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大学毕业论文精选4篇
(6) 标准
[1] GB/T 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七、论文的成绩评定
1、毕业论文成绩分为五等,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实验性
论文可 以被评为优秀及以下等级,综述性论文可以被评为良好及以下等级。论文优秀率不大于毕业论文总数的20%。校优秀毕业论文在被评为优秀的实验性论文中产生,比例不大于毕业论文总数的0.5%。
2、每篇毕业论文由两名评阅人(本专业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评阅,并写出评阅意见(通过或不通过)。
八、说明
1、除以上学院要求外,其余均按《哈尔滨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执行。
大学生本科论文 篇二
关键词:毕业论文;质量改进;规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240-03
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既是大学生大学阶段学业的总结,又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思维活动的成果展示。因此,提高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质量,无论是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还是对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存在着很大问题,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期间,学生的学习时间基本被课堂教育所占满,到了四年级期间,许多学生又忙于求职、报考研究生,对于本科生重要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写作难以重视,再加上学校只将毕业论文写作安排在四年级期间,无论精力和时间,大学生们都难以做好毕业论文。于是,许多学生往往采用网站上下载、书本上摘抄等方式来拼凑论文,再加上论文写作时间短促,毕业论文的格式规范不受重视,使得毕业论文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这些行为谈不上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相反,还会严重败坏学风。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内蒙古师范大学,而且,在其他高校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论文写作指导方案
针对大学生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各高校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有些高校从本科一年级起,就要求学生练习写作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论文,每学期一篇,完成七篇后,始得申请撰写毕业论文,实为提高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项有力措施[1]。作为内蒙古地区一所培养师范学生的本科院校,内蒙古师范大学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质量问题,也摸索出了不少有效途径。以该校历史文化学院为例,要培养一名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外,还要求学生具备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即能够完成一篇高水平的毕业论文。2006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出台了《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化管理细则》,对历史学专业大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实施过程化训练,具体做法就是实行论文指导导师制——本科论文写作四年的论文指导模式。这一模式的含义是指学生从入学后的第一篇学年论文到毕业时的学士学位论文都由同一位指导教师相对稳定地进行指导,实行四年不间断的指导模式。具体做法是:第一年学年论文:论文索引。导师根据学生的兴趣与学生共同选定研究方向,确定论文题目,并指导学生做好论文资料搜集工作,写好索引。
第二年学年论文:撰写研究综述。在做好索引的前提下,通过阅读材料撰写研究综述。内容包括该论文的研究现状、不足、研究思路和基本内容。第三年学年论文:选定题目撰写专题论文。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选定学年论文题目,撰写论文。第四年专业毕业论文:把三年级的专题论文深化成专业毕业论文。通过进一步地搜集资料充实内容,反复修改,深化成专业毕业论文。以2010届历史学汉班一名学生的论文写作为例,该生于一年级写了题目为《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的雪灾对经济的影响》文献索引;二年级写了题目为《近二十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雪灾研究综述》;三年级写了《1947—1987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雪灾及其对畜牧业经济的影响》;四年级的毕业论文为《浅析1947—2008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雪灾对畜牧业经济的影响》。从论文的题目可以看出该生四年的论文基本围绕着同一课题撰写,很有连贯性。这些规定的出台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作风。因为,要做好一篇论文,学生们必须要有高深的专门知识。这就促使他们从大学一年级开始,专心地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根据论文研究的方向,有意识地搜集资料、分析资料。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运用自己所学的本学科的知识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研究训练,同时,也达到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对于这一改革及其效果,历史文化学院教师的认识是肯定的。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55.5%的教师认为这项改革很有必要,效果很好。另外45.5%的教师认为这项改革是必要的,效果良好。[2]经过几年的实践,“本科生论文写作四年的论文指导模式”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一方案也相继被该校其他院系所采用。实践证明,论文写作过程化比学生在四年级一年仓促撰写毕业论文要好得多,既减轻了学生做毕业论文的困难,也降低了教师的指导难度,是循序渐进的模式。
