,把音乐、舞蹈、美术、钢琴等学科课程放在了首位,学时比重较大,实现重点考核;把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放到从属位置,压缩其学时设置,有意无意忽略了对基础课,特别是对语文课的重视和考核,直接导致语文学科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地位的弱化。

(三)教师教学思想的倦怠,教学手段的老化,导致写作课堂的寡淡

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无论持何种语文教学观点,语文都应该是心中有“文”的教学,都应该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在中职学校,语文课被边缘化,学校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教师由于本身的职业倦怠,学生管理上的压力,思想的懒惰,绩效工资的消极影响等原因,久而久之连语文教师自身也不再重视语文课了。在进行写作教学时,目的在于应付学校检查,完成任务,教学没有针对性,只是介绍传统的写作知识,不将写作与学生所学的学前教育这个专业结合起来,课堂信息跟不上时代节奏,教学手段老化陈旧,语言粗鄙缺少激情,课堂寡淡无味,导致课堂从根本上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

(四)学生写作学习动机的缺失,导致学习收效甚微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认为学好音乐、钢琴、舞蹈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重要的。因为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职业岗位竞争中,就会抢得先机。基于这种认识,很多学生把学习语文等基础课的时间花在专业课程上,加之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写作训练,对写作认识不清晰,害怕写作,因而不重视自己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写作动机的缺失,导致写作学习收效甚微。

(一)学校全局把控,激活写作元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现实的状况却是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学习课程多样,学习任务繁重,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也非常困难。学校要从全局出发,把控学校中的写作教学。首先,学校要实行宏观调控,合理调整课程及学时安排,改变教学部门重技术轻文化的不良倾向;其次,学校领导班子要开展突击听课活动:通过关于语文写作课程的突击听课,了解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评价教师的教学方式、课堂师生配合等情况。与此同时,学校领导班子还要召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会议,同教师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切实提高,增加教师对写作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学校通过研究和召开教师会议,明确进行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只有让语文教师感受到自己是学前教育专业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激发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写作教学的探讨和实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才有可能稳步提高。

(二)结合语文特点,优化写作教学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教育公平一直是人们所倡导的平等的观念,然而,我国的城乡学前教育发展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就目前的现象来看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上。分析城乡学期教育发展的差异,从而能够有效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更好地为了农村的发展以及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

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差异;措施

我国的教育公平一直倡导从起点到结果的公平。这其中包括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和幼儿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都实现教育的公平。但是,由于城乡之间的地域差异以及受到环境的影响,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育起点的不平衡

起点教育在幼儿的整个教育过程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尤其是在入园的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幼儿园入学的数量就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农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发展,同时农民群众对于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也有了一定观念上的转变。但是就城乡比较而言,农村幼儿目前就读幼儿园的数量还是较少,这主要是源于简陋而自筹资金开办的幼儿园教育问题。

教育过程的不平衡

学前教育过程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资源情况下,师幼儿是保持良好的师幼关系建立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幼儿园教师待遇低下,师资水平低,流失现象严重,导致专任教师缺口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受到幼儿园待遇的问题上,从而造成了农村的幼儿教师较少,尤其是几乎一个幼儿教师要负责好几个班级,从而使得农村的教育过程远远低于城市的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师在数量上的缺乏是导致教育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教育结果的不平衡

农村地区地形地貌复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大,决定了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的推进不能以新建正规学前教育机构为唯一途径。[1]城乡幼儿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平衡直接影响了教育结果的不平衡,尤其是体现了幼儿在入学的准备上。农村幼儿不仅在受教育机会和年限上远不如城市幼儿,而且他们所接受的教育过程和质量更是无法与城市幼儿相比。

城乡经济发展存在着差异

学前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使得农村的经济处于长期的滞后现象中。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家庭的收入水平,从而对于劳动力较弱的家庭中所支付的费用就十分困难,从而造成农村家庭无法支付大量的幼儿费用。但与此同时,硬件资源的持续投入仍然需要,特别是乡村幼儿园的硬件条件仍有待大力改善,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有待大幅度增加。[2]

教育资源分配存在差异

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农村学前教育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匮乏,尤其是我国教育部门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从而使得农村的学前教育难以发展。这种经费的投入和农村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城市的教育资源本来就高于农村,而面向社会支持的更多。从而使得城市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从而出现了严重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只有强调对学前教育公共财政进行公平导向的合理分配,理顺投入机制,才能确定幼儿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先顺序,将幼儿教育资源配置给最需要帮助的群体。[3]

教育师资力量存在差异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得更多的幼儿园教师不愿意上偏远的农村任教,这就间接了造成了农村的教育发展水平有限,尤其是在专任幼儿园教师和城镇相比,职称问题以及收入水平的因素都造成了农村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教育师资力量的稳定性。从而长久下去就会引起学前教育在师资力量上的不同。

普及农村学前教育

在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要从教育的起点即普及幼儿教育开始,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大力推进农村幼儿园的建设和发展上,从而才能够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数量,以此来保障每个幼儿都能够接受农村教育的机会。通过各种有效方式构建教育公平视域下农村幼儿园课程和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确保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在学前阶段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保障城乡学前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优化城乡学前教育的资源配置

实现学前教育公平的资源配置能够为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提供有效的保障,尤其是从改革城乡之间的人力和财力方面,能够使得政府更多的是关注政府的需求,从而才能够在学前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实现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目前农村学前教育办园条件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努力实现城乡学前教育在物力资源上的均衡配置。

加强农村幼儿教育的监管

学前教育的平衡性要根据幼儿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当学前教育儿童在教育资源上实现公平时,并不等于学前教育就实现了公平,这需要在保障儿童获得基本的受教育权利上,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学前教育公平。

学前教育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发展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础,随着国家对于城乡学前教育的关注,尤其是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缺乏的情况下,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减少农村的压力,无论是在办学条件还是从幼儿园的成长环境出发,要实现城乡教师的资源合理的配置。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摘要:本文从学前教育的社会需求状况,音乐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拓展,音乐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三个方面对音乐教育思维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拓展加以细致的论诉。

关键词:音乐教育;思维;学前教育;拓展

音乐能塑造人灵魂,安慰人的心灵,提高人的素质,是精神的启蒙。在学前教育方面,音乐往往能对幼儿的兴趣、形象、声音的象征,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学前教育要以音乐教育为载体,以保证其有效性。音乐教育分为教师教育与非专业两类,对于专业的音乐教育来说需要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经过专业的音乐学习,在舞台表演和专业技巧方面都有一定的修为;另外的一种是相对于学龄前儿童而言,通过音乐的形象性、感官性为道具,培养学龄前儿童的各个方面的综合素养,而这一任务的实施者就需要有较好的音乐素养才能更好的服务于音乐教育工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个家长都会给自己的孩子在教育上选择最优越的学习环境,具体表现为对其热衷于学校的选择,热衷于双语教学,热衷于钢琴、舞蹈、艺术等艺术技能的培养和心理塑造,儿童的认知、情感的发展和新颖性。

(一)从儿童的音乐需求出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了解儿童音乐的需求,以及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基础,可以帮助幼儿教育机构和教师更好地发展,更加贴近实际的教学模式。幼儿教育是广泛应用于小班化教学模式,并为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实践提供依据,面对较少的孩子,音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并尝试统一的教学进度,使幼儿在唱歌和舞蹈中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从音乐的儿童需求出发,也要个性化。在进行相关课程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孩子的表现,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深入学习。

(一)学前音乐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幼儿音乐教育能促进幼儿与同伴的互动和合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在幼儿发展学前音乐教育,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幼儿音乐教育也能通过孩子熟悉音乐、理解音乐对生活的感悟、接受新事物,也能让他们在音乐的过程中提高理解力、注意力同时也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想像力。

(二)学前音乐教育促进儿童的团结意识。学前音乐教育对幼儿音乐教育现状的研究,发现孩子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和听音乐,可以变得更加安静,注意力更加集中,他们变得更加自律,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特性来进行各种各样的音乐活动,这些活动能增强孩子的情感,集体歌唱比赛也能帮助他们形成集体荣誉感。

(三)学前音乐教育促进儿童的规则意识。幼儿音乐教育具有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教师在音乐教育前通常把孩子叫做注意力,倾听,跟着唱,学唱,节奏和速度的控制,还可以再小朋友练唱组的形式,比哪组唱得最好,鼓励孩子遵守规则,要学习音乐,赢得赞美。特别是,合唱比赛和幼儿园在其他形式的歌唱比赛举行,儿童规则培养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各种各样的美味一致匹配的音乐形式,只要做得不好,会影响整个音乐的效果,所以对规则的意识特别强调教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黄灏.武汉市洪山区社会音乐教育培训现状调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4.

[2]郭海洋.昆明市校外音乐培训选点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4.

[3]黄河.周代音乐教育对我国当今音乐教育的启示[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24.

[4]李莹.早期音乐教育的情感语境何在[d].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24.

[5]陈文懿.浅析情感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d].北京:中央音乐学院,2024.

[6]成华兴.论学校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教育在少儿素质教育中的互补作用[d].甘肃:兰州大学,2024.

[7]陈越.试论20世纪以来音乐教育学会组织及其与音乐教育发展的关系[d].上海:上海音乐学院,2024.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职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愈加关注,从学前教育的内容上看,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专门技能以及教育实践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均依赖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进一步以理论教学为指导、以实践教学为核心优化学前教育专业成效,是现阶段相关教育人士的关注热点[1-2]。

学前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指通过提供从事学前教育教学的感性经验,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幼教工作的技能技巧,以及培养学生日后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及研究的工作能力的目的。从本质上看,学前教育的实践课程是属于教育中的综合课程,是教育专业课程中的重中之重;从内容上看,实践课程可主要可包括教育见习、模拟教学和教育实习以及综合实践等课程项目。

由于学前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低龄化、身体素质差、认知思维结构发展不完全、生活自理能力低等特征,因此,从事学前教育的幼教不仅应具备合格的教育技能,同时也应以幼儿的发展为中心积累育儿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而学前教育的实践课程属于教育专业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课程,从教师教育的发展方面来看,实践课程有助于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培养其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从实践课程内容上看,其涵盖了实践性课程、实践技能和实践活动等方面,有助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由职前向职后教师,由新手向专业化教师的过渡发展,从而为实际教育技能操作奠定基础。

(一)见习的广度与深度并进

教育见习是学前教育实践课程的基础阶段,是该专业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教育理论后,在学校的计划与组织下,以一定的学习目的为导向到托幼机构、幼儿园等进行实地参观的重要教学项目。通过见习的跟班观摩学习获得感官上的幼儿特点信息,从亲身实践中初步感受幼教工作,为其进一步将学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联系奠定基础。为了促进见习的有效发展,常态化是现阶段见习制度的发展方向,对此,笔者认为,学校可通过分散见习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例如,将教育见习安排于每一学期的理论教学末端,见习时间以一星期为参考;对每次见习进行具体内容的计划与安排,根据其层次可首先使学生了解以及学习幼儿园的常规活动,并参与协助幼教的班级管理活动,观察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活动等,使其从具体内容中获得初步实践经验。

(二)丰富实习的规模与内容

传统的学前教育在实践课程中通常以一次性实习为主,该模式不仅规模小无法达到预期的.实践教育目标,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实践经验获取的客观性发展,具有较高的偏差度。为了避免一次性实习的缺陷,应对实习制度的规模以及内容进行丰富,例如,将实习模式分为三个环节,包括教育实习(小实习)、毕业实习以及研究性学习。首先,教育小实习属于毕业实习的初始阶段,应重在发展学生从事幼教工作的基础技能,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加入到幼儿园五大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帮助其积累具体的实践经验。其次,毕业实习作为实际岗位实习的一种,可安排在毕业前夕,应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工作;一般来说,毕业实习可囊括的教育实践活动应包括保育、教育、班级管理、家长与社区等工作,为学生参与幼教工作后独立从事幼教活动提供经验发展平台。在实习过程中,可实施“双导师制”,即由学院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全程指导,以保障学生实践课程能得到及时反馈。

(三)注重专业技能综合实践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从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年)》指出要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质量以来,农村学前教育虽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其底子薄、范围广、数量大、欠账多,仍然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短板”。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拓宽资金来源,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学体系;改变家长陈旧教育观念,加大力度推进家园合作等。

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对策

经费投入有限,办园条件差

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多、底子薄,学前教育的发展对经济支持的需求就更大,再加上经济发展的滞后性和筹资渠道的不畅通,导致一些地方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先天不足。当前,虽然我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有所加大,并有意识地向农村地区倾斜,但真正用于农村学前教育的经费却是杯水车薪。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了一些农村地区幼儿园办园条件差。一些农村幼儿园选址不合理,幼儿活动空间狭小,班额远远大于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并且对于整个园所缺乏合理的规划。在设施设备上,一些农村幼儿园没有足够数量的可供幼儿操作的玩教具,大型的活动器械除了滑滑梯外几乎没有其他的了。最值得关注的是幼儿园在安全、保洁、消毒设施方面的欠缺。

师资力量匮乏,教师队伍流动性强

教师质量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育质量。一些地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不足折射出农村教师队伍的参差不齐。在一些地方农村,由于工作环境艰苦、工资待遇低、缺少专业发展机会等原因,鲜有具有幼儿教师资历的合格教师选择去农村工作,即使去了一些人也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换取工作经验的“跳板”。这种现状一方面致使农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陷入极度匮乏的状态,另一方面,造成了农村幼儿教师队伍流动性强,虽然有优质教师存在,但教育质量却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小学化”倾向严重

幼儿教育“小学化”不仅是对幼儿现阶段的身心发展,还是对将来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都起着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然而,一些农村地区幼儿园教育始终存在于小学的影子里,无论是在教育内容、教育管理还是教育评价上都成为小学的预备班。在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当坚持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回顾我国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可以发现其中普遍重视“读、写、算”的教育,而轻视对幼儿的保育工作。

家庭与幼儿园教育脱节

在一些农村地区,绝大多数孩子都属于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长期与父母分隔两地,孩子的教养大多是由祖父母承担,在祖父母辈的人眼里,只要孩子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他们不会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来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而孩子的父母也因为不在孩子身边,再加上工作繁忙,与老师很少有充分的沟通,甚至有部分父母觉得幼儿园没什么好沟通的,等孩子上了小学再于老师沟通也来得及。这种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脱节,使得幼儿园教育往往事倍功半,非常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拓宽资金来源,加大投入,改善办园条件

当前,制约农村学前教育的关键是教育经费不足。现阶段,在今后工作中要提高对这方面政策倾斜力度同时坚定不移的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经济支持。拓宽资金来源,通过社会募捐、慈善捐助、企业对口援助等社会力量来筹集资金。我们要利用已有的经济支持,合理规划园所,维护、增添设施设备,不断改善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

加强农村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尽快解决长期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教师编制、待遇等问题,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适当增加农村幼儿教师编制,以减轻她们的工作负担,并将她们纳入社会保障的范畴。其次,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和园长的培训,可以通过与城镇优秀幼儿园建立对口帮扶机制,在不断的交流研讨中改进观念,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园长的管理能力等。再次,可以通过城乡幼儿教师的双向流动来促进农村幼儿教师队伍的成长。

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教学体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活的乡村教育就要用活环境,不用死书本。首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安排上要充分考虑农村孩子的特点,注意动静结合、室内户外相结合、小组个别相结合等。其次,在五大领域方面,要充分利用农村天然的环境,选取幼儿感兴趣的自然事物或生活事件,教师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给幼儿自由的环境,积极的引导幼儿去探索、观察、记录,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要更关注农村幼儿艺术领域和语言领域的发展。最后,要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重视民间传统游戏的的价值。

更新家长教育观念,推进家园合作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伙伴,幼儿的教育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共同完成。我们必须引导家长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孩子幼儿阶段的教育,这里的教育指的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只是智育。幼儿园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家园合作,针对农村地区大多由祖父母辈的家长教养孩子的特点选取合适的家园合作形式。同时,要加强与孩子父母的沟通,将幼儿的成长现状,遇到的问题反馈给父母,并向父母传递科学的教育观念。

[1]刘占兰.农村学前教育是未来十年的发展重点[j].2010.