二、历史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这一模式效果明显,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由于时间较短,许多问题并不会得到彻底的解决。不少学生在写作论文时仍旧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
1.论文题目选择不当,造成论文写作的困难。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在每学年第二学期时,就要求一年级各班级学生报送自己的论文选题方向,不少学生由于专业知识不够充实,选题仓促,所选题目要么过大,要么空泛,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困难重重,不得不中途改换题目,浪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甚至无法完成论文写作,只得延期答辩。
2.导师对论文指导不够精细,一些论文仍存在抄袭现象。一般情况下,历史文化学院教师每人指导各年级学生的学年论文总共6~10篇(还不包括毕业班学生的毕业论文),负担比较重。而且,每个教师的研究方向各不相同,无法同学生选择的论文研究方向完全一致,教师本人还有课业、科研负担,甚至,一些正高和副高职称的教师还有研究生的论文需要辅导,由于精力有限,不少老师无法精心辅导本科学生的论文,对一些学生的论文写作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不少学生论文出现问题时,教师却往往没有发现。
3.不少学生学习态度不够严谨,对毕业论文写作采取应付措施,论文粗制滥造。目前,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不少大学生在入校之初,就开始谋划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对于大学的课程学习采取实用主义态度,往往对计算机、英语,甚至驾驶等技能方面的学习投入了很大精力,本专业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这样的结果使得学生专业知识浅薄,对于反映本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的毕业论文,采取东拼西凑甚至抄袭的方式来完成。学校为了毕业生就业率考虑,没有对学生严格要求,往往对于这些行为睁只眼闭只眼,使得一些粗制滥造的论文顺利过关。
三、毕业论文指导方案的改进措施
对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历史文化学院也不断采取一些新举措,试图纠正这些不良倾向。为此,2011年11月,历史文化学院召开教师工作会议,商讨历史学专业论文写作的改革问题。不少教师提出了新的建议。笔者就此提出了一些对策。
首先,毕业论文选题所具有的可行性原则,要求学生所选题目要专业对口、可控性要大。因此,对于一些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期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有一些盲目性的问题,学院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选题方向,就如同科研工作者在申报国家或省部级课题时,都有一定的选题方向一样。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为一些没有确定研究方向的学生提供一个参考,同时也不限制学生自由选题,可以避免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陷入误区,增加了写作的难度。其次,在学生初步确定论文方向后,根据学生的选题,结合教师的教学研究方向,给每个老师分配与其教学研究方向大概一致的学生毕业论文,做到教授中国史的教师能指导有关中国史的论文,世界史教师指导有关世界史的论文,近现代史教师能指导近现代史的论文。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每个教师负担的论文数量多寡进行调剂,做到平均分配。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论文时,在学生的论文方向与自己的研究课题一致的情况下,也可将学生纳入自己的课题组中,教师根据研究需要,可分派学生一些任务,如查阅搜集资料等。这样,通过课题研究实践,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又可高质量地完成学生的毕业论文。再次,学年论文与学生的各项荣誉以及就业、升学挂钩。作为毕业论文一部分的学年论文,学校可考虑提高学年论文的学分值,计入学生每学年的学习成绩之中。在评选各项奖学金中,也应将学年论文成绩作为参考标准,促使学生重视论文的写作。同样,学校也应考虑到学生的现实需求,毕业论文成绩与学生的就业和深造结合起来,毕业论文成绩可在评选优秀毕业生等各项荣誉中作为参考标准,成绩优秀者在报考本校研究生时可免试推荐。最后,学校需要完善对毕业论文的规范管理。主要是规范有关论文的写作标准,杜绝论文写作中的弄虚作假现象。在此方面,不少高校采取了措施。“北京化工大学探索构建了大学生论文写作‘三位一体’措施性保障机制,包括构建论文写作学术委员会、论文写作指导中心和论文写作标准化参照体系对学生进行论文写作诚信教育”[3]。这一措施关键在于使学生们端正论文写作的态度,这也可作为其他高校参考的一种管理方式。就内蒙古师范大学而言,各学院也应建立论文写作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除了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之外,主要是监督检查学生的论文,凡是发现有抄袭现象的,要有相关的纪律处分,做到及早预防。
总之,毕业论文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最主要的环节。通过学校各种有效的改革,不仅提升大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质量,更重要的是能改变学生只重视考试,敷衍论文写作的态度,使他们认识到论文写作也是认识问题、参与实践、培养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更能在高校大学生中创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
参考文献:
[1]林晨。21世纪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要义[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4:2.