[2]严仲连,何静.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现状与执行策略[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

[3]杨莉君,曹莉.中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6).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摘 要]学前教育的价值在我国不断被认可,儿童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幼儿学前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初级阶段,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启蒙时期,在这个时期既要向孩子们传授一定的知识又不要使教育剥夺孩子们活泼可爱的天性,使幼儿在游戏与学习之间,掌握家庭教育无法给予的知识与技能。幼儿管理等许多方面做了很多的改革,但一些幼儿园墨守成规,仍有一些让人担忧的地方。幼儿是祖国的未来,良好的教育有利于形成群体意识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本文分析了幼儿学前教育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目前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问题与教育模式的转变。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前;模式;创新;转变

引言:幼儿园教师角色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将教材生成幼儿容易理解的教学实践。然而,我国当前各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普遍存在着单一化、教条化的灌输式课堂教学程序,难以体现课堂教学对职前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构建的价值。因此,创造丰富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环境,发挥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功能,养成职前幼儿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成为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1]。

2、学前教育对于孩子的人格品质及社会性的形成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是受后天的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时期,也是一些基本感情开始形成的时期。因此,正确恰当的学前教育能够为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及社会性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使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爱心、责任心及自信心且能够具备自控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等,这都将关系到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

3、学前教育影响孩子们自我意识的形成。学龄前的孩子对于自己的认识更多的要通过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这种认识包括一种自我主体及情绪的认识。在学前教育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去认识自己的身体各部位的名称,明确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从而使他们形成一种自我主体的意识。同时在教育中,通过教育手段的运用使孩子们认识到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变化,也让孩子们对于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认识[2]。

1、学前教育知识内容过于“超前”。虽然学前教育是孩子小学教学的一个过渡阶段,需要涉及一些小学的内容,可以让幼儿的知识储备进行逐渐过渡,但是现在某些幼儿园大班直接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拿来教学,其钟内容主要是学习拼音、做习题为内容,同时安排作业,现行幼儿教育中小学一年级教材的使用和各种作业的内容占据了孩子们过多的时间,让孩子们感受小学的学习氛围,使得他们过早接受教育的压力而失去童真的天性。

2、学前教育对于幼儿之间人际关系重视不足。幼儿时期的孩子从一个家庭走向一个大的集体,在他们心目中有的是自己个体的意识而无集体和整体的概念,因此在和其他孩子们相处时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矛盾,甚至发生打架伤人的行为。当孩子间有这种矛盾产生时,教师只是简单的制止学生们的大闹或者进行简单的批评教育,却对于孩子们之间关系的维护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调节,这样不但使幼儿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更影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幼儿教师应当侧重于关注与调节,关注儿童心理,调节幼儿对于人际关系的认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3]。

3、教学模式相对落后活动古板。学前教育知识和道理的传授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和参与的主动性,要让孩子们参与到其中,教育的目的才能更好的实现。但现行学前教育模式下教学方法的落后和沟通的缺失使得教师无法更好的满足学生们的需求,老师只是延续传统教育法,让幼儿做同样的游戏,逐渐会让孩子失去兴趣,觉得没有意思,久而久之也不愿意去参与,对于学生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时候幼儿会有自己的创意,老师一下子否定了孩子的意见,磨灭了幼儿创新与主动的意识。

1、充分发挥学前教育应有的功能。幼儿园是孩子们接受教育和保持童真天性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在保护孩子们天性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实现对孩子们的智力培养及人格等各方面的培养。某些幼儿园“小学化”的内容,不利于幼儿天性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实际教育中应该注重与对他们天性的释放。对于质量性知识的传授,教师们应该注重引导孩子们从自己的本性出发来思考想解决相关的问题,不是要求他们去记学习的结果,而是要他们去掌握思考的过程。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教师应该立足儿童本身的情况及时创新教学方法。学龄前的儿童最大的特点是经验和知识的缺乏和好奇心较重,孩子们对于许多问题会产生无数个为什么,教师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为其解答。利用孩子们感兴趣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当教师更多的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一些问题便能更好的实现与孩子们的沟通和相关知识的传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亦要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让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更好地联系起来[4]。

3、注重孩子们人格和社会性的培养。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小学教育前智力性知识的传输,更多的是为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在这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在日常和课堂教学中通过与孩子们的互动或者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告诉孩子们对与错、是与非,并且使他们认识到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孩子们形成一种良好的品格,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保障。许多孩子在家都是独生子女,巨大部分都有着强烈的自私欲望,我们必须转变他们的心态,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分享,告诉他们和他们一样的孩子许多生活环境不如他们,引起孩子们的同情心。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实现对孩子们天性的保护,对于幼儿的学前教育要有针对性的开展。

所有的少年儿童都寄托着整个家庭的希望,是祖??的花朵,更是未来使中国进步的新的力量,幼儿教育对于整个国家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初期幼儿教育引导少年儿童走向健康成长之路,所以我们应该注重少儿教育,并且应该结合少儿学习的具体情况以及少儿心理建设,优化教学理念,整合幼儿教育机构的资源,探索出一条可以全面提高少儿各方面素质的新型教学理念。看看现在的幼儿教育,传统的教学中还是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所以改变教育模式,促进幼儿教学水平,是提高整体人口素质的迫切需求,也可以使幼儿教育保持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颖.浅谈幼儿学前教育新模式的转变[j].都市家教,2024,(07).

[2] 马艳雪.浅谈幼儿学前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24,(01).

[3] 胡静.浅谈幼儿学前教育中的问题解决教学法[j].幼儿教育,2024,(17).

[4] 冯梅.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的策略和方法[j].群文天地:下半月,2024,(09).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摘要】学前教育的好坏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孩子以后的发展问题,早已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就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的方法和策略进行简要的探讨,以期改善促进幼儿学前教育的现状。

【关键词】学前教育;方法;策略

以往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中,父母或老师总是把已经分析得特别细致的知识传授给他们,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由于受到这种教育方式的影响,孩子也对这种不甚“科学”的教育方式形成了习惯和依赖。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得人们对幼儿的培养和教育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做好幼儿的学前教育也成了教育的一个关键之处。

一、建构开放与互动的校园平台,促进共同发展

为了鼓励幼儿能够更多、更好地进行探究性学习,首先就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空间,要通过开放与互动校园平台的建立为他们提供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们的共同发展。具体来说是:

1.开放式人际关系的建立

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对幼儿的人际关系交流与身心发展都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所以应该让幼儿们的身心能够在相互交流和各种娱乐活动的参与中得到良好的成长与发展。此外,教师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幼儿,在不断的鼓励他们进行交流、建立友谊的同时要适当地多给予孩子们一些自主权,让他们自主的选择和建立同学之间的友谊。

2.跨班级幼儿及校内小学生间互动式活动空间的建立

学校举办的活动,无论大小都应该鼓励幼儿参与,这样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智能,同时也使得他们表现自己的想法得到激励与提高。

二、在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注重设问引导

一般来说,对自身不了解、有疑问的东西幼儿都会特别感兴趣,因此一旦他们发现问题的时候就会迫切地想找到问题的答案,而这也正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作为幼儿教育的教师,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学会处处细心观察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将先前设计好的问题通过适当的途径引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去,然后想方设法让他们产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引导他们从已经学习到的知识中找寻有关目前问题的答案,并鼓励他们采用不同的途径与方法。在对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之后,教师再进行假设与确定,然后让孩子们在问题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该对幼儿的一些疑问与想法等进行观察并加以重视,从问题中探索知识,学习知识。例如,在寒冷的冬季让孩子们记录热水结冰整个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在孩子们还没有认识磁铁的情况下,让孩子们观察桌子上的金属小汽车为什么会自己动等。通过这种设疑的方法让孩子们产生探索知识、寻找的激情,从中学习有关的知识。

三、将游戏作为教育的一种“媒体”

科学活动是对幼儿的成长产生较深影响的一门课程,因此在对幼儿科学活动课程进行教学设计时,有必要将游戏这种活动项目加入进来。但游戏必须是经过严谨选择的符合科学的、操作性强、合理的,并且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将游戏作为教育的一种“媒体”,其益处具体如下:

1.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注意力都比较集中,有助于他们分清到底什么才是对自己有利的,以此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激发想象力

在游戏中会有很多情节和场景上的变化,孩子们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或者说为了使游戏更加精彩,更加能够掌握,他们会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以确保自己能够适应整个游戏内容或者规则的变化,也会通过想象将以前积累的游戏经验运用到当前的环境之中,从而在激发想象力的同时也会增强其逻辑思维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发挥孩子们的思维,应该更多的搜集和应用各种具有教育性意义的游戏,使孩子们的智力在游戏中得到不断的开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得到提高,思维能力也在游戏中得到不断的发散和开发。

四、注重对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作为审美心理结构中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最关键的课程,同时也是最基础的课程。注重对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接触和欣赏艺术中的美

首先要对幼儿进行美术课程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设计一些自由的美术创作课题,让孩子们自由发挥想象,并通过这种创作过程体会艺术的魅力。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课程加强孩子们对音乐韵律美的体验。

2.参与和品味游戏中的美

游戏也是一种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美的活动。老师应该多带孩子们进行相关的科学游戏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提高审美能力。

3.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美

应加强孩子们与外面事物的接触,在与自然的接触中真切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纯朴与美,加深他们对自然体会与情感联系。

五、注重对学生的“三化”教育

这里所说的“三化”指的是个性化、民主化和环境化。具体来说:

1.个性化教育

这是指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很好的了解和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让他们的先天个性得到最充分自由的展现,对他们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为每个幼儿设计不同的、个性化的教育活动方案,然后选择针对性和明确性的活动游戏方案实施。另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针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幼儿可以多采取鼓励的措施,而针对外向型的幼儿则可以选择多督促的教育措施。