[2]白玉双。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过程化教学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9).
[3]张进明。改进大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5,(8).
大学生本科论文 篇三
毫无疑问,大学生毕业论文出现大规模的未达标,既有学生的问题,也有学校的问题。从学术道德来看,大学生大幅度抄袭毕业论文肯定是一种学术不端行为。试想,每年都有大量本科毕业生考上硕士研究生,将来甚至有少部分可能攻读博士研究生,如果这部分学生在本科期间就经历毕业论文抄袭并尝到“甜头”,对学术轻视的态度一旦养成,将来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肯定要付出极大代价。对于毕业论文,目前学界普遍有两种观点,一是坚持本科生必须写毕业论文或做毕业设计,二是本科毕业生没必要写论文。无论今后大学如何处理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目前来讲,本科生写毕业论文还是教学主流。由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关乎高校教学质量合格评估,因此,对于绝大多数高校而言,还是要严把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关。
首先,高校要循序渐进培养大学生的学术能力。如今很多本科院校出现毕业论文抄袭现象,根源在于平时缺乏学术训练,如果平时不重视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考核,再加上论文指导老师缺乏一对一指导,在这样的条件下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对学生而言难度可想而知,他们只能通过东拼西凑来敷衍。对此,学校应重视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平时的课程教学中就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学术能力,并且做好过程质量监控,以学术论文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过程性指导与考核。既然高校将毕业论文作为学生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就必须从始至终严格要求,在考核方式中酌情采用课程论文的方式,加强对每门必修课、选修课的质量控制。
其次,高校要引导教师注重对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把专任教师的工作精力引向学术研究,即便是在应用技术型地方本科院校,也多有科研重于教学的情况,遑论对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不愿意将精力投入毕业论文指导环节司空见惯。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鼓励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学投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优化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标准。考核标准要对教师的毕业论文指导投入提出较高的要求,在专任教师评优评先进的标准中加入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要求,在考核评价和绩效分配中专门奖励指导本科毕业生论文工作优秀的指导老师,引导专任教师认真对待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再次,将论文考核决定权下放二级院系。目前来说,对于大学生毕业论文抄袭现象,单纯取消毕业论文的解决方式过于简单,有些专业只适合用论文作为毕业考核,有些专业则适合用实践的方式,不可一概而论。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尝试将是否写毕业论文的决定权下放给二级院系,先在个别院系试点,有比较成功的操作经验后再全面铺开。对于专注应用型人才的院系,可以不要求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但要明确规定合适的达到毕业标准的课程学分,或指定另外的考核方式。
最后,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规范管理。不少学生志不在学术,对学术研究没兴趣,当面临就业、升学的压力时,不得不花很多r间进行专业实习,或者准备考研、出国,对于毕业论文就没有那么上心了。对此,高校要在给予适当理解的基础上,制定详细、时间跨度适中、可操作性强的毕业论文指导专项规定,鼓励专任教师在不放松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下,科学安排毕业生的论文写作进度,引导学生踏实走过毕业论文写作的每一步。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篇四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论文训练;师生互选;考察点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155-02
与本科毕业论文相关的讨论,在近十年来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界的一个热点。总体而言,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下滑已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因此,对于其或存或废,如果继续留存又应进行怎样的改革,在2004年和2009年曾引起过两次大的争论。关于争论各方的观点,时伟先生在其《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一文中曾做过总结,笔者在此就不再赘言[1]。下文仅以如果继续保存毕业论文为前提,就如何提升其质量略述管见,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原因的分析