2.民主化教育

所谓民主化教育,指的是在教育过程中要多给幼儿一些发言的机会,在制定某些规则时和孩子们一起商量,共同探讨。这种民主化的教育方式不仅能让孩子更自觉地遵守已经制定的规定,提高他们的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还可以激励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规则制定的民主程序中。

3.环境化教育

所谓环境化教育,顾名思义指的是在幼儿的生活环境中设立一些具有教育性的事务,在减少教师对幼儿批评指导的同时使幼儿也能在日常活动中提高自我监督的能力。例如,可以在幼儿睡觉的房间墙壁上画上或者贴上一些既能够吸引他们注意力又能够督促他们好好休息的图画;在幼儿的厕所里又可以贴上一些让他们学会节约用水的标语或图片;在看书的地方贴上一些能督促他们好好看书,好好学习的图画等等。

六、结语

总之,在儿童成长的人生初期,应该尽量充分挖掘出他们的自身潜能,要对幼儿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给予更多的关注,让儿童成长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家人以及自身的人。因此,在对幼儿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让他们体会到成功所带给他们的喜悦,另外一方面还要对他们进行鼓励,对他们的疑问表示赏识,从而不断地激起他们对事情的探索和求知欲望,在正确的引导中教会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创造未来。

参考文献:

[1]冯梅.新时期幼儿学前教育的策略和方法[j].群文天地,,18:139-140.

[2]朱云娟.论幼儿学前教育有效策略研究与探讨[j].科技资讯,,11:185.

[3]张娜.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4]郭娜.幼儿学前教育的方法探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07:95.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摘要:

在学前教育专业教育中,必须要强化专业素养培养,以能够满足当前社会环境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幼儿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则基于专业素养培养目标分析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教学。

关键词:

专业素养培养;学前教育;课程教学

1、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素养培养的不足

学生职业认同感低

有调查研究显示,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堂上,一部分学生有着充分的学习热情,但是也有一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目标并明确,这样的情况不光是在学前教育,基本上大学课堂都会存在。但是学前教育的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比较高,有些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没有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待困难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选择绕过去,对学习困难感到畏惧;或者是注重幼儿教育中一部分,也就是艺术类型的专业课程感兴趣,忽视理论和实践课程。各种样式的问题反映了学生对与幼师的职业素养认知不同。学校对与专业教育没有明确的目标规定,导致老师和学生对自身专业职业发展前景没有清晰的方向,而且学生对于自身专业的认知受社会影响较大。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但是在课程中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的情况,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不高;课程设置对于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为主,对于学生的实践机会较少,这对于未来走向幼师的岗位上会有着不小的影响;基础问下课程和科学课程并没无进行深入的理解探讨,可能说对于幼师以后要面对的是小孩子,所以基础文化之并不重要,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这样不利于学生的专业素质的综合提升。而在就业市场中,多数幼儿园只重视儿童文化知识的学习及智力开发,不注重培养幼儿专业特长,分析其原因就是学前专业教育人才短缺,已有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差,声乐知识和技能严重不达标,从而无法满足新时期学龄儿童全面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各地教育院校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此时,加快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教学方式单一

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方式单一,虽然教师的教学能力普遍受到学生的认可,但是有些教师和科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紧跟时代的潮流,没有先进有限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吸收知识的效率也就会大打折扣。学校的课程也和社会实践脱节,学生没有获得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也就会对学习的理论知识接不到位[2]。

2、基于专业素养培养目标分析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

注重提升学生职业认同感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

学校应该增加更多的课程种类多种类型的音乐教育,幼儿园班级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学到的技能在实践工作过程中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需要来是作为第一个改革创新的对象,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模式,学校应该多多的组织活动来进行学习研究,激发老师的创新精神;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评估,将专业知识评估和幼师职业道德评估相结合,评价的主题多元化,不仅要有老师,还要有同学,以及学生自己各方面的评价。

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在教学质量提升上要加大改革力度,在教学方式、考评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有很大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不断开放思想理念,拓展教学思维,让学生主动融入教学之中,促进师生之间互动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在考评方式上,将理论应用性考察方式融入职业教育中,在教学设计、模拟教学、说课等形式的考察形式上进行尝试探索,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活动,对学前教育专业不同技能进行分项考核,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结语

学前教育是幼儿老师最主要的培养机构,学前教育专业只有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改革,才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操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幼儿教师,才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总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我国幼儿教师主要手段,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水平,增强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需要,也是“科教兴国”的需要。作为学前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教育实践组织能力,积极向上的专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专业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从而实现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军.高职学前教育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教学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24(14):10~11.

[2]姜风华.学前教育本科生教育活动组织能力培养的探索--以周口师范学院大四本科生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24(22):51~52.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过程中,应增加一些可爱元素,采用“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文章主要研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

声乐;幼儿歌曲;学前教育;素材

近些年,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入企业实践的时候,观察他们对幼儿进行声乐教学,发现在教学过程总体偏“套路”化,过于重视深呼吸、高位置,导致他们在给幼儿示范演唱中忽略了教学主体的性质,也就是幼儿对音乐审美的心理需求。而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演唱幼儿歌曲时过分注重追求音量、音色,没有了歌曲本该有的可爱元素,这恰恰违背了幼儿歌曲教学中“直观性”和“趣味性”的原则。

在中职声乐课中,常见的学习曲目《送别》《花非花》《故乡的小路》都属于艺术歌曲,而教学大纲以及评价标准几乎接近大学本科一年级声乐学科的教学目标以及评价标准。教师翻看了自己上大学时的声乐教材,对于大学一年级声乐教学,教学大纲内容是这样的:要求歌唱中能基本做到声区统一,声音连贯流畅,吐字清晰,并将所学的歌唱方法运用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歌曲演唱中,力求比较完整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而将此大纲与中职二年级的声乐教学大纲相比较,教学内容基本无异。但这势必会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造成一个错觉,学前教育声乐学科即是声乐表演。而当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实践环节中给孩子们进行所谓的艺术表演时,孩子们会瞪大眼睛望着老师,很容易和老师产生教学隔膜。孩子们会一致认为老师的姿态很美,歌声很动听,但是她们听不懂。所以,在保留现有声乐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应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歌曲中“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整体表现力。

在幼儿歌曲歌词当中,出现人称,如“我”“我们”等字,可将双手弯曲掌心置于胸前。若出现第二、第三人称,如“你”“你们”“他”“她们”,则可将手臂伸直,掌心张开虎口朝上。若作品风格较为轻快,也可用采用手腕下压握拳,掌心朝向舞台2点位,翘起并伸直2指,3、4、5指略微向上抬高表现出一种俏皮的风格。若接受对象为表现欲较强的孩子,还可辅助将腿迈向舞台8点位,将脚跟点地脚尖朝上,同时向右顶胯。在幼儿歌曲歌词中,出现器官或者身体某个部位,如“肩”,则可掌心朝下,将手轻轻搭在肩上,大臂抬高至与地面平行,同时将手腕略微上提。例如“手”,则可将手臂伸直,五个手指张开,掌心朝向观众手腕左右转动。例如“腿”,则可将双膝弯曲,双臂伸直,指尖绷直并相对,掌心朝下置于膝盖上。例如“脸”,则可将五指勾起,手腕下压,将掌心轻轻托起下巴左右腿交叉前腿为主力腿,后腿虚点地,身体向主力腿侧下轻微旁腰。例如“腰”则可将手插至腰间,同时将腿迈向舞台8点位,将脚跟点地脚尖朝上,同时向右顶胯。在幼儿歌曲歌词当中,出现具体事物的名词,如“蓝天”“白云”“小鸟”,则可用采用手腕下压握拳,掌心朝向舞台2点位,翘起并伸直2指,3、4、5指略微向上抬高,将2指指向天空,双膝弯曲另一只手轻置于膝盖处,头抬高45度角,眼神凝望着天空。例如“衣服”,则可掌心朝下,将手轻轻搭在肩上,大臂抬高至与地面平行,同时将手腕略微上提。例如“房子”,则可将胳膊肘弯曲,手臂上举至头顶,保持小臂、手腕、手掌心呈一条直线,掌心朝下。例如“门”,可将一只手胳膊肘弯曲,保持小臂、手腕、手掌心呈一条直线,掌心朝下置于胸前十公分处,另一只手同样弯曲胳膊肘置于前一只手的3指上,保持小臂、手腕、手掌心呈一条直线向上,似“举手”状。例如“书包”,则可将五个手指勾指掌心朝上手腕上顶,大臂与地面保持平行,手背置于肩部上方10厘米处,腿迈向舞台8点位,脚尖绷直虚点地,同时向迈腿侧轻微下旁腰。例如歌词中出现“好”“棒”“比一比”之类的形容词或者动词,则可将大拇指竖起,从前胸向前伸直手臂,保持手臂与身体呈90度角。动词动作可在名词动作的基础上添加转圈、下旁腰、后绷脚踢小腿等辅助动作,以表达童真童趣为首要目的,但切忌动作过于繁杂,频率不可过高。

综上所述,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应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唱带跳,以跳辅唱”的教学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定要根据每个幼儿自身的性格进行“量身定做”。如有些幼儿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力强,可适当添加一些难度较大且较好理解的动作。有些幼儿性格较为内向,可适当减少动作,达到松弛不僵硬,心中有歌词,眼随心动的前提就可以了。与此同时,切勿在幼儿身上出现动作的机械堆砌现象,应以达到幼儿在表演歌曲过程中自然、流畅为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姜美芬.师幼体态互动的适时与适态[j].山东教育,2006(15).

[2]李振村.庄锦英.教师体态语言艺术[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

[3]刘云艳.幼儿园教学艺术[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周婉敏.关于中师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教学目标设定的思考[j].黄河之声,2024(04).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幼师的舞蹈标准与一般艺术学校的舞蹈专业要求,在广度与深度上都有不小的差别。职业高中幼师开设课程的门类很多,舞蹈课时相对较少,如果按照艺术学校专业要求或普通幼师专业的《舞蹈》教材去进行教学,3年的教学时数是完不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有些教学内容与幼师学生日后职业特点不太符合。因此,我把不同版本的幼师《舞蹈》教材进行再整合,集中不同教材的优点,确定为三大模块:基础部分,要求学生必须熟练而且规范掌握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包括各个舞种的基本手型、手位、脚型、脚位、基本的常用的舞步等;体验部分:这部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它包括各个舞种的较为复杂的舞蹈动作,与由这些动作形成的组合等;了解知识与欣赏部分:幼师学生的职业特点在“师”,需要尽量广的知识范围,在某种程度上知道的多比跳的多更重要,所以就要组织学生了解更多的舞蹈知识。采取以欣赏为主,简单体验为辅的教学方法。这部分内容包括各个舞种的高难度技巧与各个舞种的优秀剧目。这样既保证了提高学生艺术专业的要求,又突出了幼师学生“师”的特点。

在学习舞蹈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喜欢多练习,而很少动手记笔记,这也是由舞蹈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在对幼师学生的舞蹈教学中,我加强了笔记的作用,要求记笔记与做练习同等的重要,主要记录所学内容的动作要领与教学提示以及基训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一是因为学生的舞蹈基础差,课后动手整理笔记,有助于督促她们对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再思考。二是为了突出幼师“教”的特点,有的内容做得不太好但要明白怎么做,也就是要看得出对错,并且能向别人讲明白怎么做。这种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们在小组共同学习过程中,有一位同学因为小时候贪玩脚部受了伤,在勾绷脚练习中,她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脚趾,用力绷的时候也是向上翘,通过了解我知道,她明白规范动作应该怎么做。于是,我就推荐她做6个人的小组长,结果在汇课时候,她的小组是做得最好的一组。其实,像她一样,每一位同学都能快速准确地说出规范动作的要领,还能正确判断对方所做动作在规范要求上的优点与不足,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改进,这些成绩的取得,笔记的作用功不可没。真正达到了既“做得出手”,又“说得出口”。

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每部分的内容都采用组合的形式教授,比如,中国古典舞蹈基训中,我把手型、手位、脚位与手臂的单一动作组成一个组合,配上音乐,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提高,这种方式有以下几个优点:

1.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与积极性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英国作家德莱赛也说过:只有那些精神愉快的人,知识才像荷花瓣瓣似的舒展开来。他们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强调了学习过程中“乐”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随乐而动的冲动和愿望,把枯燥的基本功训练和单调的基本动作学习经过艺术的编创,有机组合起来,配上优美动听的音乐,让学生们的心态节奏与动态节奏相融合,在美的感受中反复练习,使她们在愉悦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既培养了她们的美感,又使课堂学习得到了巩固与提高。

2.增加了知识量并拓宽了知识面

3.有利于学生乐感、美感和节奏感的培养

在音乐的伴奏中,有节奏地愉快舞蹈,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审美能力。

从事幼师舞蹈教学以来,一直孜孜以求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鞭策自己努力使学生的水平与专业艺术学校的学生相媲美。主要在身体素质、技术技巧、舞蹈表演能力等方面加强训练,多次参加比赛获奖也充分证明了教学成绩的突出。可不经意间忽视了学生自身幼师的专业特点,经过调查与思考,我创新了幼师舞蹈教学理念,改革了课堂教学模式,即在幼师舞蹈课堂教学中适时渗透幼儿舞蹈教学法,使她们在专业技能提高的同时,时刻把握幼儿舞蹈教育的特点,以适应日后幼儿舞蹈教育教学。比如,在教地面前压腿时,启发学生在对幼儿进行同样内容教学时,可以让幼儿双腿伸坐做划船的动作,使舞蹈动作符合幼儿的特点,让幼儿更容易接受。再如,教东北秧歌手巾花时,提示学生可以把手绢想象成雪花,让幼儿或抖或揉或搓或抛,切不可死搬我给他们上课的教学方式,或简单地认为学东北秧歌无用,教幼儿用不上。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在基础内容学习同时进行舞蹈教学欣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兴趣,加深对动作规范性要求的理解,是对实践课教学的巩固与加强。同时定期进行相关舞种剧目的欣赏,使学生对自己所学内容有宏观的了解,带着一定的知识去欣赏,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提高她们的舞蹈艺术修养与舞蹈鉴赏能力。

以上措施在教学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改进或创新,努力使舞蹈教学突出学生的艺术特点,符合他们以后的职业标准要求。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置是为了满足幼儿园发展需求,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在教学实践中,除了要传授专业知识外,还要注重课内外训练,建立实训室,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在学前教育迎来春天之后,很多没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学校也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部分学校在一开始,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师资源匮乏,也没有很好建立实训室,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导致学生空有理论知识却缺乏实践技能。随着近几年教育改革推进,人们对学前教育越加重视,学校也紧随国家及社会发展需要,在学前教育专业发展中加大了资金投入,教师资源和教学设备得到了逐步完善。就现有的学前教育发展来看,实训室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不仅实验实训场地大,且种类多。基本都设有钢琴及电子琴教室、婴幼儿活动观察室、幼儿活动模拟室、亲子活动模拟室。同时,学前实训室还有蒙台梭利工作模拟室、奥乐夫音乐教室、卫生模拟保健室等,基本可以满足学前教育的教学需要。但是,从整体来看,为更好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训室建设中还需继续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如多功能厅、微格教室、幼儿园教学模拟室等。

当前实训室建设仍面临三方面的困境:

一是在实训室建设中,实训教材种类还需继续完善,教学内容有待更新。

二是实训室制度有待完善。总管现阶段的实训室制度建设,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对于实训室使用时间等使用细节还需继续完善。

三是,未能充分发挥实训室的作用。大部分实训室仅用于课堂教学,目的是完成课程大纲规定的实训内容,内容形式过于统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我探索能力。为此,在实训室建设中,还需做好实训室使用制度的完善,加强与幼儿的联系,充分发挥实训室作用。针对当前实训室建设面临的困境,必须对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训都要提起重视,补充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加强与幼儿园的交流合作,在教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更好满足幼儿园的实际需要。

建立模拟室,强化技能训练

在实训室建设中,应加强技能训练,为此,模拟室的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3]。建立模拟活动室,实施模拟教学,模拟工作岗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从中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模拟室的建立让学生处于一种仿真的工作环境,利用模拟室中真实的教具、环境、教材练习,教师从旁指导,不仅能提升学生主动参与度,也培养了学生实践技能。在模拟室教学中,学生首先要明确任务要求,分析并确定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方案,准备模拟教学所需的教玩具材料。在接下来的模拟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自主探索,教师根据每组模拟操作情况对学生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加入学生自评与同学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找到不足并改正。通过这样的模拟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和配备,发挥实训室作用

在实训室建设中,不仅要及时完善硬件设施,更要立足于教学需要,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利用各实训室的硬件设备,充分发挥实训室的作用。需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在校内的学前教育中,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需要以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为主要助力,为此,需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如规定实训室开放使用时间、填写实训室使用情况登记、建立器材设备档案、对数码钢琴实训室等大型器材室实施定时检查管理等,确保实训室的正常使用。

二是在实训室建设中,学校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便利,在绘画室、手工制作室等实训场所将教学设备及制作材料准备齐全,如配备制作工具、不同类型纸张等。