在提出对策前,有必要先就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进行分析。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很多学者进行过探讨[2]。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恐怕有三条:
1.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缺失。现代教育学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但最终教师的引导要依靠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产生效用,故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缺失时,任何教育恐怕都只能事倍功半。而造成学生在写作论文时主观能动性缺失的一大原因就是写作时间的特殊性。本科毕业论文被要求在大四一年中完成,但大四是毕业的关键年,这一年,大部分毕业生都面临两个重要的任务,实习找工作以及完成毕业论文(考研、出国暂不予以考虑)。就成本与收益而言,毕业论文一方面要消耗较多的时间,另一方面却无法给学生带来直接的好处,同时即使完成质量不高,一般也不影响毕业。故无论从收益还是惩罚的角度,都不足以唤起学生内心的重视。与其相反,实习找工作无疑有更多的现实好处。在讲求效益的现实环境中,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作为老师的我们可能也无法苛求他们必须全身心投入毕业论文的写作。
2.论文写作训练的缺乏。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一般从大四开始,有的甚至推迟到大四第二学期才开始。而在正式进入毕业论文写作前,学生除了少量的课程作业外,基本没有受过系统的论文写作训练。即使少量的课程论文,也大都没有硬性的格式要求,至于写作质量更是无从谈起。让一个基本没写过论文的人,在短短的大半年时间中,立即从零开始写出一篇像样的论文,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些强人所难。因为即使学生想认真写作,也因为毫无经验,而不知所措。
3.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责任奖惩机制的缺失。毕业论文写作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作为指导老师的责任也不容忽视。但对于广大指导老师而言,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好坏一般都不能给其带来任何好处或者惩罚。相反,面对不少学生得过且过的态度,以及本身所承担的教学科研压力,不少老师选择了听之任之。而这种态度又加剧了学生对论文的轻视心理,造成了恶性循环。
二、提升毕业论文质量的几点设想
针对以上三点造成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笔者认为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其不利影响。
1.加强论文写作的训练。既然毕业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之一是训练不足,那我们就应该加强训练。人一般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在认识与实践之间不断反复的过程,我们所需做的就是增加这种反复的频度,从而提高熟练程度。在有可能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可以从大一就开始以讲座的形式,让刚进大学的新生,了解论文的概念以及大体格式。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课程论文的反复训练来切实感受论文的写作方法以及写作规范。在经过大一大二的磨炼以后,从大三就进入毕业论文写作的准备阶段,并以学年论文的形式在大三末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最后当大四来临时,学生只需在已有初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就能完成最终的毕业论文。这样设置的优势在于。第一,提早学生接触论文的时间,有利于学生更早地了解论文写作的规范与方法,以便更早地进入论文写作的状态。第二,提早学生论文写作的准备时间,将原本仅有大半年的写作时间拉长到大学四年,让学生能有更充足的准备,以及更放松的心态来面对论文写作。同时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开大四最繁忙的毕业季,让学生不用在找工作与写论文之间进行选择。通过这一条措施,可以解决前文所指出的目前本科学生缺少论文写作训练的问题。
2.采用学生导师互选的方法来确定师生关系。如果要实行第一条措施,一个必须的前提就是导师的能力与责任心。因为将论文时间提早,拉长,无疑增加了指导老师的负担,也对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导师的能力不仅指个人的科研能力,也指其与学生相契合的能力,就本科毕业论文而言,契合能力恐怕更为重要。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并不是科研能力强的导师就一定能带好学生,只有最适合学生的老师才更可能带好学生。但就特定学生而言,什么是最适合他的老师,恐怕不能由学生或老师单方面决定,虽然双向选择未必能带来最好的结果,但通过双向选择,至少可以在自由意志的基础上,尽可能让最契合的师生在一起进行合作。即使最终结果不理想,但因为曾有选择的自由,遗憾也会少点。