三是要注意利用微格训练室,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如借助情景模拟、过程记录等方式,在反馈原理的基础上,完善教学活动,做好教学评价,训练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建立多功能厅,展示专业技能

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校也应该提供舞台让学生展示专业技能,因此,多功能厅的建立就显得尤为必要[4]。建立多功能厅,发挥其多样性功能,组织学生演出活动,组织专业培训活动等,让学生通过现代化的教育设备汇报专业演出,展示专业技能和才华,提升学生弹唱说跳等基本功。同时,为发挥学生的专业技能,学校还需加强与幼儿园的联系与合作,邀请幼儿园教师到学校多功能厅作报告,向幼儿园输送优秀的见习学生,让学生积累专业经验,提升其实践能力。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与学校附近的幼儿园联合办学,定时把幼儿园的小朋友请到幼儿园教学模拟室来上课,让学生在更为真实的环境下练习教学能力。

在学前教育中,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必须做好实训室建设,发挥实训室的作用,健全实训室相关管理制度,加强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合作,优化教师资源,校内校外相结合,培养全面性的幼儿教师人才,更好服务于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摘 要:当前我国幼儿学前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教育方法不当,进而影响了教育的发展。基于幼儿这个特殊时期,其独立思想能力较弱,其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良好的教育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幼儿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

关键词:学前教育论文

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在心理上差异是很大的,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活泼好动:

②好奇好问:

③认识具体形象:

④模仿性强:

⑤无意性大:

针对幼儿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长时间地让幼儿单纯而枯燥地进行活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的东西〔比如概念和道理〕。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要让幼儿多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因此。加强对幼儿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教育十分必要。要经常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应尽量考虑幼儿兴趣,要有必要地对其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智力是在外界环境中锻炼的结果。专家认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平常人来讲,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与成长大部分是在幼儿阶段进行的,一般可以结合如下几个方面来开放幼儿的智力。

①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

②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

③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

④提高幼儿记忆力:

⑤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⑥鼓励幼儿的创造力。

专家认为,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内容,让幼儿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样的生活经验后得到发展。例如:在语言传授中,可结合礼貌进行,可让幼儿学习“我爱祖国,又爱人民”,“我爱爸爸,有爱妈妈”这样既学会了语言,又培养了个性和思想感情。为了提高对幼儿的直观教学,可以配合用直观的教具进行,比如:用一个三层式的书架,上面放小玩具:中间放书本:下面文具盒等。让孩子先观察,接着让孩子们说,然后由老师来规范,只有运用形式多样的教法,才能提高其兴趣,激发起其情感,以达到既教书又教人的目的。

由于幼儿个性好动、好问、好玩等。因此不能让其长时间地进行“读写”训练,要让孩子们多接受些艺术启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画画等。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他通过美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拟的。宛转动听的旋律可以使人兴奋,给人带来无比的喜悦,有可以使人黯然流泪。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治幼儿的性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多些开辟音乐欣赏课,让孩子们多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进行。比如:教唱《小猫你别吵》。《一分钱》。《蚂蚁搬豆》。《蝴蝶花》等,培养幼儿的原因素养。此外,让孩子们看看一些简单的画册,激发他们对画画的兴趣,让五彩缤纷的画画在孩子们的脑子中留下印象。要有目的地让孩子学会画一些简单事物。如:太阳。月亮。树木等,画成后,再让他们分别涂上颜色,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在教示跳舞时,先让孩子们观看幼儿们表演的各种节目,主要的朗诵。跳舞等,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结合音乐的感受,审美的眼光,感情的表达等,对幼儿来说,这不仅可以锻炼优美的体态。培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趣,还能开发智力,增长知识,使幼儿变得更加聪明。自信。活泼和健康。

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健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

1、家园结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对孩子的生活照顾的是无微不至,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结果,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依赖性强的坏习惯。况且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2、榜样激励。幼儿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但他们对来自成人的表扬和鼓励是非常重视的,家长应该利用幼儿的这种上进心理需求,及时肯定幼儿的良好行为表现,特别是对能够自觉遵循常规的幼儿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就可以使幼儿对正确的行为而获得的正面强化刺激而使其固化下来,而逐渐养成行为习惯。

3、科学引导。幼儿教育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或者家长很想教育好孩子,养成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但往往事与愿违,这与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例如,有一位父母很想教育孩子孝敬老人,但由于爱子心切,吃任孩子挑,钱任孩子花,结果导致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自私任性的坏习惯,对老人却不够孝敬。因此,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

4、强化巩固。一个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个从陌生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由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逐步强化。如有个别幼儿在玩完玩具后,没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柜,我们就要有意识一组织幼儿进行收拾玩具的练习,并多次重复训练,使幼儿养成不用提醒玩完后就能自觉、及时地将玩具放回去的好习惯。在检查中对行为习惯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对较差的孩子个别帮助。检查中行为表现好的孩子在墙报上贴上星星,使其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幼儿学习。

综上所述,培养幼儿工作是繁重而光荣的,涉及到方面也很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研究和进取,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在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美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技能,并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本文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以真正实现课程双向渗透的目的。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思考

如今,幼儿师范专业即学前教育专业已成为许多技工院校的特色专业。在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体系中,幼儿美术欣赏与创作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应用型必修课程。由于当前技校生的特殊学情,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许多新问题、新课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最实用的美术技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为学生今后进入幼儿园任教打下坚实的基础。

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掌握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保育能力、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善于沟通与合作、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幼儿教师。同时其能力要求为能观察分析幼儿生长、发育情况,独立完成幼儿园保育工作,掌握幼儿心理特征,研究制订幼儿园班级教学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并组织实施,能组织完成学龄前儿童体、音、美、舞等艺术活动,能进行幼儿园活动室环境设计和玩具、教具设计与制作,具有与家长沟通和他人合作的协调能力。因此,技工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培养目标也必须与总目标相契合,即通过教学帮助幼儿教师正确认识和理解幼儿美术的特点、审美价值及评价标准,帮助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运用多种手段、形式指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使幼儿教师掌握正确的教育观点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技能,并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从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

近年来,许多技工院校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幼师人才,但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就美术教学来说,笔者就发现不少技工院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队伍建设力量不足。许多技工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偏重于理工科,相应的师资也主要以理工专业为主,具有讲师以上职称的美术专业教师严重缺乏,加上当前技工院校的待遇偏低,许多美术专业大学毕业生不愿来技工院校任教,这也造成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极不合理,“青黄不接”的现象正在许多技工院校出现。其次,技校生的学情不容乐观。要学好幼儿美术欣赏与创作指导这门课程,就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但近年来随着高中的不断扩招,技校生的生源素质逐年下降,特别是美术、音乐的基础素养,学生更是缺乏。因此,不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越来越困难,从而慢慢产生厌学、怕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最后,教学设施建设不足,按照国家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标准、学前教育专业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的要求,学校必须有美术教室,教室中要配置多媒体、实物投影仪、画架、素描模型以及各类雕塑用具等,这些对于许多技工院校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开设班级较少的学校,更是觉得将大量资金投入美术教室建设是“得不偿失”,这样就迫使教师在缺乏必备的教学设施的课堂进行授课,导致教学模式单一、僵化。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一课程,每个儿童从出生到进入社会,约有百分之六十的时间是家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影响极大,这是因为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思想品质,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发展,具备着社会其他群体所不具备的优势,据专家分析,幼儿有如下方面的表现优势:

①天然的早期化:

②巨大的感染性:

③强烈的针对:

④间接的传递性,如果家庭教育的优势发挥很好,这对幼儿早期的成长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反之,就会阻碍儿童的发展和成长,由于幼儿在家里受到父母的第一教育,他们幼小,纯洁的心灵中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性,例如:受过家庭礼貌教育的幼儿来到幼儿园后,他会向老师问好,离开幼儿园时会向老师说谢谢,在智力上,这类幼儿也明显比没受过教育的幼儿强,他们反应敏锐,动作轻快,能完成教师安排下的作业,其质量很好,老师要经常配合幼儿家庭进行教育,帮助纠正其不良的习惯,例如:特别幼儿爱吃零食,老师要结合家庭教育,使家长做到在幼儿上学前,让其能吃好早餐,此外,不要给孩子零花钱,培养其从小注重节俭的习惯。

幼儿到四、五岁时,脑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发展,6岁以后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儿童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燥,猜疑、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孤独、焦虑,有各种恐惧的幻想,对自己不满意等,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十分必要,这是奠定人生成败的基础。

(一)善于掌握幼儿的心理特征

幼儿与成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群体,两者在心理上差异是很大的,只有真正认识这些事实,才能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教育,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心理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活泼好动;

②好奇好问;

③认识具体形象;

④模仿性强;

⑤无意性大。针对幼儿以上的心理特征,就不能长时间地让幼儿单纯而枯燥地进行活动,对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热情地,耐心地给予解答,在教育幼儿时,要注意将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生动的东西[比如概念和道理]x便于幼儿理解和接受,要让幼儿多模仿文明的语言和优良的行为,因此,加强对幼儿文明语言和优良行为教育十分必要,要经常组织幼儿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应尽量考虑幼儿兴趣,要有必要地对其进行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成效。

(二)智力开发要科学进行

智力是在外界环境中锻炼的结果,专家认为,它是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决定的,对于平常人来讲,后天因素的作用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大脑发育与成长大部分是在幼儿阶段进行的,一般可以结合如下几个方面来开放幼儿的智力:

①训练幼儿的动作发展;

②促进幼儿观察力的提高;

③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

④提高幼儿记忆力;

⑤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⑥鼓励幼儿的创造力,专家认为,要为幼儿提供广泛的生活经验和内容,让幼儿的智力在吸收了形式多样的生活经验后得到发展,例如:在语言传授中,可结合礼貌进行,可让幼儿学习“我爱祖国,又爱人民”,“我爱爸爸,有爱妈妈”这样既学会了语言,又培养了个性和思想感情,为了提高对幼儿的直观教学,可以配合用直观的教具进行,比如:用一个三层式的书架,上面放小玩具:中间放书本:下面文具盒等,让孩子先观察,接着让孩子们说,然后由老师来规范,只有运用形式多样的教法,才能提高其兴趣,激发起其情感,以达到既教书又教人的目的。

(三)艺术启蒙要有新颖性

上面已经提到,由于幼儿个性好动,好问,好玩等,因此不能让其长时间地进行“读写”训练,要让孩子们多接受些艺术启蒙教育,比如:唱歌,跳舞,画画等,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他通过美妙的声音,生动形象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音乐的感染力是巨大而不可比拟的,马雅可夫斯基说过:“歌手的声音唤起勇气,”宛转动听的旋律可以使人兴奋,给人带来无比的喜悦,有可以使人黯然流泪,音乐能潜移默化地陶冶幼儿的性情,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多些开辟音乐欣赏课,让孩子们多接触音乐,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一些简单易懂的歌曲进行,比如:教唱《小猫你别吵》,《一分钱》,《蚂蚁搬豆》,《蝴蝶花》等,培养幼儿的原因素养,此外,让孩子们看看一些简单的画册,激发他们对画画的兴趣,让五彩缤纷的画画在孩子们的脑子中留下印象,要有目的地让孩子学会画一些简单事物,如:太阳,月亮,树木等,画成后,再让他们分别涂上颜色,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在教示跳舞时,先让孩子们观看幼儿们表演的各种节目,主要的朗诵,跳舞等,让他们在脑子里形成概念,上面已经提到,孩子们的模仿性很强,老师只要认真,耐心地教,孩子们肯定学得快,演得很棒,专家认为,舞蹈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结合音乐的感受,审美的眼光,感情的表达等,对幼儿来说,这不仅可以锻炼优美的体态,培养美好的情感和高尚的情趣,还能开发智力,增长知识,使幼儿变得更加聪明,自信,活泼和健康,

幼儿教育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内容不完整,教育方法不当,教育主题不明确,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普遍的问题,加强和改进幼儿教育发展,对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教学质量地不断发展与改革,以及现在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前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大众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了,因为学前教育的质量的好坏对学生的以后进入学校的情况有着重大的影响的,好的学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生动,令学生对知识理解更为深刻,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在学前教育算是对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好坏起着基础的作用,一个人在学前学习的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态度,会令他受益终生,有时候终身不忘。

【关键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前言

在我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国民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学前教育是否能够健康安全发展现已成为重中之重了。研究我国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奠定我国学生在进入学校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这也可以使我国拥有越来越多的人才。在近些年不少地方不断改革学前教育的模式,分析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加大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2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况

在很早的时候,我们国家没有所谓的学前教育,但是渐渐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生产水平不断地提高,我国很多地方都设立了学前教育的机构,学前教育的形势与真正的学校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形式是不一样的,学前教育一开始可能是因为家长因为工作,不得已将孩子放在学前教育机构,但是现在越来越因为家长希望孩子在入学之前能提前适应,能明白集体生活,能够更加的独立,并且在此期间,能够学会一些技能,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学前教育的形式不能是枯燥的,进行学前教育的学生还处在比较好动,比较活泼的阶段,太过传统,太过枯燥的学前教育是不合适的。运用比较活跃比较开明的管理,效果可能会更好。相比于传统班级管理,活跃的教学的方式更便于教师使用以及调节学生的学习进度,便于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以及记忆知识。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是现在基础教育教学地主要方式之一,加快了国家的教育事业地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地健康稳定地发展确保了我国的各类人才地培养,为祖国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力量,促进我国的国民素质以及经济发展。现在人才资源好坏与否已经成为现如今各国实力比拼的一大看点,国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我国教育事业地健康稳定地发展确保了我国的各类人才地培养,为祖国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后备力量,促进我国的国民素质以及经济发展。现在人才资源好坏与否已经成为现如今各国实力比拼的一大看点,国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现在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是一种大热的趋势,全国各地都努力的创新。不过因为我国现有的发展受限,现在我国的学前教育的研究还有着很多问题,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尽快的解决现有问题,不断完善我国的学前教育体系,为我国的教育事业提供大力的支持,促进我国优质人才地培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3学前教育的基本现状

3.1分析学前教育问题的必要性

我国现在世界大舞台上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入wto已经许多年了,并且作为^v^常任理事国,中国人民在世界的大舞台上越来越不可小觑。与世界接触越多,我们国民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孩子时期打好基础更为重要,所以学前教育的创新,实践出真知,可以提高孩子们的性情以及知识掌握程度,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提供基础。现在学前教育是一个人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人们在学前教育时期学到的知识以及品德教育往往一生难忘,学前教育往往可以让一个人受益终生,在此时学习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以及对以后学习的方式态度等都有很大的意义。学前教育是否可以更为生动,更为形象,更为快速的管理好班级,可以更为便利地向学前儿童传授道理,更为便利地调节课堂进度。这些才是现在学前教育的重点问题。学前教育早就有,如何研究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使得它更为适合现在的国家情况以及现在的学龄前儿童的情况,是我们应该重视的。虽然现在许多学前教育还处于初步阶段,还不够成熟,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现在学前教育管理的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加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加大学生的记忆点。

3.2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

我们已经清楚了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就目前我国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一下。第一点,就是我国的有些学前教育的教师对现在教学形势的了解并不够多,对学前教育管理的熟练程度不够。虽然现在我国的学前教育的教师数量不断增加,但是能真正融会贯通,真正能把学前教育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的教师并不多,使得有些学前教育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并不能快速有效的使用起来,不能发挥自己真正的教育水平,浪费了自己的教育才华。所以我国可以培养教师了解现在教学形势的能力,使教师能够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手段将自己的学前教育水平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更为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第二点就是现在的地区间学前教育的研究不平衡。像是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地区,学校吸收新鲜正确思想或者人才的速度会比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快,经济发展也会快不少,长久以往下去,地区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不利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需要国家对经济基础较弱地区经济的大力扶持,还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分配到各个地区,并尽量做到每个地区的生活工作得到相应的保障。第三点就是现在新时期下出现了许多在学前教的教学队伍的工作作风不踏实的问题,工作中有弄虚作假的问题存在,学前教育工作是一个需要脚踏实地,能吃苦,付出很多的工作,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学前教育的队伍中成员个人的工作态度。

4结语

近几年来我国学前教育问题的研究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促进了现在教育行业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我们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学前教育的利用能力仍有待进一步地加强。

参考文献:

[1]王培峰.我国学前教育的五大结构性矛盾及其政策应对———兼论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学前教育安排的政策思路[j].教育发展研究,(6):25~34.

[2]翁文艳.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教育均衡内涵发展的综合路径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1(12):41~45.