此外,双选带来的压力以及由选择所传递的信赖,在没有更多物质奖惩机制的情况下,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激发老师的责任心。同时,与自己喜欢的老师学习,学生也能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这一措施可以部分地解决前文第一、三两个造成论文质量下滑的原因。但这一措施也有两点潜在的不足:第一,师生双选很可能造成老师与学生间的比例失调,有的老师学生很多,有的老师学生很少。第二,学生很可能选择最好说话的老师,而不是最严格的老师,这样也许会进一步降低论文的整体质量。
对于第一点,可以通过限制一位导师带学生的数量,以及选择导师时,可以同时选择多位导师的方法来进行调节。即像高考一样,首先规定一位导师能带学生人数的上限,然后每位学生按照自己喜好,写出自己的第一选择、第二选择,以此类推。如果选取一位导师的学生人数超过上限时,则在尊重导师意见的基础上,启用未被导师选中的学生的第二选择。若第二选择的对象老师所带学生也超过上限时,即启用第三选择,以此类推。
对于第二点,作为教育者来说,理论上不应干涉学生独立的选择权,但如果确实造成了论文整体质量的下降,则可以通过缩减该老师第二年所能带学生的数量来予以调整。
3.改变论文写作的考察点。有关废除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支持者中,一大理由就是本科毕业生学术能力有限,几乎写不出像样的论文,而更多的是复制粘贴的反复运动,这样既浪费了学生的时间,也浪费了指导老师的时间。
这一观点,无疑具有其合理性,但这一合理性是基于学术独创性的高度来说的。如果抛开学术的高度,将着眼点真正放在锻炼学生的角度上来看,这一反对意见就未必站得住脚了。虽然大部分本科论文徒具形式,毫无内容,但至少通过这种训练,让学生从无到有“创造”出了一篇论文。这就如同烧菜,虽然烧得难吃,但至少会烧。“能”比“不能”,自然是一种进步。
但这一反对意见,也提示我们对原有的本科论文评价体系以及书写要求进行反思。目前,我们的本科毕业论文都要求学生能有所创新。但创新谈何容易,即使本科毕业后又经过六年专业训练的博士生中,具有创新能力的恐怕也是凤毛麟角,更何况本科还没毕业的本科生。故笔者建议,是否能将有所创新的要求去掉,而改为其他的考察要求,比如考查学生是否能完整地把握某一研究课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一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质言之,即用学术史的整理来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
将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改为学术史的梳理,笔者认为至少有如下四点好处:
首先,一篇优秀的学术论文必然是建立在对学术史完整把握的基础上的,如果本科毕业论文能做好学术史的梳理工作,实际上就为其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学术史的整理更多考验的是学术的资料搜集能力,资料分析能力以及资料整理能力,而非观点的独创性。这虽然降低了要求,但更贴合学生的客观能力水平,也更具可操作性。
再次,根据前文的分析,不少学生轻视学术论文的原因,就在于觉得其没有实际价值。但用学术史整理代替传统的论文写作后,却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进入互联网时代的今天,由于信息传输存储能力的提高,知识记忆已经让位于知识搜索。故未来成功人士所必备的能力是:(1)资料的搜集能力。(2)资料的分析能力。(3)资料的整合能力。而学术史的整理正好可以同时锻炼这三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未来有确实的帮助意义。
最后,学术史整理最难的地方在于资料的搜集,而前文所构想的措施中,拉长论文的写作时间正好为资料的搜集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学术史整理的要求又让这些多出的时间不会被浪费。
三、余论
为了提升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笔者虽然提出了以上设想,但必须承认的是这些措施是否能发挥功效,最重要的还是得看受教育者的接受程度。因此,笔者想在文章的最后对学生的情况略做分析。
作为老师,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主要时90后的孩子。与70后、80后不同,出生在中国经济起飞与独生子女政策渐显成效的90年代的孩子们,自出生之日起,便大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即使家庭状况不是十分优越,也基本没有吃过太多的苦。这使他们拥有70后、80后大多所没有的安全感。当被问及如果因为学习不努力,课程挂科,最终导致毕不了业后会怎么办时,不少学生仅仅耸耸肩,说大不了回去啃老。一些更激进的学生会反问,即使按你要求每天上课、认真考试、顺利毕业,那你是否就能保证我有个好工作。因此,当面对教育时,他们的思考方式与70后、80后有很大不同。
所以,如果想提升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除了以上几点措施以外,恐怕最根本的还是要激发起他们对于论文写作的兴趣,这也是笔者想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2010(7):45-47.
[2]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0(9):78、7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米范文范文为大家整理的4篇《本科大学毕业论文》,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一米范文范文。