[3]严仲连,何静.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实施现状与执行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24(5):196~200.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成因认识是幼儿教育小学化研究的开端,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认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应对之策。笔者认为在我国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投资不足的城镇,大班额问题是加速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根源之一,通过对幼儿园大班额问题的探究与思考,以期能够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处理正本清源。

1.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不足

落后地区的教育困难重重,其首要的仍是教育经费极度匮乏。反映在教育上,自然就没有保证教育发展的资金。在现行的教育投资体制下,贫困地区地方政府牺牲大量一般学校,将主要的教育资源用在了中心幼儿园、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这就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平衡,中心幼儿园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大班额现象也随之出现,而且呈现上升势头。

2.家长、学校幼儿教育理念的不科学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不断发展,孩子学前三年的教育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加之我国“独生子女”的基本国策,使孩子成为了家庭的中心,被寄予过高的期望。对“优质幼儿教育”的渴望,使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压力与日俱增,同时也给幼儿园管理、教科研等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学历史悠久,管理质量好,师资力量强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重视,这些无可厚非的优越条件,使得占据着优厚教育资源的“中心”幼儿园无疑成为大多数家长唯一理想的选择,他们会竭尽全力将孩子送进“中心”幼儿园。 “中心”幼儿园的班级人数逐年上升,一个班60人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中心”幼儿园为迎合家长不科学的教育观念,在幼儿教育活动组织中出现一些过于强调知识的学习,完全不顾及幼儿自身身心发展特点等小学化现象。大班额、小学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学前教育的新常态。

1.影响幼儿安全及健康

“大 班额”人 多为患,给幼儿园的安全卫生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幼儿都有渴望被关注的`心理,在家庭中一个孩子会得到几个成人的共同关注,而在幼儿园每班2个老师却要关注60多个孩子。幼儿在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受关注程度形成巨大反差,这使幼儿,特别是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在心理上缺乏归属感和安全感。 50~60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挤在一间并不宽敞的教 室里活动,跑动时可能会互相碰撞,安全隐患很大。

2.影响幼儿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大班额幼儿园,一方面,人员密度越大,活动空间越小,容易产生噪音干扰、碰撞纠纷,增加了教师在组织各种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难度,影响活动效果。另一方面,班额越大,教师与单个幼儿的“对话”机会减少,幼儿在集体中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机会也会减少。这样可能会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在相对的时间里人太多,只能轮流等待,很难及时满足每个孩子想表现自我的愿望。班额大将会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老师迫于“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压力,一些探究性的活动,如校外参观、野外观察、郊游等活动,也不敢大胆组织。

1.引导和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现阶段家庭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直接影响了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又直接传导到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工作形成制约,产生影响。因此,扭转家长心中不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帮助家长逐步确立正确的儿童观和发展观,是克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创造科学幼儿教育良好环境的重要条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引导和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第一,健全家长和学校沟通交流机制,引导家长了解科学的幼儿教育理念。以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与自己的实际条件为出发点,选择合适的学校,避免“中心”幼儿园招生扎堆现象,降低大班额出现几率。第二,规范幼儿教育宣传,避免不正当宣传误导家长。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幼儿教育宣传的管理和规范,严禁不恰当的超前教育宣传,大力宣传科学的幼儿教育现念,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

2.优化大班额班级管理

结合大班额班级管理中的难点问题,要强化班级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班级保教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职责以及班级管理的目标任务,在确保班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鼓励班级保教人员结合本班的实际,有针对性的、有创造性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第一,科学合理配置班级人员结构。班级保教人员配置做到“两教一保”,人员素质、能力做到“优势互补”.第二,统一班级管理目标,职责明确。依据园务工作计划,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务工作计划。第三,家园共育,加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论文3000字自然篇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工具性学科,不仅是培养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的服务对象是幼儿园的孩子。与孩子们进行有效沟通,将教育、生活和情感信息高效传达给孩子们,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然而,中职学前教育偏技能培养、轻文化教育的倾向,使得学生的语文表达及写作能力越来越差。通过语文课程,多途径培养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前教育职业岗位的需要

培养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目的是培养出适应幼儿园教师岗位的职业人才。作为教师,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传道、授业、解惑”始终是其岗位的核心内容。运用语文综合能力,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是幼儿教师能力的直接体现。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基础阶段,要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写作水平。在这种条件下,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中职学历,对于许多学生而言,并不是终点。学前教育“国十条”的颁布,学前教育师资入职门槛的提高,更是对学前教育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进一步提升学历,获得幼儿教师资格是摆在学前教育学生面前绕不过的坎。目前,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普通高考、成人高考、对口入学招生、高职院校单独招生、五年一贯制大专招生等形式升入高校,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获得更高的学历。但无论在哪一种形式的考试中,语文几乎都是必考科目,写作考试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需要培养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观念,导致中职教学重技术、轻文化

毋庸讳言,中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所需的基础型、即战型人才,需要培养对象具有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和无缝对接的能力,但狭隘地把中职教育理解为就业教育却是十分有害的。在这种“就业第一”的功利性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教育逐渐演变为“技术培养”,教师的角色逐渐演变为教练的角色,学生的角色逐渐演变为学徒的角色,中职教育无可避免地走向重职业技术培养、轻文化熏陶的窘境。

(二)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的偏颇,导致语文学科地位的弱化

中职学校一个不容忽视的实际情况是学生学习兴趣较弱,基础课业成绩相对较差,很多学生是因为考不上普通高中而被迫选择中职学校就读。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础相对略好,有一定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但在“能力为重”的前提下,学前教育专业在进行学科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时,把音乐、舞蹈、美术、钢琴等学科课程放在了首位,学时比重较大,实现重点考核;把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放到从属位置,压缩其学时设置,有意无意忽略了对基础课,特别是对语文课的重视和考核,直接导致语文学科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地位的弱化。

(三)教师教学思想的倦怠,教学手段的老化,导致写作课堂的寡淡

文以载道,文以传情。无论持何种语文教学观点,语文都应该是心中有“文”的教学,都应该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在中职学校,语文课被边缘化,学校不重视,学生也不重视。教师由于本身的职业倦怠,学生管理上的压力,思想的懒惰,绩效工资的消极影响等原因,久而久之连语文教师自身也不再重视语文课了。在进行写作教学时,目的在于应付学校检查,完成任务,教学没有针对性,只是介绍传统的写作知识,不将写作与学生所学的学前教育这个专业结合起来,课堂信息跟不上时代节奏,教学手段老化陈旧,语言粗鄙缺少激情,课堂寡淡无味,导致课堂从根本上失去了应有的生命力。

(四)学生写作学习动机的缺失,导致学习收效甚微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认为学好音乐、钢琴、舞蹈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重要的。因为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职业岗位竞争中,就会抢得先机。基于这种认识,很多学生把学习语文等基础课的时间花在专业课程上,加之许多学生在初中学习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写作训练,对写作认识不清晰,害怕写作,因而不重视自己写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写作动机的缺失,导致写作学习收效甚微。

(一)学校全局把控,激活写作元素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现实的状况却是学生对写作没有兴趣。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学习课程多样,学习任务繁重,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也非常困难。学校要从全局出发,把控学校中的写作教学。首先,学校要实行宏观调控,合理调整课程及学时安排,改变教学部门重技术轻文化的不良倾向;其次,学校领导班子要开展突击听课活动:通过关于语文写作课程的突击听课,了解课堂中师生的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评价教师的教学方式、课堂师生配合等情况。与此同时,学校领导班子还要召开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会议,同教师探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写作水平的切实提高,增加教师对写作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学校通过研究和召开教师会议,明确进行写作教学的重要性。只有让语文教师感受到自己是学前教育专业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激发语文教师的教学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写作教学的探讨和实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才有可能稳步提高。

(二)结合语文特点,优化写作教学

雕塑 信息流广告 竞价托管 招生通 周易 易经 代理招生 二手车 剧本网 网络推广 自学教程 招生代理 旅游攻略 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北信息网 石家庄人才网 买车咨询 河北人才网 招生考试 精雕图 戏曲下载 河北生活网 好书推荐 工作计划 游戏攻略 心理测试 石家庄网络推广 石家庄招聘 石家庄网络营销 培训网 好做题 游戏攻略 考研真题 代理招生 心理咨询 游戏攻略 兴趣爱好 网络知识 品牌营销 商标交易 游戏攻略 短视频代运营 张家口人才网 秦皇岛人才网 PS修图 宝宝起名 零基础学习电脑 电商设计 职业培训 免费发布信息 服装服饰 律师咨询 搜救犬 Chat GPT中文版 语料库 范文网 工作总结 二手车估价 短视频剪辑 情侣网名 爱采购代运营 保定招聘 黄金回收价格 情感文案 吊车 古诗词 邯郸人才网 铁皮房 衡水人才网 石家庄点痣 微信运营 养花 名酒回收 石家庄代理记账 女士发型 搜搜作文 石家庄人才网 铜雕 关键词优化 围棋 chatGPT 读后感 玄机派 企业服务 法律咨询 chatGPT国内版 chatGPT官网 励志名言 儿童文学 河北代理记账公司 风水运势 狗狗百科 教育培训 游戏推荐 抖音代运营 朋友圈文案 男士发型 培训招生 文玩 大可如意 保定人才网 沧州人才网 黄金回收 承德人才网 石家庄人才网 模型机 高度酒 沐盛有礼 公司注册 十亩地 造纸术 唐山人才网 沐盛传媒 铜雕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